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女兒寫父母之間的故事,父親寫妻女之間的故事,母親寫父女之間的故事,三個部分凝合成一個完整的三口之家。

這是楊絳先生準備寫《我們仨》時最美好的設想。

自1935年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他們一起組建家庭,共同撫養獨女錢瑗,攜手度過了60多年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

“我們仨”在一起簡單又平凡,但格外幸福。

可1994年到1995年,隨著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相繼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楊絳先生最初的期望也就落空了。

1997年,女兒錢瑗走了。第二年,丈夫錢鍾書走了。晚年喪夫又喪女,楊絳先生的家沒有了。

2002年,她最終還是一個人完成了《我們仨》,回憶著這些曾經的歲月,好像他們還在自己身邊。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我們都老了

楊絳原名楊季康,1911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三歲時全家搬去了蘇州。

受父親楊蔭杭這個文學家的影響,楊絳自小就愛讀書,很有才氣,懂事起就立志要上清華大學。

父親看楊絳平日裡總是捧著一本書讀,便逗她:“阿季,如果讓你一星期不讀書你會怎麼樣?”

小小年紀的楊絳一本正經地說道:“那就活不成了。”楊蔭杭聽後哈哈大笑,知道自己女兒唸書的好苗子。

1928年,17歲的楊絳高中畢業後,順從心意報考了清華大學外文系,但很不湊巧,那年清華沒有在南方招收女生的名額。

楊絳無奈上了蘇州的東吳大學,初入校園,楊絳氣質溫婉又是才女,自是有不少同學追她,但楊絳那時可沒談情說愛的心思。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她心心念唸的還是自己錯過的清華大學。

此時,19歲的錢鍾書在1929年以數學15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外文系,低到離譜的成績讓他初入校園便名聲大噪。

後來大家才知道錢鍾書雖然數學不好,但國文和英語水平極高,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愛才就把他破格錄取了。

楊絳有個清華夢,錢鍾書就在清華上學,這大概就是倆人的緣分。

1932年,楊絳所在的東吳大學停課,她跑到清華大學借讀,因緣際會結識了已經大三的錢鍾書,二人志趣相投,逐漸擦出了火花。

錢鍾書經常在空閒時間指點楊絳,鼓勵她上清華大學外文系的研究生,次年,楊絳果真來到了清華大學研究院。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他們的戀愛也被家裡知曉,好在楊絳和錢鍾書家裡都是書香門第,在一起正是門當戶對,珠聯璧合,雙方父母都很滿意。

很快,楊絳就和錢鍾書訂了婚,1935年,他們在蘇州舉辦了結婚儀式,從此形影不離,再沒分開過。

錢鍾書後來獲得了去英國和法國遊學的獎學金,楊絳為了照顧他,就陪著他一起出國。

因為錢鍾書是家裡的長子嫡孫,打小被寵著長大,所以他的學問雖然很高,但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

生活白痴

”。

楊絳清楚地在《我們仨》中記錄了錢鍾書在國外的糗事。

剛到英國牛津,錢鍾書下公交車的時候就磕斷了自己的牙,自己一個人在家時,他還總是會苦著臉告訴楊絳:

“我打碎了墨水,桌布髒了。”“我摔壞了家裡的檯燈”……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錢鍾書自嘲自己是拙手笨腳,但楊絳從來不因為這些事和他生氣,每次都是安慰錢鍾書:“

不要緊。

楊絳不會刻意要求錢鍾書去學一些東西,改變他的生活方式,她樂得為錢鍾書收拾這些“爛攤子”。

而錢鍾書雖然“笨手笨腳”,卻還是早起摸索著給楊絳準備早餐,並端到她的床前。

楊絳一句“這是我吃過最香的早飯”,讓錢鍾書這早飯一做就是一輩子。

“我在見到她之前,從未想過娶別人,我娶了她之後,從未後悔過。”這句話也是錢鍾書點頭認下的。

回國後,楊絳和錢鍾書一起在大學教書,後來因為文革,倆人又一起經過了最艱難的時刻。

重新回到北京時,他們都過了60歲,仍舊在繼續各自的文學創作,就這樣互相攙扶著走過了大半輩子。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1994年,84歲的錢鍾書生病進了醫院,在這一刻,楊絳好似才晃過神:

原來一輩子也不是很長,他們都老了啊。

其實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實在談不上轟轟烈烈,他們的生活也不是都充滿著浪漫的情話。

就像楊絳自己說過的:

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

,可就是他們這樣細水長流的愛情往往會更長久。

而女兒錢瑗就是他們愛情的見證。

我們仨

楊絳是在英國遊學的那段時間懷孕的,錢鍾書當時高興極了,他總是對著妻子唸叨著:“我不要兒子,就要一個女兒,像你的女兒。”

聽著錢鍾書的話,楊絳自然是高興的,她內心又盼望著孩子可以像丈夫一些,後來也確實如她所願了。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1937年5月19日,在夫妻倆的期盼下,女兒錢瑗降生在了英國牛津,楊絳和錢鍾書習慣叫她圓圓、阿圓。

對於這個小生命,錢鍾書是愛不釋手,抱著看來看去,嘴裡還不停地說著:“這是我的女兒,我的女兒。”

楊絳說女兒圓圓是一個斯文的小孩,不像自己小時候那般頑皮,大概是比較像爸爸。

外公家的小孩們爬樹時,錢瑗就靜靜地在樹下看著,親戚們很喜歡乖巧的錢瑗,大家都親暱地叫她“圓圓頭”。

爺爺錢基博同樣喜歡這個“小有學問”的孫女,直呼她就是錢家讀書的種子,把錢瑗放在了心尖尖上。

楊絳更不用說了,外出時,她不是把錢瑗抱著,就是拉著她的小手,坐電車時也要讓女兒坐在自己腿上。

所幸錢瑗並沒有被寵壞,反而自小就十分懂事。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楊絳說她腸胃不好,有一些東西不能吃,別人吃的時候,錢瑗也不吵不鬧,就乖乖的一個人玩。

但儘管家裡對錢瑗精心照顧著,她還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錢瑗就被診斷出得了骨結核,治療休養許久才見好。

楊絳當時在清華教書,不放心大病剛愈的女兒在校上課,就把她帶在身邊,和錢鍾書手把手地教她課業。

在父母的薰陶下,錢瑗還是以代數滿分的成績考上了貝滿女中,之後又順利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

和父母愛情的起始一樣,錢瑗也是在大學校園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王德一。

王德一是學校歷史系的優等生,錢瑗雖然在外語系,但和他同是美工隊的隊員,平日裡接觸的機會自然就多。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當時是王德一首先向錢瑗表達了愛慕之情,但她並沒有答應,錢瑗曾向楊絳表達過自己對婚姻的看法:“我不結婚,我就跟著爸爸媽媽。”

楊絳自然是尊重女兒的,所以錢瑗到30歲還沒有談戀愛,她也不催促。

後來楊絳和錢鍾書遭遇了一些事情,她看著女兒孤單一人,才開口勸她找一個伴兒。

而王德一就被錢瑗帶回了家,雙發家庭隨後碰了面就正式確定了關係,1967年底,錢瑗和王德一結婚了。

但這段婚姻僅僅持續了兩年多,王德一就因為一些原因上吊自殺了,錢瑗搬回孃家和父母住在一起。

幾年後,錢瑗和同是二婚的楊偉成組建了一個家庭,但不同於一生沒有生育的錢瑗,當時楊偉成已經有兒有女。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對於繼子繼女,錢瑗不是個惡毒的“後媽”,她只是像朋友一樣和“子女”相處,並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所以在生病前,錢瑗倒也度過了一段幸福的家庭生活。

錢瑗作為錢鍾書和楊絳唯一的女兒,她這一生沒有子女,晚年又病魔纏身,但她得到了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錢鍾書這個文學大家在女兒面前沒有任何身段,陪著她肆意玩鬧,願意成為女兒“幼稚”的朋友。

楊絳記得女兒小時候的每一件事情,就像在《我們仨》中,她寫女兒最先說的話是“外外”,女兒回國途中變瘦了,女兒會因書中的故事流淚……

其實楊絳在書中並沒有怎麼提到女兒的家庭,她僅僅是在思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兒,回憶他們仨在一起的日子。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可以肯定地說,錢瑗和錢鍾書都是楊絳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所以當她和錢鍾書一起離開時,楊絳不知是忍著何種悲痛,回憶著曾經幸福的一幕幕,寫下了這本溫情又帶著淡淡哀傷的《我們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1994年,錢鍾書住進了醫院,就再也沒有出來過,楊絳在書中將“關押”著丈夫的醫院比喻成了一隻船,一隻會在水中飄走的船。

