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祭祖,是為了不忘記,在思念親人的同時,感恩當下生活的美好

生死、別離、思念、珍惜,只有明白了生命的價值與脆弱,我們才能在煙火日常的日子裡,體驗到幸福的意味。

農曆六月二十六是家公過世第十個年頭,按我們這邊的習俗祠堂祭祖。一大早,我們一家早早來到老房子,點香,燒紙,祭拜。

祭祖,是為了不忘記,在思念親人的同時,感恩當下生活的美好

祭祖,或許是相信的不是鬼神靈魂,而是親人對我們的愛不會消失的。他們在我們心裡留下的回憶也不會消散,他們只是換了個地方活在我們心裡。

剛開始在老公家每遇祭祖,因為跟逝去的祖輩沒有生活過,沒有感情也體會不出什麼特別的情感,每次有點例行公事罷了。直到我家公去世,才真正有體會到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祭祖,是為了不忘記,在思念的同時,感恩當下的幸福生活。

我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小時候沒有什麼掃墓祭祖之類的,直到我和我的老公結婚,在他家我才有深刻的體會,祭祖是對逝去親人的一種懷念,寄託哀思,重溫一下昔日溫暖的回憶。

和老公結婚是在2010年初。老公家是個傳統且和睦的大家庭,有三兄弟,我老公排行老三,表兄妹就多得數不清了。 家公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長輩,傳統,但不封建。對我們這些小輩,絲毫沒有家長的架子。

剛結婚那會兒老公在深圳工作我還在單位上班,路程比較遠,基本是每天早上7:00出發,晚上回到家也差不多7:00。那時候家公家婆總會做好一桌飯菜等我回來。

家公養有一條狗,我們總叫它“大白”,夜幕降臨,家公總會帶著“大白”來巷口等我回來,老遠聽到我的腳步聲“大白”就狂奔而來,在我的腳下搖搖尾巴,晃晃腦袋,然後一溜煙似地往家跑,似向主人報告我己回家。

踏進家門聞著滿屋飯菜飄香,此時的我早已餓得飢腸轆轆,顧不得三七二十一坐下來拿起碗筷就吃,家公家婆總是說:“快吃,快吃!孩子,工作一天了,肯定餓壞!飯堂的飯菜哪有油水,喜歡吃,你就多吃點!”吃著吃著我總會熱淚盈眶,可口的飯菜在嘴裡化成一股暖流湧入心頭。

2011年我生下了大兒子,兒子剛學會走路那會天天屁顛屁顛地跟在家公後面,家公總是一手牽著他,一邊吆喝著“大白"跟上,走到隔壁巷口那家蛋糕店門口兒子就賴著不肯走了,不大會說話卻懂得用手指指著櫥窗裡的糕點,家公總會蹲下身來,笑著對兒子說”要吃,對不?“

兒子會意地點了點頭。於是每天到隔壁巷口蛋糕店轉一圈成了爺孫倆必不可少的活動,當然,每次絕不空手而歸。

我們家有兩張全家福,當時我沒有過門之前照的,那時候祖父祖母還在,另一張是2011年除夕夜團圓飯時照的,家公家婆,大伯家,二伯家還有我們一家總共十三人。家公總是抱著我兒子,指著相片裡面的兩位慈祥的老人對他說,”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一字一字地向兒子講述著兩位老人家的故事。

以前不懂得為什麼講先人的故事,後來我才明白:父母輩將老一輩的故事講給我們聽,我們又把父母輩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孩子們長大了又把我們的故事講給他的孩子聽……這便是一種傳承。

2012年夏天,一向身體健康的家公那兩天胃口不好吃不下,剛開始以為天氣太熱的緣故,像平時一樣,煮一點清熱清涼茶喝。兩三天還是不見好轉,帶家公去醫院檢查時,一個晴天霹靂的訊息傳來,患上了癌症晚期,一時間大家都懵了,隔天二伯又帶著家公去另一家醫院檢查。結果還是一致。

從生病到去世,僅用了26天,這一年家公剛好75歲。這一切來得那麼突然,感覺如此的不真實,子欲養而親不待,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也許是家公的離開給家婆的打擊太大了,從那時候起家婆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同年的12月底家婆也離開了。

我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寒冬臘月的清晨,天還沒有亮,兒子像有感知般在夢中撕心裂肺地哭了起來。這一年,我們送走了兩位至親的長輩。

時光一晃,已經是第10個年頭了,兒子可能已經記不得家公家婆的模樣,但他卻依然記得老房子隔壁巷口有一家蛋糕店,每一次只要他一穿好鞋爺爺準會牽著他往蛋糕店,回時手裡拎兩塊糕點。而我卻清楚地記得他老人家和“大白”站在在巷口等我回家時的那幕情景。

每一次祭祖,就是在提醒我們不忘過去,才能珍惜 未來,親人不會忘記我們,我們更不會忘記親人對我們的愛,我們紀念親人,親人也會無時無刻,在守護著我們活著的人。

時至今日,每逢祭祖的時候,大伯,二伯,和我們一家,三家人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老房子,先將老房子打掃清潔一番,然後一家人整整齊齊,點香,祭拜。自言自語般告訴祖先哪個兒子搬了新家,哪個孫子考上了好的學校……彷彿他們從未離去。我們共同追思逝去的先人,感恩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祭祖,是為了不忘記,在思念親人的同時,感恩當下生活的美好

每一年同一時間,做著同一件事,重複著同一個儀式。兄弟們品著茶,妯娌間談論著家長裡短,孩童們追逐打鬧,用另一種方式告慰祖先:兒孫們一切安好!您老人家可以放心!

祭祖,是為了不忘記,在思念親人的同時,感恩當下生活的美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