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記事文和敘事文的區別

記事文是將人和物的狀態、性質、效用等,依照作者的所見所聞或想象的情形記述的文字。

敘事文原本和記事文是一樣的,同是記述事物的文字,不過記事文以記述事物的狀態、性質、效用為主;而敘事文以記述事物的動作、變化為主。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通俗一點講就是記事文是靜止的,空間的;敘事文是動態的,時間的。

舉個例子:這些運動鞋子顏色搭配有些土,樣子也有些醜,可是彈性卻是非常好的。

這是寫鞋子的形狀和性質,是記事文。

換一句話:穿上這些搭配有些土,樣子有些醜的鞋子,輕輕試著跳了跳,竟一下子彈了起來。

這是寫穿上鞋子之後的動作和反應,所以是記敘文。

記事文是以記述作者自己的經驗為目的,未曾經驗的事物,當然也就無從記述。即便是耳聞的事物,或是作者自己的想象,但也不能是憑空捏造的,必須要有相當的經驗做依據。

這是因為,要作記事文,必須先經驗事物、或目見、或耳聞、或參考書籍,從各方面收集的材料,然後將這些東西依次排列,最終成為文章。

敘事文中敘述的一切現象,均包含了四要素:物質、能力、時間、空間。

因為是記述現象的,所以也要有四要素:(一)現象的主體;(二)現象的演變;(三)想象發生的時間;(四)現象發生的場所。

通俗一點,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記事文寫作的順序一般有兩種:一以觀察的順序為標準;二以事物本身的關係為標準。

簡單的記事文通常用第一種,複雜的記事文,必須放眼於所有與事物有關聯關係的所有材料,然後按照某種順序排列,而各部分的材料中,把又是先主後次,先大後小的。

作敘事文的時候,材料蒐集好之後,接著開始確定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揭示一種什麼樣的道理。

中心思想定下來之後,然後就根據手裡掌握的資料來選擇,和想要表達的意思有關係的就取,沒關係的就舍。

這些材料不同於記事文,必須要有據可依,不但可以從作者的經驗得來,還可以道聽途說,或是借鑑書籍,也可以是想象的,這和記事文有著本質的區別。

記事文寫出的事物一般是客觀的,單一的,記敘文卻不一樣,站在不同的觀察點,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但一般情況下,作敘事文須確定一種觀察點,便於全文統一。

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便是記敘文,而不是記事文。

敘述一件事情,哪幾個方面關係重要,以及哪些應當表現,哪些不應該表現,全依事件的性質決定,是作者自己的主觀意見所決定的,並不像記事文一樣,有一個簡明的標準。

比如:今天就餐時食堂發了兩種水果,(敘事),一種是蘋果,一種是桃子。(記事)。

這個例子是把敘事和記事混合一起表述,前面是敘事,後面是記事。

區別一下:今天就餐時食堂發了蘋果和桃子兩種水果。(純記敘文)

今天發的兩種水果,一種是蘋果,一種是桃子。(純記事文)

因為一篇記敘文,是根據作者站在不同的觀察點,就事物的發展變化現象展開的,所以這種情形就賦予了文字的流動性。

這件事物的現象展開不止,文字的流動就仍會記敘,由此可見,流動是敘事文的特色。

既然是流動的,自然就會有快慢之分,有的詳細描述,便是慢的記敘文。有的一筆帶過,便是快的敘事文。

快的敘事文是以敘述事件的輪廓為止的;慢的敘事文是以敘事事件的情況為目的。

比如:小說屬於慢的一類,歷史屬於快的一類。由此推斷《三國志》是快的;《三國演義》便是慢的敘事了。

既然是流動的,那麼節奏就必須要快慢適當,還要防止靜止,因為一旦有長時間的靜止,就會變成記事文,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廢話,顯得過於冗長了,需要刪除。

記敘文是按照事物的發展變化展開的,所以流動的方向便有多種:一種是按照事物的自然變化順序依次敘事,這便是順序;一種是要敘述事物變化的前因後果,或並行的事件,不能全部按照順序來寫,甚至還要顛倒,那便是倒敘了;還有一種便是在前兩種順序的基礎上插上其它的敘述,便形成了插敘。

這就是記事文和敘事文的區別和特點,只有掌握了這些,才能寫好這兩種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兩種文體試著寫同一類事物,相信必有所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