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道德經的冰冷智慧(二):眾妙之門!事物運動的本質形態

道德經的冰冷智慧(二):眾妙之門!事物運動的本質形態

讀的再多,思考再多,最後還是會被老子都收編了,您可能看事物有多種方法,但最後發現還是老子的思維最簡單有效。

如果我們腦存的諸多邏輯是一套套機械,道德經就是開動機械的萬能鑰匙。

說明:

聊道的話就很枯燥,諸位最喜歡看法,比如怎麼具體分析人、分析事物,具體怎麼搞投資,具體謀略等等,三眼一寫那些小夥伴們就很高興,因為感覺直接可以用得上。

但法無定法!沒有道的加持,法都是死法(不活),就好像在星球裡寫了一篇如何觀人的方法,其實那都是死法,要是換N個角度一樣可以寫,理論上講可以寫無限ppt,區別就在於眾人的接受角度。

像大多數兵書、謀略啊什麼的都是講“死法”,都是死的,不活!那再思考思考,從小到大我們學的絕大多數東西呢?也都是死的。

得抓到背後的、共通的底層邏輯(道),死法才能變活法。

讀者總是問三眼道德經某某句話咋解讀,其實這是錯誤的,道德經是一個整體系統,單拿出某句話想要解讀透徹,就需要把其放到系統裡講才行,所以每次解讀提問者的某個具體問題,三眼都要往系統上延伸一下,這樣一是麻煩,二是延伸肯定不夠,形成斷章取義的感覺。

但是如果直接寫系統,文言變成白話,相當於把道德經砸碎了,重新組合新的結構展示,整個抽象形態換了個表述(因為觀察角度變了),就像是用生物學描述物理學的既視感,讀者還要邊啃道德經邊復原。

比如寫篇道德經冰冷智慧,就是按照三眼觀察角度去寫,幾乎不引述原文,以假象、養殖等“新結構”去解讀,砸碎了再重組三眼累,讀者也累。

所以比較折中的方法,還是一邊翻譯道德經原文,一邊來看其結構,這樣講的每個結構都能在原文上歸位。

可以理解成一個從點(分章解讀)到線(章節之間的交涉關聯)、再到面(形成立體化系統)的過程。

當這個工程完成了,最後我們還是會回到點(具體章節與句子),您會發現道德經之中每句話都是道本身,它們講的都是一件事,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此謂大道至簡。

正文: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 恆有欲也,以觀其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一章非常關鍵,相當於根子,道德經全篇看來看去還會回到這裡,只是其他章節角度不同。原文先放在這,沒法直接翻譯,因為只要翻譯成現代白話文,100%是錯誤的!而絕大多數人接受道德經,都是先接受它錯誤的翻譯,翻譯百花齊放帶歪路線,人們離道越來越遠。

文字即是邏輯表達的載體,但文字同樣是資訊的屏障,它表現了思維,但也侷限了思維。

道德經(尤其是核心道經部分)是極度抽象的表述,老子用人們低階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等具象感官)能夠感受到的事物去表述,這是個沒辦法的辦法,畢竟溝通要“講人話”。但如果用具象化的感官去看道德經,100%是歪曲的,比如直面翻譯成“無,是萬物的父親,有,是萬物的母親”,這不是精神病嗎?

再比如“恆”字,他不是個形容詞,而是一個動態邏輯詞彙, 是一種“向上且無限延伸”的運動邏輯。

如果按照現代語義翻譯:“道,能說出來,他就不是恆久(平常)的道了”。這樣

理解就太膚淺了

老子每句話都是給世人一個思想運動的方法

,而不是喝酒侃大山。

我們讀道德經應該不能叫“讀”,而是叫“悟”,領悟背後老子他老人家的思維如何運動!

思想,就是找尋事物形態; 道德經,就是思想的頂級方法!

