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漢書.地理志》圖解(十二):潁川郡

《漢書。地理志》原文:

潁川郡

秦置。高帝五年為韓國,六年復故。莽曰左隊。陽翟有工官。屬豫州。

戶四十三萬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萬九百七十三。

縣二十:

陽翟

夏禹國。週末,韓景侯自新鄭徙此。戶四萬一千六百五十,口十萬九千。莽曰潁川。

昆陽

潁陽

定陵

有東不羹。莽曰定城。

長社

新汲

襄城

有西不羹。莽曰相城。

舞陽

潁陰

崇高

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為中嶽。有太室、少室山廟。古文以崇高為外方山也。

故國,姜姓,四嶽後,太叔所封,二十四世為楚所滅。

傿陵

戶四萬九千一百一,口二十六萬一千四百一十八。莽曰左亭。

臨潁

莽曰監潁。

父城

應鄉,故國,周武王弟所封。

成安

侯國也。

周承休

侯國,元帝置,元始二年更名鄭公。莽曰嘉美。

陽城

陽城山,洧水所出,東南至長平入潁,過郡三,行五百里。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行千五百里,荊州浸。有鐵官。

綸氏

《漢書.地理志》圖解(十二):潁川郡

汪遠孫撰《漢書地理志校本》(影印版):“潁川郡”

講解及圖示:

潁川郡,

以潁水得名,轄境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

長葛

市等地,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潁川郡在戰國時是韓國的領土。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滅韓,將其地設為潁川郡。漢初,曾封韓王信於此,重建韓國,但一年後即恢復為潁川郡。

漢武帝后屬豫州刺史部。新莽時期曾將潁川郡列為六隊郡之一,稱“左隊”。東漢沿置潁川郡,轄區與西漢大體相仿。

三國時,曹操遷漢獻帝到潁川郡內的許縣,將之作為

東漢名義上的首都,也稱許都。曹丕代漢後,改許為許昌,為曹魏五都之一,並作為潁川郡的郡治,而原治所陽翟及西北部地區被劃歸河南尹(治所在曹魏都城雒陽)。西晉時,潁川郡西南部被分置為襄城郡。北朝東魏時又分置出許昌郡。東魏天平元年(534年),加置穎州,北周改為鄭州,後又改為許州,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至此,秦漢潁川郡之地被拆分為數郡,又以許州之名重新歸攏到一起。隋唐時期曾將許州改為潁川郡,後又改回許州。

另外,南北朝時,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都曾

僑置過潁川郡,屬南豫州。其地理位置是在今天安徽省和縣、含山縣境內。這種僑郡是為了安置北方避難移民而建立的。

《漢書.地理志》圖解(十二):潁川郡

西漢豫州刺史部的地域範圍

《漢書.地理志》圖解(十二):潁川郡

潁川郡在豫州刺史部四郡國中的相對位置

西漢末的潁川郡下轄20個縣:

1.陽翟

縣。

上古為大禹封地。

《水經注》載:“河南陽翟縣有夏亭城,夏禹始封於此,為夏國“。禹的兒子啟創立夏朝,即位夏邑,大饗諸侯於鈞臺;少康中興,歸於夏邑;都在此地。商代為厲國。西周為歷邑。春秋時為鄭國之別都櫟邑。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稱狄人)入據櫟地,因其地在嵩山之陽,改稱陽翟(音狄)。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年),韓景侯虔將韓國國都自平陽遷至陽翟。韓哀侯二年(前375年),韓滅鄭,遂遷都鄭(今新鄭市)。五年之後,在周烈王六年(前370年),韓懿侯將國都又遷回陽翟。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滅韓,以其地置潁川郡,陽翟由國都變成郡治,並一直保持到三國曹魏時期。陽翟縣的

治所即今河南省禹州市。

2.昆陽縣。

秦置縣。以境內之昆水得名。

治所即今河南省葉縣。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此地爆發過著名的昆陽之戰,更始政權劉秀等將領率軍殲滅了王莽軍主力。

3.潁陽縣。

秦置縣。因在潁水之陽得名。《史記·高祖本紀》:“南攻潁陽,屠之”,即此。治所在今河南省許昌市西南。西晉廢。

4.定陵縣。

西漢置。治所即今河南省舞陽縣北五十里後古城。北魏改為北舞陽縣。縣有東不羹城,是戰國時楚國所築的戰略要塞。

5.長社縣。

上古為葛天氏族群居地。春秋時為鄭國之長葛邑,

亦稱“繻葛”

宋人伐鄭圍長葛,引發“長葛之戰” ;其後周鄭交惡,大戰於長葛,史稱“繻葛之戰”。戰國時屬韓,後歸魏,改名長社。據縣誌載:戰國時“其社中樹暴長,更名長社”。秦置長社縣。治所在今河南省長葛縣東北。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時爆發過“長社之戰”,南北朝時東魏、西魏之間又有一次“長社之戰”。

