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什麼是內卷和躺平?

最近又有一個詞火了,那就是

“躺平”

,很多人都覺得這個詞很貼切,因為自己就屬於“躺平主義”的年輕人。

那麼,到底什麼是躺平呢?

其實關於躺平,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低慾望,咱也別競爭了,什麼996、007都與我無關,我就要一份說的過去的收入,然後每天朝九晚五,有雙休、年假……咱也沒什麼追求,就這麼躺著活,用最低的慾望、最低的消費,過著無慾無求的生活,很多人在被社會毒打之後,都會覺得這樣躺平挺好。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其實,躺平這件事很早就被人討論過,多少年前就聽過一個故事:

有個漁夫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一個富翁看到了,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利用你曬太陽的時間多釣些魚呢?”,漁夫反問:“為什麼要釣魚?”,富翁說:“你只有釣到更多的魚,才能賣更多的錢,這樣才能買到更好的漁船和捕魚工具,僱傭更多的人幫你釣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漁夫又問:“為什麼要賺更多的錢?”,富人說:“這樣你就可以什麼也不用做,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漁夫看了看富人說:“我這不是正在曬太陽嗎?”。

這個故事應該就是解釋躺平最好的代表作了。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那麼,什麼又是“內卷”呢?

前段時間有部電視劇叫《小捨得》,我看到20集左右,實在看不下去就棄劇了,這部劇就完美的演繹了什麼叫內卷化,其中有段臺詞是這麼說的:“當代年輕人的內卷,就是大家在一個電影院裡看電影,本來都非常其樂融融,可中間的人偏要站起來想看的更全面一點,結果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有了第二個就有無數個,再後來,他們不甘於只是站著,他們站到了椅子上,搬起了板凳。結果坐在後面的人按耐不住了,打腫臉充胖子,一家人拖著另一個人看電影,甚至還拿起了梯子。慢慢的,整個電影院的人都站起來了,甚至都快捱到天花板,只有坐在第一排的人,若無其事的看著電影嘻嘻哈哈。”

國內的教育培訓,是內卷最嚴重的代表,所以又有了個新詞——“雞娃”,就是指父母像是給孩子打了雞血一樣,拼命的給孩子報輔導班,安排各種學習和活動,今天“雞娃”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之內,咱們就聊聊

“內卷”和“躺平”心態的人,到底適合買什麼樣的車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什麼是內卷的購車心態?

首先說說內捲心態的消費者,買車的時候最先考慮的是什麼?

因為內卷代表的是毫無意義的競爭,是焦慮感帶來的消費,所以,內卷的客戶買車,更多的是考慮比較虛的面子工程。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XXX車型我肯定不會買的,因為XXX已經有了。

我就想問一句,別人已經有了,為什麼你就不能買了呢,開一樣的車是會影響你效能,還是影響你故障率呢?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其實都不是,影響的只是心情而已。

買車內卷化其實挺嚴重的,只是在買車這件事跟另一件事息息相關,所以才讓大部分人比較剋制,而這個“另一件事”就是買房,基本上所有人都會考慮一個問題:到底是先買房,還是先買車?

比如在異地打工的年輕人,買房意味著定居,買車意味著交際。

很多人說,房子我這輩子都買不起,還是買臺車更實際,其實,買房這件事關鍵看需求,幾乎所有人買房都會把預算開到最滿格,能進一流學區的,絕不看二流學區房;能靠近三甲醫院的,絕不看社群醫院;能離公司近的,絕不看偏遠郊區……因此,

只要有排名就有競爭,然後大家都拼命的用自己最滿格的預算,去搶奪所謂的優質資源

,然而即便是在得到之後,心裡還是有些不滿,因為再努努力,上面還有更好的。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大多數年輕人買房都會背房貸,每個月的家庭總收入是固定的,去掉房貸以後,可支配的收入就相當有限了,這時候買車的預算還能有多少,大家的心態就是關鍵。

如果務實一些,僅僅為了解決上下班代步問題,偶爾週末自駕遊,保證基本的通勤要求,那國產和合資的緊湊級轎車應該是首選,一般10萬左右的預算,已經可以買到不錯的小轎車了,比如優惠力度非常大的別克英朗,還有他的兄弟車型科魯澤,國產的吉利帝豪GL、長安逸動PLUS都是銷量和口碑不錯的車型。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但是,內卷的消費者不會這麼想,他們會在查閱相關資料之後,發現英朗和科魯澤之所以優惠多,是因為三缸發動機不受待見,而1。5L發動機技術又太陳舊,完全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國產的吉利帝豪GL和長安逸動PLUS,品牌力又有些不足,車輛保值率也不是很高,開出去也有些沒面子,同時還會擔心國產車今後是不是足夠耐用,可能在網上看到的都是缺點和投訴。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所以,他們看到最後會開始焦慮,焦慮就導致他們想要投入更多預算,去解決自己擔心的問題,如果手頭拿不出這麼多錢,那就只能貸款,一方面要解決面子問題,一方面要解決虛無縹緲的焦慮,最後把自己搞的慘兮兮,說不定買的那臺車還不是自己最喜歡的。