我們看道德經這個“事物”,就是

找尋其“如何找尋事物形態方法”的方法

人,不在於看到了什麼,看到了多少;而是在於如何看到。

老子被尊仰千年,不在於其是否知道地球是不是圓的,是否見過飛機;而是在於其帶給整個神州大地一個

頂級的、本源的思想方法

,並作為根基,使得神州思想文明一脈相承,開枝散葉。

老子不賣炒雞蛋、不幹木匠活,也沒有像儒法墨兵縱等有著具體的社會實踐領域,如果用功利主義去看老子,老子100%是“無用”的。

但他老幹了一個其他人都無法乾的活

:在找尋事物的本源形態上達到前所未有之至極!

如果把中華大地思想文明比喻成一棵樹木,那麼老子對“至極”的探索與追問,生出了中華大地思想之根,思想管理的方法、權力管理的方法、軍事鬥爭的方法、外交縱橫的方法、謀略的方法等無不源於此根,不僅有這些“大用”,乃至細小到做人的方法、做事的方法、思考的方法、養生的方法,

這個“至極”就是道。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無論是身處市井還是廟堂,是武者還是文者,是古人還是今人,所有領域所有人都講“道”。有政治之道、經濟之道,有管理之道、經營之道,有做人之道、做事之道,再具象的還要有職場之道、飲食之道、養生之道、家庭之道、戀愛之道。

道無所不在,它就像是萬物的本原始碼

,大家無論做什麼都想找到那個本源,要歸於那個本源,並且這個本源都是相同相通的,世間之事,殊途同歸,其道一也。

三眼把這個過程叫做“歸根”,

悟道就是在歸根

!而這個根是老子給的。

不僅文化上要歸根,人們的思想與行為也在追求歸根,悟道就是在悟自己、悟文化、悟所有人,

悟那個由根到支脈的整個系統

。中華大地能夠血脈一體,人們能夠緊密聯絡在一起,可不僅僅是因為現代社會規則約束,法是無定法(規則)的,而由道相連,也可以叫做“魂”。地域有魂、文化有魂、民族有魂,人更要有魂!悟道就是在找魂,魂祖宗給了,能否合身看自己了。

老子100%是“無用”的,但他的“道”有著萬用,也可叫做“無用之用”!

這讓三眼想起電影《阿凡達》中所有潘多拉星人,都以靈魂樹為根而連結在一起,從而

“萬物一體”,那個“樹之靈根”與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人人都“有病”!

在看道德經的時候,其核心的“道經”部分字數極少,且虛無縹緲極度抽象,假設個人不知道老子這個人,更不清楚老子的“地位高”,在看過道德經後很可能覺得這是神經病。

道經開篇即講: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又要給出道的定義,但又講說不出來;後面更奇葩,“無”與“有”居然成為萬物的父母,

嚴重毀滅了科學與哲學的三觀!

也就是老子名氣大,如果路邊一位衣衫襤樓的人跟眾人這樣講話,都不用上升到科學與哲學這種維度,大家就直接罵他是神經病了。

而其實呢恰恰相反,眾人才是神經病!

這人自打生下來,其實所有人都是帶病(漏洞)的,我們的心念與腦子一動,就會生出假象

(業障),這就是病! 而自以為正確(我執)是基礎病症

。人活一輩子終極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為了治好病。佛與道都是大夫。

病根:失魂

治療:找魂

而有病的人正常反應是高喊著“我沒病”,就像喝多了才會一個勁說自己沒喝多…

只有痛苦出現之時,人們才會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得病了。

所以什麼人喜歡悟道?

都是思想痛苦之人! 也就是感受到自身思想肯定是得病了,為了解決病態痛苦,逼迫著他們去悟道。不要傷心,這才是人的高階天賦!這就是慧根,在以往文章中講過,這是慧根要破竅生長,過程當然痛苦萬分!