6.新汲縣。

西漢神爵三年 (前59) 置。因河內郡已有一個汲縣,故稱“新汲”。治所在今河南省扶溝縣西南二十里汲下村。

7.襄城縣。

春秋時為鄭國之氾邑。周襄王

鄭因

避弟叔帶之亂,投奔鄭國,曾居於氾。公元前504年,楚靈王在氾之西北隅築城,

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

秦置襄城縣。治所即今河南省襄城縣。縣有羹亭,即楚國戰略要塞“西不羹”城,與定陵縣之“東不羹”城隔沙河相峙互應。

8.郾

yǎn

縣。

夏代為

郾子國,是皋陶之後。商代稱“奄”(即郾),曾是商之都城。西周時周公東伐淮夷,滅奄,封立胡國。春秋時屬鄭。戰國時為楚、魏爭奪的前線。秦置郾縣。

治所在今河南省郾城縣西南五里古城。東晉廢。

9.郟

jiá

縣。

春秋為郟邑,先屬鄭,後屬楚。戰國屬韓。《左傳》昭公元年(前541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犫、櫟、郟”;昭公十九年“令尹子瑕城郟”,皆即此地。秦置郟縣。治所即今河南省郟縣。

10.舞陽縣。

戰國時為魏之舞陽邑。因在

水(今三里河)北岸而得名。秦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舞陽縣西北。

11.潁陰縣。

秦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許昌市。

西漢初曾是

潁陰侯灌嬰封地。

12.崇高縣。

西漢武帝置。(

“崇”之古字作“崈”、亦作“嵩”。)

治所即今河南省登封市。東漢併入陽城縣。

13.許縣。

上古唐堯時為許由族裔所居,故稱“許”地。商代,

昆吾族遷居於此。周武王滅紂後,封太嶽後裔文叔(即太叔)於許,稱許國。

秦置許縣。治所在今河南省許昌市東三十六里古城。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獻帝由洛陽徙都於此。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改為許昌縣。

14.傿

yān

陵縣。

西周時為

鄢國。春秋時鄭國滅鄢,廢鄢國為鄢邑,又稱鄢陵。鄭伯克段於鄢、

晉楚鄢陵之戰,都發生於此地。戰國時地曾屬韓、魏。

西漢始置鄢陵縣,

治所在今河南省鄢陵縣西北十八里古城村。

15.臨潁縣。

西周時有城潁邑、大陵邑。春秋時屬許國。戰國屬魏。

西漢置縣,因濱臨潁水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省臨潁縣北十四里固廂鄉。

16.父城縣。

西周時為應國。春秋時為楚之城父邑。

《左傳

·

昭公十九年》:“楚太子建居於城父”,即此地。

西漢置縣,為避免與

沛郡的城父縣重名,而更名為父城縣。

治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三十六里李莊鄉古城村。《後漢書·光武帝紀》:“光武自父城馳詣宛謝”,亦此地。西晉屬襄城郡。東晉廢。

17.成安國。

西漢置,為侯國。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南。東漢建武二年(26)廢。(西漢時陳留郡另有一個成安縣。)

18.周承休國。

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按照“

興滅國繼絕世

”的思想,

在元鼎四年(前113年)封周朝之後姬嘉為周子南君,有封地三十里。漢元帝

初元五年(前44年)

改封號為周承休侯,其後又改為周承休公、鄭公。封國

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東。

東漢光武帝

建武二年(26年)

改封為衛公,封地改在東郡觀縣,

周承休國之地改為縣,建武十三年 (37年)被廢除。

19.陽城縣。

春秋時為鄭國之陽城邑。秦置縣。《史記·淮陰侯列傳》:漢高祖二年(前205年),使“韓信急擊韓王昌於陽城”,即此地。治所在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二十四里告成鎮。

20.綸

[lún]

氏縣。

春秋時為綸氏邑。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登封縣西五十四里潁陽鎮。東漢建初四年(79年)改為輪氏縣。《後漢書·李膺傳》:“以公事免官,還居綸氏”;《後漢書·陳寔傳》:“

郡中士大夫送至輪氏傳舍

”;皆即此地。西晉廢。

根據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統計,潁川郡轄區共有人口2210973人。其中,作為郡治的陽翟縣有109000人,約佔5%;

傿陵縣有261418人,約佔12%。

西漢潁川郡各縣的地理方位如下圖所示:

《漢書.地理志》圖解(十二):潁川郡

西漢潁川郡屬縣地理方點陣圖

結合周邊地形來看,潁川郡的地緣結構如下圖所示:

《漢書.地理志》圖解(十二):潁川郡

西漢潁川郡屬縣地緣結構圖

由圖可知,潁川郡由嵩山、外方山脈谷地及其東側的平原邊緣地帶組成。該郡西北鄰接河南郡,是洛陽盆地的重要屏障。西南鄰接南陽郡,是溝通荊州、豫州與司隸地區的重要樞紐。東北鄰接陳留郡,可通往兗州、冀州、青州。東面鄰接淮陽國,可通往徐州;東南鄰接汝南郡,可通往揚州。

潁川郡

水系發達、土地肥沃,有良好的農業耕作條件,因此

自設立後一直是除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富庶的地區。該郡

歷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眾多姓氏的發祥地,

在歷史上人才輩出,

數不勝數。

受戰國時韓國的影響,精於

製造優良兵器機械,

擁有

工官、鐵官等國家設施。

東漢時,由於緊鄰京師洛陽,潁川郡還具有重要的政治影響力。因此,秦漢時代的潁川郡一直是一個地位突出的大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