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內捲心態的客戶,我也不知道他們在焦慮什麼,他們有的主動卷,有的被動卷。

主動卷的那一類,屬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都要去對比、去競爭,完全不考慮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買的房、開的車、孩子的學校、背的包、帶的鏈……只要是能被人注意的一切,都要追求比別人更好。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在買車這件事上,他們諮詢我的問題,我分析不出結果,因為從專業的角度去分析,寶馬7系和路虎攬勝之間沒有任何對比性,新款賓士C級和全新漢蘭達也是完全不同的產品,但是他們總能從這些車身上,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點,總是覺得很焦慮,感覺這個也好、那個也行,但是每一樣又都不是很完美。

被動卷的人,就類似公司的加班族,老闆不走他們也不走,主動加班不求回報,本來只有一個或者幾個同事這麼努力,結果一群同事都學他,最後你也沒辦法,只能跟著加班。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買車也是一樣,有的人也不是自己要買。

我曾經就接到過不止一次的諮詢,其實他自己不需要用車,只是每次週末同事喊他自駕遊,他都沒有車,總是蹭同事的車,感覺不好意思,所以才考慮買臺車,還不能太低於同事車的檔次,今後大家就可以輪流開車去自駕,這就是被動卷,毫無意義,但似乎也沒辦法解決。

大家仔細想想,如果刨除與人對比的心態,咱們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單純從自己實用的角度出發,你還會買你現在開的這臺車嗎?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什麼是躺平的購車心態?

躺平心態聽起來比較極端,躺著什麼事也不做,那不就是所謂的沒有上進心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現在大家壓力都很大,同業競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從而導致個體的

“收益努力比”

嚴重下滑,躺平只是網友的一種調侃,什麼“只要躺的足夠快,社會就不會對我有傷害”,“只要躺的足夠平, 韭菜、內卷都遠離”。

其實,大家只是覺得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努力,但是回報太少。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躺平也分

“主動躺”

“被動躺”

我先說個主動躺的,這個故事之前我好像聊過。

這哥們是我老同學,他學習不太好,在一家國企裡當工人,後來辭職出來當過保安和門衛,年紀輕輕、不求上進,空閒時間特別多,他喜歡喝酒,沒事就約朋友一起打打麻將、喝喝酒,也會帶帶娃,陪孩子去上培訓班,他就是我身邊躺平的典型代表。

可是,他有“資本”去躺,因為他的媳婦家條件相當可以,老丈人九幾年就開始做生意,名下的房產月租金收入,應該抵得上一些小白領的年收入了,他老丈人希望女婿努力一點,起碼有個體面的工作,至少說出去面子上有光,實在不行就跟他一起去做工程,結果他直接回了一句,我給你當門衛可以,讓我當老闆我肯定不行,老丈人實在拿他沒辦法,只好由著他。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但是,我這哥們有一個優點,就是他對躺平理解的特別透徹,因為他知道選擇躺平,就必須對生活無慾無求。

比如,老丈人要把自己的5系給他開,他不要,老丈人以為他看不上二手車,就去給他定了一臺Q7,他跟媳婦說讓老丈人趕緊退了,如果硬要塞給他,他就把車扔大馬路上,堅決不開。

又比如,媳婦說他手機太破,要給他換個新的,他說我除了發發微信,其他啥也不玩,要新手機有什麼用?

他們小夫妻倆工作收入都不高,也很清閒,媳婦也無所謂他有沒有上進心,畢竟老丈人的生意、N多套房的租金,足夠他們過上體面的生活,所以我這個老同學早早的學會了躺平,就享受這樣的狀態。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這是“主動躺”,但大家也聽出來,不是誰都可以這樣主動躺的,這就是看電影坐在最前排的,他們有“資本”去躺,只要他們想躺,隨時可以躺。

有人問,什麼叫財務自由?

其實賺多少錢都不算財務自由,這裡面最核心的問題,是你的需求在哪裡?