上天給每個人都裝上了漏洞,並由漏洞產生痛苦而逼迫人們去領悟上天,給你個病,但只能到我這治療

,這個買賣不是很淳樸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沒辦法,誰讓天最大呢!

所以一個人一旦認識到自己“有病”,恭喜你已經超越絕大多數人了,起碼相對來說很清醒,清醒就距離覺醒近了一步。

《周易系詞傳》中講: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眾人每天都活在上天這個不淳樸的遊戲裡,但他們卻不知道,只有君子(代稱)是極少數清醒的人。

先清醒才能逐步覺醒,而覺醒量級越高,越是頭清眼亮,看事物越是透明,這事得靠悟,所以叫覺悟。

悟什麼呢?

悟上天這個不淳樸的遊戲之規則,用老子的語境講就是“道”。

這個本源規則搞清楚了,那麼其他小規則就很容易看清楚了,因為後者都是前者派生出來的!

凡是能夠用語言文字具象化講出來的規則,都是“人定的”,因為這是在用人的有限思維去定義,而不淳樸遊戲的規則是“天定的”,所以叫天道,這是用語言邏輯無法描述出來的。

所以道德經就像是老子在咖啡館閒聊,圍繞“道”這個話題,東一句西一句隨意性很強,不像數學物理一樣有著縝密邏輯,而且連個專案課題都沒有。

因為老子知道,

天道是無法具象化邏輯表述得清的,它很簡單就在那裡,但人們有漏洞就看不清楚它,只要道德經落實成文字形式,它就已經變成“法”了,而不是道!

只是在用“法”去刺激人們感悟“道”。

所以道德經就是老子“向天問道”,絕非“我已得道”,只要能得到的,它就不是道 。

老子並沒有寫出具體什麼是道,但他做了幾件事:

1、他為世人開了一個最大課題“悟道”;

2、為人們悟道提供了一個思想運動方法。

回到開篇的話,

思想是什麼? 就是找尋事物形態的方法。也就是說,道德經主要價值在於,給了後世子孫如何去找尋道的方法。

但!道是求不到的,求到的“道”都不是道。而在這個一路追求的過程裡,推動著人們的智慧得以不斷昇華

,生出了百家文化,生出了中華文明!

認知,是接近真相的距離。

真相如同真理是無限遠的(沒有),但我們離真相更進一步,認知就更高一維。

所以道這個字是“人首”在車子上不斷前進。

所以,為何三眼講“如何學習”要遠遠比學到了什麼更重要? 因為學到了什麼都是“死”的,只有“如何學習”才是活的。

如何學習=悟道; 學到了什麼=法或術。當“如何學習”升高了維度,“學到了什麼”也會跟隨其變化。

這就像是一個班級的諸位同學,老師都是同一個,教授的內容也都一模一樣,但是成績結果差異很大,這源於每個人的“

如何學習

”不一樣,導致最後“學到了什麼”也不一樣。

人與人的差別,就在於找尋事物形態方法的不同。事物的形態都是假的(暫時有限正確),

只有方法才是真的,這才是人一生中恆久的財富。(重點,悟道的一個精髓!)

在觀察老子之門的過程中,會有一個思維貫穿始終:

“反思維”

老子:反也者,道之動!

這個反可不是僅僅是反向、反對、相反之意, 如果這樣理解那就成為“死邏輯了”。

三眼用現代詞彙把其翻譯成

“對映”

事物存在的本真並不是正或反,而是正與反的互相對映的過程,萬物因動(對映過程)而存在,

沒有完全靜態化的事物,世間只有“活物”,沒有“死物”。

也就是說,

老子的“反”不是個形容詞或名詞,而是個代表運動邏輯的詞彙

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有無之相生也”

有要依賴於無,無要依賴於有,他們倆的互相“對映”形成了萬物的運動本真,從而成為萬物的“父母”,萬物都是“對映”出來的。(感:重點!好好領悟)

而觀察事物,就是觀察其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這個“對映過程”,這才是事物本真。

