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網約車司機樂了:平臺痴迷“補貼藝術”,資本不想下“餐桌”

網約車頭部平臺上市之前,肯定糾結過一個問題,在香港上市還是國外上市,前者是嚴格的稽核以及市值的拉低,後者就不一樣,在背後資本的運作下,一路綠燈。

高管在猶豫後最終拍板國外上市,然後就是無風無浪,30天不到完成了上市的傳奇。

傳奇的落幕也來得非常快,

網約車第二梯隊“補貼大戰”,一觸即發。

網約車司機樂了:平臺痴迷“補貼藝術”,資本不想下“餐桌”

01補貼的藝術

有人高樓塌,有人平地起。

網約車頭部平臺應付審查忙著自圓其說,連生存還是毀滅都要打上問號有待考察,

無暇應付高德、美團、一喂順風車等競爭對手。

筆者在最近的幾次打車經歷中,都體驗到了確確實實的優惠,

高德、美團、一喂順風車等平臺都瞄準機會

,趁滴病要滴命的態度不言而喻,紛紛推出前所未有的打折力度。

一場補貼如藝術般在行業內盛行,你補貼乘客,我就補貼司機,再不行就一起補貼,目的就是趕緊搶市場。

長期一家獨大,如今有了點百花爭豔的趨勢,從這兩個月運輸部公佈的網約車資料上可以看出,捨得燒錢補貼的平臺,訂單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但筆者並不好看好這場用補貼進行革命的藝術。

出行市場由平臺、使用者、司機三方組成且缺一不可,平臺用補貼可以達到短暫的訂單增長,這是毋庸置疑的。

如前車之鑑的“網約車鼻祖”,用充一百送一百的方式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短時間內業績噴發,但這明顯的迴光返照不僅沒有讓易到用車起死回生,反而欠下一堆債務走向滅亡。究其原因,平臺面臨最大的難關,是運力不足。

“網約車鼻祖”在運力不足的情況下冒然猛進,最終淪為補貼的犧牲品。

而使用者對於平臺的使用情況比較簡單,便宜就用。

還有很大一部分使用者不會那麼在乎價格,在打車的過程中同時開啟幾個軟體叫車,誰快就用誰的。

司機對平臺的態度反而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他們主要關心的是下面幾個問題:

1、車費結算日期和金額希望不要出現延遲的問題(收入別受影響);

2、日常的事務反饋和投訴稽核不要受到影響(公司正常運營);

3、如果APP長期下架,擔心客源和收入會慢慢減少(未來還能否存在);

4、已經在研究其他競爭對手的政策,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狡兔三窟);

5、其實並不希望網約車頭部平臺被整垮,希望網約車頭部平臺經過整治之後更加正規(有使用者粘性)。

網約車頭部平臺有運力,有使用者,有司機,並未傷及根本,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訂單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增長了13%,APP雖然下架但並沒有影響到之前使用者的使用。

網約車頭部平臺不可能從“餐桌”上下來,等“復活”後很快就能將一切復原。

網約車司機樂了:平臺痴迷“補貼藝術”,資本不想下“餐桌”

02刀俎魚肉

而如今正在用補貼搶使用者搶司機的平臺,真的不是在作繭自縛嗎?

在我看來,用藝術來形容補貼是非常滑稽的行為,是一種另類的嘲諷,因為筆者見多了網際網路的補貼,深知補貼過後就是收割的慘狀。

要知道,平臺補貼燒錢是為了養成習慣,當習慣被養成後形成依賴,而這個過程中也不是平臺在燒錢補貼,而是背後資本家灑出的魚餌。

網約車頭部平臺用的就是這招,養成我們的矯情,一公里的距離就要打車了。

從獨大到壟斷再到膨脹,一步步主導使用者、司機,甚至影響整個行業以及由出行衍生的行業,大資料殺熟、高抽傭、口碑值等問題人人皆知,卻束手無策。

平臺想用補貼在出行市場鋪路,非常崎嶇,不解決根本的問題,很難有建樹。

把錢花在刀刃上並不是讓使用者打車更便宜,或讓司機更賺錢,而是先扛起社會責任,

先保證運力,讓司機感受到幸福,再由司機傳播幸福給乘客。

補貼並非長久之計,等把錢燒光後就會觸底反彈,平臺以及背後的資本想要資金回籠就會露出獠牙,而司機和使用者就會成為“美味可口”的盤中餐。

以筆者拙見,如今的乘客與司機越來越成熟和理性,用補貼這種激進的做法收效甚微,別想著放長線釣大魚,沒人願意成為板上魚肉。

最健康的市場必須有3-4家份額均等的對手

,高德、美團、一喂順風車平臺應先拿出態度再入局分食。

網約車司機樂了:平臺痴迷“補貼藝術”,資本不想下“餐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