首頁/ 汽車/ 正文

水庫守大魚時最忌諱的是什麼?應該避免哪些不利的小細節?

能夠長時間做釣的肯定是一個有耐心的釣魚人,垂釣過程中經常思考出現的錯誤原因並積極改正,肯定是一個聰明的釣魚人。每一個釣魚人都有一個釣大魚的夢,也都想每次出釣都會釣到大魚。但水庫釣大魚並非易事,魚種的多樣化以及食物的匱乏,我們不知道是哪種魚類進入了窩中所以也很難在餌料上有針對性的選擇。

但我們可以在守釣時透過觀察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變,增加釣到大魚的機率。

水庫守大魚時最忌諱的是什麼?應該避免哪些不利的小細節?

魚竿的長短與出釣時間的關係

多長的魚竿合適?需要根據所垂釣的水域和時間來進行選擇,水的深度是決定魚竿長短的決定性因素,而因為垂釣時間的不同魚距離岸邊的距離也會發生變化。現正值夏季,

早晚出釣要好於全天的作釣

。這兩個時間段都是魚靠岸覓食的時間,但因為白天和黑夜兩個時間段的不同,魚靠近岸邊所停留的時間也不一樣。早上天色漸明的時候均喜歡在較淺的水域嬉戲,所停留的時間也是根據魚群的遊向來確定。多半情況下大體型魚類僅僅是靠岸邊看一眼,水中歡騰的依舊是小體型魚類,所以早上垂釣遠一點淺一點最好。夜間因為黑暗,

魚的活動範圍比白天小了很多。

在游到一個地方以後嗅到了食物,不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會長時間在這裡停留,為的是能夠吃到更多的食物,所以夜間垂釣則使用短一點魚竿好一些。

水庫守大魚時最忌諱的是什麼?應該避免哪些不利的小細節?

釣點的選擇與窩料的關係

究竟在水庫的什麼位置守釣,才是大魚經常出沒的地方?水庫的形成是自然變化的結果,沙底、亂石底、平底等相互連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水底地貌。雖然我們用肉眼觀察不到但也可以透過水的顏色來進行判斷,而透過顏色進行判斷也會出現一個誤區,

那就是部分水域的水色渾濁與大體型魚在水中游弋時造成的渾水太過於相似

。此時我們可以根據水中渾濁狀態消失的情況進行判斷,渾水顏色長時間沒有消退的情況下,可以說明底部沙泥較多且水的深度較淺,這種地方不應是釣點的選擇區域。水的顏色上層清澈1米以下無法識別,可以說明水深至少在2米以上且底部為亂石底,這種水底是魚類天然的避身場所,也是絕佳的垂釣區域。因為是深水區域所以食物鏈的供應就不是特別豐富,做窩的時候能多就多一些,其窩料要有耐浸泡、有霧化、持久散發味道的最好,

首選“花生餅”!

水庫守大魚時最忌諱的是什麼?應該避免哪些不利的小細節?

做釣時間長短與拋竿的關係

想釣大魚,時間短了沒有發窩是釣不到魚的。很多朋友在出發之前會提前做好魚窩,這是一個不錯的做窩方式,但並不是多數釣友有這麼充足的時間。針對這一部分朋友來說,我的建議是最好也要準備出5個小時以上的。

因為窩料的浸泡,魚群的吸引及垂釣時垂釣方法的改變大致需要1-2個小時的時間來準備。

在拋竿這個環節大多數釣友喜歡等,基本上跑出去魚竿浮漂不動的情況下不會提竿更換或者放下以後去和其他釣友聊天。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守釣大魚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安靜,其次餌料在經過浸泡以後無論是狀態和味型都已經發生了改變,大魚進窩以後看著一塊麵疙瘩它會去吃嗎?有的朋友會說盡然要安靜,那麼頻繁揚杆的聲音不就有影響了嗎?這樣理解也是一個誤區,守釣大魚的揚杆要做到在更換餌料揚杆的時候輕拿輕放不要一個猛烈的殺杆,

這樣的操作僅僅是聲音好聽而已,對大魚進窩沒有一點作用。

其次在拋竿環節儘可能的選擇拋竿而不是甩大鞭,因為甩大鞭時如若控制不好力度第一餌料會掉,第二則會在水面砸出很大的聲音。

水庫守大魚時最忌諱的是什麼?應該避免哪些不利的小細節?

結論

在綜合了釣點、窩料、魚竿及時間等方面,可以得出守釣大魚並不是一件難事,而是在垂釣過程前期的一個精心準備和垂釣時應作出的相應改變。

最好需要跟大家說明的是,

失手繩在上大魚的時候非常有用,垂釣之前一定要提前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