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苗族的趕秋節文化——趕秋與精神文明的關係

原創作者:

石壽貴

趕秋節是苗族典型的民族文化展示視窗之一,這種文化包括了苗族由於基因和根本、歷史與環境、個性與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及思維意識領域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祭秋是人們感恩於天,感恩於地,感恩於五穀神祖,感恩於黨的英明領導,感恩於政府的惠農政策,給苗家人民帶來了幸福生活的一種形式。所以說趕秋節又是感恩節,感天地恩、感日月恩、感陰陽造化恩、感陽光雨露恩、感風調雨順恩、感黨政扶持恩、感國泰民安恩、感太平盛世恩、感幸福生活恩。

感恩是人性的基本底線,是人格的基本要求,是人類社會起碼的道德底線,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因素,感恩是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做人的起碼品德。

感恩於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一個民族;感恩於我們的先賢,給我們樹立了優良的典範;感恩於我們的父母,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身家;感恩於農民,給我們生產了糧食;感恩於工人,給我們製造了產品;感恩于軍人,給我們帶來安定與和平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親人,對我們都留下了深厚的親情、友情、國情、族情、愛情、恩情和鄉情,這種恩情像風浪中的港灣,似黑夜中的北斗,如沙漠中的綠洲,天上的太陽,冰雪中的碳火,飢渴中的清泉與食物,無時無處都在滋養著我們的身心,維護著我們的生命。

透過巴代儀式祭祀有恩於我們的先人,一來是寄託一種心內的感恩與懷念,二來是給予內心的一種安撫與給力。感恩懷念在自己的腦海裡,安撫與給力在自己的心田裡,其結果都是我們活人自己在享受,故有活人祭祀活人的說法。這種感恩的方式不僅能烙印先人的形象與品德,又能使自己樹立起戰勝艱險,克服困難,排除災禍的決心和意志,成為強大的精神支柱。

趕秋節,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一度的節日,給苗族這一自古以來的農耕民族所帶來的是雙重的收穫,這在過去那生產方式落後、糧食短缺,忍饑受餓的時代來說,立秋之後糧食通新了,肚子可以填飽了,結束了俗話所說的“五荒六月青黃不接”的窘迫生活,結束了忍饑受餓的日子,這對於“民以食為天”的人類來說,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物質生活享受。透過趕秋節的各項民俗文化娛樂活動,使我們在精神上得到了充實,得到了富足,使人們在此前由於糧食缺乏在思想上所帶來擔憂,在精神所帶來的壓力得到了解放,透過趕秋節的各種誤樂活動,在文化生活上得到了享受。這是物質生活與文化生活的雙重大餐,雙重享受,使得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這就是苗族趕秋節的文化內涵和實際作用。

苗族的趕秋節文化——趕秋與精神文明的關係

蕩八人秋的姑娘們(周建華 攝)

作者:

石壽貴,男,苗族,(1951—2022),花垣縣董馬庫鄉大洞衝村人。

本家祖傳苗師“巴代雄”第32代掌壇師

客師“巴代扎”第11代掌壇師

民間正一道第18代掌壇

湘西文化研究會首屆理事

巴代文化學會會長

州曲藝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俗學會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蚩尤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詩詞楹聯學會會員

湖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花垣縣第七、八屆政協委員

首屆感動花垣十大人物

吉首大學客座教授

中國和合文化研究中心苗族巴代文化研究主任

長期從事巴代文化、道壇喪葬文化、民間習俗禮儀文化等苗族文化的挖掘、整編、譯註及傳承工作,頗有建樹。傳授弟子200餘人。出版《苗族道場科儀彙編》、《苗師通書詮釋》、《湘西苗族古老歌話》、《湘西苗族巴代古歌》等著作 4 本,累計700 餘萬字。表演巴代苗語電視節目30餘期。2009年至2011年,《團結報》曾13次、《湖南日報》曾9次對其進行報道,《廣州日報》《中國民族》也對其事蹟進行過專題報道。

他曾獲過國家級曲藝展演三等獎、州縣文學創作文化貢獻獎、研究會先進個人獎、省級優秀論文獎、政協先進個人獎、先進傳承人獎等獎項15次。其巴代文化研究基地已建立起巴代文化的三大儀式、兩大體系、八大板塊、三十七種類苗族文化資料庫,成為全國乃至海內外唯一的一家苗族巴代文化的單位。

石壽貴編著反映苗族文化主流的《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是他歷時多年追尋苗族巴代文化,投入30多萬元,挖掘、譯註、主筆編撰。《苗族巴代文化系列叢書》入列2018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專案,2019年由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全套叢書共26冊,字數達800多萬,收圖達1400多幅,可謂是一套“鴻篇鉅著”。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湘西苗族的歷史淵源、天文地理、人文自然、倫理道德、飲食服飾、醫藥衛生、生產生活、發明創造、人際交往、文學藝術、音樂曲譜、生育繁衍、習俗禮儀等方面。

民間信俗(苗族“巴代”)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石壽貴的事蹟和他在苗族文化的奉獻在各種書刊、央視各頻道、海內外各電視臺皆有過多次報道。

(全文完)

版權資訊:出於傳遞更多資訊目的,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重在分享,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如需聯絡我們或需轉載原創授權文章,請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郵箱地址:fmxx0743@foxmail。com

編輯/李艾家 周登友 黃沙沙

稽核/尚欣 王向遠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