如果一日三餐粗茶淡飯,能養活自己就好,那完全可以找個偏遠山村定居下來,給家裡裝個寬頻,每天醒來就上網,餓了就吃飯,然後繼續上網,累了就睡覺,這輩子就這麼過下去,財務自由的成本,應該每個月幾千塊錢就夠了。

但是,如果你要把房產、醫療、教育等各方面的優質資源都佔為己有,那財務自由的成本可就沒邊了。

所以,大多數人都是被動躺平。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有本書就解釋過這個問題,這本書叫《第四消費時代》,他把消費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少數中產階級享受的消費。

早幾年奢侈品消費暴增,就是這個階段,是極少數先富起來的人,開始的高消費過程。

第二階段,是經濟高速發展,以家庭為中心的消費。

說白了,就是中產家庭越來越多,開始講究生活品質,有了一定消費能力之後,開始改善型消費。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第三階段,是消費的個人化趨勢風生水起。

大家喜歡更符合個人品味的東西,對所消費的產品更講究文化的內涵。

第四階段,屬於共享社會。

人們不再追求“經濟飛速發展”和“效益最大化”, 而是享受簡約的生活方式;不再終日奔波、蝸居在大都市, 而是重新發現地方的特色和自然的力量;不再努力工作拼命掙錢,不再苦心鑽研如何升遷, 而是為了幫助他人、共享快樂、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幸福。

在第四消費時代,環保節約成為一種文化,人與人間的交往自然而溫暖,第四消費社會告別了“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 人們開始追問“除了物質之外, 什麼才能讓人感到真正的幸福”。

其實,我覺得並不能把“躺平”的年輕人徹底否定,小躺怡情、大躺傷身,躺下來容易,再想站起來就很難了,如果真的決定躺平,那在買車的時候,就不能追求太多奢侈的享受、個性的滿足,而是直接進入第四消費時代,要追求內心的平和,要享受分享帶來的快樂,要能把3萬塊的五菱宏光Mini EV開出幸福的感覺,不要覺得內飾LOW、功能少、續航短、速度慢,哪怕在路上被人滴滴按喇叭催,自己心裡都不能生氣,保安師傅不讓你停門口也別難過,要微笑面對一切,因為咱們已經選擇了躺平,

心態不平就不叫躺平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內卷和躺平如何找到平衡點?

其實大家也發現了,內卷和躺平其實都是兩個極端,內卷是自己給自己製造焦慮,投入無止境無意義的競爭;躺平是徹底放棄,低慾望、不努力,理想化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其實在買車這件事上,更多人還是想要尋找平衡點。

說實話,買車這件事一點兒都不去跟人比,也不現實,汽車是品牌化最嚴重的商品,好的品牌不僅代表面子,也代表品質和技術的先進性,不能說因為我躺平了,所以明明可以消費更好的車型,偏偏要躺著買更差的產品;也不能因為內卷,被逼到了自己明明夠不到的車型上,打腫臉充胖子,買完就揹著沉重的月供,之後實在扛不住壓力,面臨斷供的風險,被迫又把車給賣了。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B站有個《羅翔說刑法》,他曾經有個理論非常有道理,任何一件事都會有三種解讀方式,正說、反說和折中說。

現在的網路內容,大家都喜歡娛樂化,不喜歡說教,白巖松之前說年輕人不要妄想低房價誰都能買得起,不要妄想輕輕鬆鬆就找到工作,不要妄想自己喜歡的女生一追就能到手,結果被網友噴的體無完膚。

說到底,這段話有人覺得是他在提醒年輕人要努力一點,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更多的人則認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僅他自己掌握了社會上最優質的資源,還看不起我們這些內卷和躺平的年輕人。

我曾經也因為發過一條微博,引來上千條罵我的評論。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前不久,賓士AMG GT Black Series上市,售價368。88萬,百公里加速3。2秒,我說特斯拉Model 3高效能全驅版百公里加速3。3秒,售價33。99萬,其他我啥也沒說,就這條微博被人噴的體無完膚,具體是個什麼情況,咱們後期會聊GT SHOW的內容,穿插著可以說說這件事。

其實,我覺得買車是可以往上夠一夠的,只要在自己的能力承受範圍之內,買臺品牌更合適、配置更好、空間更足夠的車型,一定是沒錯的,只是不要把自己壓力搞的太大,不要把資金投入到虛無縹緲的對比當中,不是因為別人有,所以我才要更好,而是因為我需要、我想要。

有很多人是買車之前特別快樂,但是用車之後不快樂,也有一些人是買車之前不快樂,但是用車之後很快樂,我也想聽聽各位的意見,大家買車內捲了嗎,躺平了嗎?你是買之前快樂,還是用之後快樂呢?

“內卷”與“躺平”的人,適合買什麼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