這就好比觀察一個人的思想,要觀察其“

如何起心動念→念頭消失又心動→新的念頭又生成”這一迴圈往復的過程,人的念頭從無到有、有又還無

(還無可能是返璞歸真按原路返回,也可能打死了之前的念頭另起一個念頭)

這才是人思想的本真

這個過程就好像風箱、又像是蝴蝶煽動翅膀等等一樣,

一開一關,一合一張,這個“節奏”就是事物在運動,“節奏”才是事物本身。

處理人或事物=處理這一合一張的運動形態。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是謂微明。

這句裡的細處邏輯我們以後再聊,我們看其整體,講的就是:

要想擺弄事物,首先就要洞察事物;而事物的本質是運動,那就要透過一個“反”去

搞“對映”,“對映”一動,事物的運動本真即可顯現;

這就好比拿“冷”去試探“熱”,冷與熱的“對映”才是事物的本真。

而在洞察了這一過程之後,要找到擺弄事物的關鍵點:

微明。

這個微明其實並不是一個“點”,我們現代人從小接受西方思維都習慣了,邏輯很容易限死。

這個微明是一個“

連結處

”,其實這麼講也不是很恰當,但總比“點”字要生動。

如果把事物運動比喻成窗戶一開一關,那麼這個“

連結處

”就像是窗戶的“

合頁

”,古人對此有個比喻—幾(後來寫作機)。

只要掌控它(機點),即可掌控事物如何運動

這就如同現代人總說“我們要掌握好節奏啊”,這句話可追溯到幾千年前的道家,但其實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清楚“節奏”是個啥。

人們每天都講著道,但卻不知道其是個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老子的這個思想就這麼簡單幾句話,但“無用之用”卻非凡,比如用在縱橫家上就是:

捭闔之道

,這是縱橫術的命門。

《鬼谷子》第一篇就是“捭闔”,其中講: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

諸子百家皆師承老子,找尋事物的形態都根溯老子,縱橫家在“玩節奏”這件事情上,物件就是人心,人的起心動念皆有“合頁”,皆有“機點”,皆有“節奏。

以“一開一合”這個事物

最本源形態

去觀察人心,只要摸清楚了(達人心之理),就能找到人心變化的機點(朕),就能控制這個人的一開一關(言行、其門戶)。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眇,就是遠、高的意思,是一種方向指代。也可以講是事物的細小的本真。

(與上文所講“微明”聯絡)

以觀其妙(眇),就是能夠觀察到事物的細小的、被深深隱藏的那個本真。

而事物的本真是無止境的(極限遠), 拼的就是誰看的更深、更遠。

思想者們就像在做眯縫雙眼不斷觀察狀。

對原文“恆無慾”與“觀其所噭”的爭議就太大了,市面上的解釋繁多雜亂,有哲學解讀的,有物理學解讀的,還有用宗教解讀的,都太複雜了,幾千年來在這句話上分歧爭議非常大,大家都溝通不了。

解鈴還須繫鈴人,解答就在老子的其他語言之中。

由三眼以上5000多字的鋪墊:

一開一關,一合一張,這個“節奏”就是事物在運動,“節奏”才是事物本身。

恆無慾,就是不要“一開一合!

也就是人在思考問題時,是要讓自己變成“死物”,這樣才能把事物“看活了”。

所以道講“無我”,佛講“逃離我執”;道講“無”,佛講“空”;都是一個意思,

都是要進入“不動”的境界,想獲取至極的思想力是要歸於至虛、至靜的。

事物都是由死向生,從不動到動。

悟道,就是歸根。

找尋事物的本源形態要求人的思想運動要不斷“退化”,退化到最本源形態。

老子的這種思維在觀察社會發展也體現“退化”,就是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

而眾生因為有著天生的“漏洞”,只要心腦一動,就是在不停“演化”

,導致人們想的越多卻越笨,

人的假象(業障)都是自我製造出來的!

