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都是6缸發動機,L6和V6哪個更強?

但今天要聊的不是“禁燃”,而是許多車迷、技術宅們感興趣的話題:L6和V6發動機誰更強?

說幾句題外話,燃油車和發動機既然已到且行且珍惜的地步,以後我們也會增加關於發動機和傳統燃油車技術的話題,大家想看哪方面的解析也可以給我們留言。

直列六缸發動機

都是6缸發動機,L6和V6哪個更強?

直列六缸發動機又被稱為L6或I6,被很多人奉為“神機”,但其實L6發動機的構造並不複雜,是的你沒聽錯,自帶神秘感的L6發動機結構更簡單直接,你可以將它理解為四缸發動機多兩個缸。

來,跟我一起唱:啊~五環~你比四環多一環~

既然L6發動機是6個氣缸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因此它只需要一個氣缸蓋、一組雙頂置凸輪軸,無論當年還是現在,簡單其實也是一種優秀!

另外,由於排列方式的特性,L6發動機可以令活塞運動時所產生的震動互相抵消,無需平衡軸也能高速平穩運轉;同時,L6發動機的氣缸點火次序對稱,如1-6、2-5、3-4是對應的同步缸,這對慣性抑制有好處。

總而言之,L6發動機有著先天的、自然的平順性優勢!

為啥L6越來越少

既然L6這麼好,為啥現在用的越來越少?其實還是因為它的體積。與V6發動機相比,它長度更長,直列即是它的長處也是它的“缺點”。

都是6缸發動機,L6和V6哪個更強?

試想,若發動機整體較長,就要求車輛的發動機艙也得夠長,不信你去看看直列六缸車型,車身比例是不是不一樣?

舉個例子,寶馬5系540Li就搭載了代號為B58B30A的直列六缸發動機,從側面不難看出,5系車頭比一般的橫置發動機車型更長。關鍵點來了,當下很多車企不想為了塞進去一臺長長的L6發動機而浪費寶貴的乘坐空間,自然就漸漸放棄L6轉為V6了。

V型六缸發動機

V6發動機,顧名思義就是兩組氣缸(一邊三個)以一定的夾角,排列成“V”形。與L6發動機比起來,V6發動機沒了先天性的優勢,因此自誕生以來,工程師們就一直在研究如何解決V6發動機的震動和不順暢(對比L6而言)問題。

大家或許瞭解過,早期的V6發動機就是V8發動機(夾角為90度)切除2個氣缸而來,直到後面的60度V6發動機誕生併成為主流。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V6發動機的夾角要60度?而不是70度、80度?那是因為發動機的曲軸銷呈120度分佈,四衝程發動機每720度氣缸內點火一次,6缸發動機間隔分配下來正好是120度,而60 剛好可以被120整除,這樣做可以均勻分配點火時間,達到抑制震動和慣性的效果。

你是不是聽懵了?

都是6缸發動機,L6和V6哪個更強?

你只需要知道,找到一個合適的夾角,可以讓V6發動機運轉起來更平順穩定,而不是粗暴地增加或減去N個氣缸。然而,就算V6發動機可以揚長避短,理論上其平順性仍不及L6發動機,靠平衡軸達到的平衡始終沒有自然平衡完美。

但是,市場上V6發動機的大放異彩,其實也說明了它的成功與實用,L6發動機目前只有寥寥幾家車企在玩,但V6發動機,無論是德系、日系還是韓系、美系都能找出代表作,這就是差距!

V6發動機兼顧了排量、動力和實用性(體積更小),在講究產品均衡化的今天,你跟消費者說L6發動機多麼強、多麼平順,結果人家坐進去發現空間太小,也許扭頭就走。

舉個例子,銳志整個一前驅車模樣造型,車頭也不算長,但塞進去一臺豐田的3GR-FE V6發動機毫無壓力!

L6和V6到底誰更強

如果不考慮其它因素,只從發動機本身來說,那麼L6發動機或許會更強一些。但綜合來看,L6和V6發動機其實都有優缺點,很難單方面去評定孰強孰弱,而且受車企的技術水平影響,差異可能還會更大。

我們的觀點是:

一把劍能否成為神器,要看當初誰在磨、最後在誰手上用!

比如這L6發動機,其平順性優勢或許對普通人來說算不了什麼,但別小看這細微的差距,如果是汽車的極限狀態下,發動機平順穩定往往就代表著可以做到更好的操控和更高的極限,這是不是對賽車、效能車有利?想想寶馬為什麼沉迷於L6發動機而不能自拔?

另一方面,V6發動機就一定不穩定嗎?非也!

舉個例子,水平對置發動機能給車輛帶來更好的操控,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技術性難題,但保時捷、斯巴魯還不是照樣玩出了名堂?

這裡是想告訴大家,不同的車企、不同的技術,無論是L6還是V6發動機,造出來的效果都會不同。V6發動機造好了,絕不僅有實用這一優點,可以參考日產的VQ系列,平順、效能、可靠不都出來了?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眼中的“垃圾”,在別人眼中或許是個寶。至於車企,有腳踏實地的,也有“劍走偏鋒”的,無論是V6還是L6發動機,只要用心了、下苦工了,流傳千古就不是問題!

最後,你喜歡L6還是V6?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