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這個車是自動擋,操作起來比較省力,也沒有什麼噪音,我感覺到比柴油車要舒服很多,主動安全配置超全,動力也很強勁。”這是貨車司機馮寶利駕駛氫燃料電池重卡近兩個月來的深切感受。車輛開進加氫站,工作人員僅用15分鐘便迅速完成了氫能加註工作,隨後馮寶利便繼續開啟了他的運輸工作。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當前,我國綠色環保風潮正勁,汽車排放標準日益趨嚴,在商用車領域,“零排放”氫燃料電池重卡的神秘面紗已被掀開,正以獨特的姿態走進人們的視野。8月20日,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組織推動實施的天津首個氫能運輸示範應用場景——榮程眾和自用氫能源專案落成。該專案正式投用1座加氫站、5輛氫燃料電池重卡,還有10輛氫燃料電池重卡正在辦理登記上牌手續、即將投入使用,重卡往返於30公里外的天津港運送鐵礦石。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天津鋼鐵產業是中國鋼鐵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和天津市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加上運輸上的地理優勢,有不少物資轉運都是從天津港裝船外運。這就產生了大量的運力需求。加氫員李建宇說:“在早期這類運輸均採用燃油車,對環境影響很大,氫燃料符合環保要求,完全實現了零排放。這一點,不論是對周圍環境,還是我們自己,都是受益匪淺。”現在,即便在場站裡,空氣裡也不會像過去有那般濃烈的柴油味,他覺得工作時的心情是舒暢的。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近年來,全球能源的清潔化、低碳化、智慧化已是大勢所趨,氫能作為來源廣泛、靈活高效、零排放的二次能源,是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促進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加氫站儲氫總量規模為500kg,執行時間12小時,可同時滿足約15輛49噸重卡物流車和4輛公交/通勤車的加氫需求。”李建宇介紹說。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以往純電動車不受排放問題影響,但受車輛的馬力和續航力所限,一旦應用於實際用途則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例如重卡這種載重量極大的車型。而燃料電池透過電化學反應,只會產生水和熱,真正實現了“零排放”。因此,兩者結合的氫燃料電池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榮程廠區往返天津港運輸線路為例,相比傳統燃油車,每輛氫能重卡一次往返碳減排約62千克。截至9月20日,5輛氫能重卡行駛里程達34100餘公里,貨運總量9600餘噸,碳排放總量為0,累計實現碳減排約9800千克。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據國家林業局研究,一棵樹在 20 年裡可吸收固定二氧化碳 80 至 360 千克,若按照一棵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8 千克左右,粗略計算,那麼每輛氫燃料電池重卡往返於廠區與天津港一次,意味著可以少種3棵樹。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在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主任、上海長三角氫能科技研究院院長張焰峰看來,榮程眾和自用氫能源這種閉環操作可以實現全產業鏈的降本,提高企業的投資回報率,“這種閉環操作也有助於快速打通區域氫能產業鏈,塑造新的商業運營模式,為同類型企業,甚至是氫能行業打造可複製的樣板工程,從而推動整個氫能產業的發展。”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榮程眾和自用氫能源專案的落成,標誌著榮程集團氫能運輸示範應用場景初步搭建完成,對促進氫能源開發應用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氫能運輸的啟航,標誌著天津網路貨運“氫時代”的開啟。據介紹,實現常態化運輸後,運輸路線還將輻射到河北的唐山、張家口以及內蒙古和山西,拓展上下游減排空間,讓氫燃料電池重卡越來越多、越跑越遠。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今年以來,天津市交通運輸委會同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將發展氫燃料電池重卡列為落實“雙碳”目標任務和深化重點工業企業運輸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組織有關方面廣泛調研、深化研究、積極推動,積極打造“天津港——榮程集團”大宗物料氫能“零排放”運輸試點示範線路。目前,以津南(榮程產品)—市場端靜海(卸車後,裝載集港產品)—天津港(卸車後,裝載鐵礦石)—津南(榮程廠區)為主線的天津區域首條閉環氫能運輸示範應用場景已經成功搭建。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說道,下一步天津市交通運輸將推動有關方面持續完善氫能產業發展支援政策、擴大應用場景開發,為我市降低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實現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大的動力。

【津城圖事】“氫”裝上陣 重卡也能打贏藍天保衛戰

無可否認的是,新能源必將代替高汙染、高排放的燃油車。而氫燃料電池車在未來大量投入使用後,廣大駕駛人員和企業再也無須為車輛排放尾氣出臺的各種新政策而頭疼。只有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才能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新徵程中展現新作為,有一個零碳的未來。(津雲新聞記者 王敬怡 攝影 姜曉龍 設計 陳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