而小A製造個假象,小B製造個假象,如果製造方法一樣,就會很有共鳴,他們倆的假象形成共振一這就是“

噭”

噭,就是動物(萬物)所發出的聲音。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無慾、不動、歸根、至虛等,往搞“退化”這邊走,才能逐漸找尋到事物本真形態。

這靠心帶方向;

而有欲,就是心腦邏輯不停運轉,往搞“演化”這邊走,就會形成各種“假象共振”,你發出個聲音,他發出個聲音,形成“音聲相合”,時間久了大家都困死在假象之中:

這靠腦子運轉。

這個共振,這種互相的叫喊,形成了文明。文明就是用假象去不斷下定義,還欲想由此得到真相。生物的天性本能就是偽裝,人亦如此,人所構成的文明與社會亦是如此。

所以三眼講

文字、道德、規矩等等皆為假象,因為它們都是人定的,只能在其某種領域裡共振才能方顯作用。

比如三眼過去寫文章,是在盡力幫大家搞“退化”,比如講政治決定經濟,而政治與宗教的結構都是源自人本性使然,而人本性再去摳根就能摳到陰陽之動,這才能從假的不斷向真的走。

認知,就是接近真相的距離。

人研究問題,越是搞“退化”,越是能接近本源形態。往內層的本源得到了,就可以和外層的所有人搞共振,大家一起“

”,因為共振的“底層程式碼”都通曉了,怎麼“編軟體”還不可以呢?

再比如三眼經常講做人(做自己)就要思想冰冷、無是非,因為情緒的本質就是做選擇,選擇共振上了大家都很開心,共振不上就像架子鼓配上喇嘛唸經。只會玩共振那麼人就都活在假象之中。

要想共振玩得好,先要學會“不共振”,

做事就是“一開一合”,想要做事做得好,首先要學會“不動”。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地萬物一開一合,都有各自的節奏,迴圈往復,機點反覆出現,在這個過程裡,有著

眾妙之門。

做人做事就是要“不動-動-不動-動”這樣迴圈往復的過程。古人講“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異曲同工。

所以,人每天都要拿出一點時間,靜下來不去動(腦),而是讓心自然而然地帶著腦子。

人的“不動”越多,再去“動”起來力量更大!悟的越深,飛得越高。

人們的痛苦源於用腦過多,心在那裡都荒廢掉了,不僅荒廢面且充滿假象。

正如佛講人人都是佛,道就在每個人身上,那扇門只有自己才能開啟。

好了,以上的解讀呢,看似很有邏輯,甚至有的讀者留言說三眼解析道德經不是道德經,而是三眼自己,比道德經好玩,而且比道德經邏輯要強得多。

但其實這都是幻象,三眼能窺探到道德經一成功力都不錯了,邏輯越強,就說明越是著相了,那是大家在一起“

”!如果拿著西方哲學思維去看道德經,那想必越繞越複雜,拿著數學去看道德經,想必能套的公式角度繁多,但這都是捨本逐末的假象。

因為如果動(邏輯)了,那就都是人定的法(規則與定義)

悟道要由法至道,法是一扇扇大門,所以叫“法門”!

世間法門皆是要刺激人們由心去悟,且要化繁為簡,

樸素又平淡的才是好東西

以往經常講,

人的智慧來源於心動,而不是腦子運轉

人的心腦配合運轉,心是搞方向,而後腦子針對方向開始做加工。

邏輯是用腦子加工出來的,在那裡畫圈; 而智慧是用心向虛空要來的。

人思索1萬個邏輯,都不如1秒鐘心開了竅。

世間永珍只要落實到文字,皆為法術(人腦邏輯,人定規則),人有存在感都因自身邏輯,所以萬分留戀與看重自身的邏輯。

而悟道的奧妙之處,就在於能夠逃出自己,不斷地逃!不斷地逃!

這就是眾妙之門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