她和女兒會從家裡出發,登上船去看生病的錢鍾書,因為錢瑗還在學校教書,每次都會早一會離開。

看著女兒來回奔波,楊絳開口勸她:“你早該退休的,就說爸爸老了,媽媽也糊塗了。”

錢瑗沒法,她愛教書,心裡還裝著自己的學生,只能安慰母親週末就來看爸爸。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楊絳眼看著錢鍾書吃不下去飯,看著他的假牙脫落,看著他手上滿是吊針的痕跡,看著他越來越愛睡覺……她無能為力,束手無策。

她滿心都是恐慌,害怕今天可以上船看看錢鍾書,明天或許就找不到這隻載著丈夫的船了,害怕他們此生不復相見。

然而第二年,楊絳又知道了一個壞訊息,女兒錢瑗也病了。

錢瑗被檢查出得了脊椎癌,但她只給楊絳說自己得的是骨結核。

楊絳知道女兒小時候得過這個病,所以錢瑗告訴她只要休養一段時間就能好的時候,她也沒有懷疑。

楊絳把這事告訴錢鍾書後,夫妻倆還在說這是壞事也是好事,錢瑗可以好好休息一陣了,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在自我安慰。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癌症的治療過程自然是苦的,錢瑗的頭髮開始大把大把得掉,身上插滿了管子,但她不敢和媽媽說,更不敢讓在病床上的爸爸知道。

錢瑗的癌症到了後期,楊絳才知道真相,她沒有告訴錢鍾書寶貝女兒病危的訊息。

1997年,錢瑗是睡著走的。

楊絳看著空蕩蕩的病床,感覺自己的心都結成硬塊了,不知道它為什麼還能跳動。

錢鍾書那時大概也意識到了什麼,總是問楊絳:“阿圓呢?”

楊絳把錢瑗生病、治療、離世的事情都告訴了他,最後還安慰般地說道:“阿圓生下來,我們就對她牽腸掛肚的,現在倒不用了。”

錢鍾書點點頭沒有開口,就是不知道心中是何種滋味,此時,只有兩個冰冷的手握在一起。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錢瑗死後的第二年,錢鍾書也跟著去了。

一個噩耗接著一個噩耗,楊絳覺得自己就在空中打轉,整個人都是眩暈的。

錢鍾書和錢瑗都是她的至親之人,他們一起度過了無數個一日三餐四季,最後卻只剩下了她一個孤零零的老人。

從此,家不是家,只是客棧。

而楊絳雖然傷心,但還是認為她這一輩子過得很充實,很幸福,她有愛她的丈夫,有懂事的女兒,他們仨在一起的日子總是快樂的。

結語

楊絳先生給《我們仨》起了三個小標題:“我們都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僅僅是透過這簡短的文字,很明顯可以看出楊絳先生內心的哀傷。

《我們仨》其實更像是楊絳寫給自己的慰藉,她只是想借著這本書再看看丈夫,看看女兒。

楊絳《我們仨》:生活越簡單,越平凡,就越幸福

整本書沒有任何華麗的詞語,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她像是一個“嘮叨”的妻子,講述了一個簡單又平凡的三口之家。

有的人讀起來可能覺得索然無味,甚至有些寡淡,但還有更多人被這本書戳中了內心,被他們的愛情、親情所觸動而感同身受。

楊絳在書中句句不提愛,但卻能讓人感受到文字中快要溢位來的愛。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我們仨”,我們的生活可能過得普通又平凡,但只要是“我們仨”在一起,平平淡淡的日子也很幸福,

參考文獻:

[1]楊絳:《我們仨》。

[2]黎虎。《我們仨》裡的錢瑗伉儷事略補正【J】。博覽群書,2004(02):59-61。

[3]金鳳。錢鍾書和楊絳的清華之戀[J]。青年探索,2002,(01):57-58。

[4]楊絳:錢鍾書心中“最賢的妻 最才的女”【J】。工會博覽(下旬版),2016(06):21-24。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