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兩天前,熱搜上爆了一段影片。

安徽阜陽的一個男孩小宇,中考成績不理想,沒考上當地的重點高中。

媽媽看到成績崩潰了,惱羞成怒地把兒子從小到大貼了滿牆的獎狀全部撕了下來,並哭吼著責怪:

“讀不好書,乾脆早點出門打工!”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極目新聞

去採訪,小宇說,這是他初二以來考過的最好成績,未來他會更努力,不會生媽媽撕下獎狀的氣。

可小宇媽媽恨鐵不成鋼:

“滿牆的獎狀也沒能換取一個好高中,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

隨後一句話更令人窒息:

“他高中要再把這面牆貼滿!”

從什麼時候開始,“唯分數論”壓垮了一切,成績成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只要沒達到要求,就是一無是處的罪人?

又從什麼時候開始,教育孩子逐漸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只能優秀,不能平凡”傾斜?

不再開口的小宇,讓我想起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01

那是去年8月份的事。

朋友給我發來一條連結,裡面是網傳的幾張聊天記錄截圖,以及一封遺書。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說的是上海南匯某中學即將升初二的女孩,品學兼優,卻跳樓了。

那遺書滿滿三頁紙,字字催淚,開頭第一句便是決絕:

“人生一趟,遇見你們我很榮幸,若有來世,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什麼樣的經歷,才能逼得一個孩子寫下如此沉重的遺言?

她緩緩敘述著自己被父母嫌棄的一生:

“你們愛的不是我,是衝進班級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級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

我是帶給你們榮譽的人,嚴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在人前彬彬有禮,在人後我承受了你們口中最骯髒的辱罵;

這年頭就是這麼怪,坐在沙發上躺在床上的人,永遠有資格指著鼻子罵一個正在讀書或者寫功課的人;

中國人愛說小孩瘋掉是學習壓力太大,可明明是家長把成績看得太重;

毀掉一個人很簡單,只需要毀了她的童年……”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她挺過了小學,扛下了繁重的初一,面對即將到來的魔鬼般的初二初三,她恐懼自己的成績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更害怕考試失利後抽在臉上、身上的巴掌。

“我太懦弱了,不敢面對下一次語文六十多分,數學七十多分和英語八十幾分。”

她掙扎過,絕望過,最終釋然了,選擇一死了之。

“你們把我想得太堅強了,反省這件事就留給歲月好了。”

她那麼懂事,在和世界告別之前,還認真囑託爸媽替她歸還從學校借閱的書本,把自己的零花錢留給小朋友買棒棒糖,把奶奶接過來同住,體貼父母少加班少熬夜。

甚至還特別交代:

“我不會賴在家裡把房子變成凶宅的,放心。”

“榻榻米我用鞋踩過,記得用抹布擦乾淨。”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這樣一個溫暖善良的女孩,被排名追趕,被分數綁架,考砸了回家就是世界末日。

可把她逼上絕路的,真的是卷面上的成績嗎?

不是,是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犯錯”的執念,是“你不優秀就不配被愛”的暗示,一步步讓她跌落到自毀的黑洞。

小宇是幸運的她,她是不幸的小宇。

02

因為太扎心,有人曾質疑這封遺書的真實性,但在小宇事件的話題詞下,像這樣走上絕路的孩子不止一個。

某網友說,他身邊就有一個小孩,中考沒考好,家長打罵到半夜,然後跳了。

“救護車來了以後家長哭得很大聲,但有什麼用呢?孩子救不回來了,每個人都是輸家。”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有人說,自己對小宇感同身受。

小學考了85分的數學試卷被媽媽撕掉,作業她檢查時覺得做得不好也一把撕掉,然後拿衣架、柳條、晾衣杆……拳腳相向。

初二有一次沒考好,掉到了班級15名,爸媽讓她跪了一下午,把房間裡所有和學習無關的東西都翻出來,一樣一樣讓她解釋。

中考父母鬧離婚,天天互罵不堪入耳的話。

平時考年級前五十的她只考了678分,雖然分低,但依然考進了最好的學校,可那一整個暑假她如同跌進地獄。

因為爸媽覺得平時成績不如她的小孩考得分都比她高,說出去丟臉。

她的人生不被允許出現任何差錯,一旦出現,就是不堪忍受的辱罵、譏諷和毆打。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還有曾經福建建寧縣高考狀元,考入名校卻流浪十年的新聞。

父母在公園尋到衣衫襤褸的兒子時,相顧無言,淚流滿面。

誰能想到,當年全家引以為豪的高材生,是因為掛科而連家都不敢回呢?

村書記說孩子有心結,什麼心結?

又是那一句“他是全家的驕傲”,又是相似的“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一走十年,僅僅是無法面對父母的失望。

看著那麼多鮮活有趣的人生,在“成功”這個僵硬死板的要求裡,逐漸變得畸形扭曲,實在太叫人痛心。

03

不被允許失敗的人生,壓力太大了。

因為要優秀才能被父母看見, 所以他們拼了命地追逐優秀,追逐這種功利化的偏愛,反而丟失了最重要的自我價值。

一次小小的失誤就能讓內心升起巨大的恥辱感,他們會覺得,平凡和普通是可恥的,是註定會被父母拋棄的。

他們時時刻刻緊繃著神經,任何休息娛樂都會迫使他們產生負罪感。

而當某次大的打擊到來時,沒有扛得住的他們,世界就崩塌了。

連最親近的父母都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孤立無援的孩子如何懂得自救。

於是,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抑鬱跳樓,有的人喪失理想,更多的人,是一輩子的麻木和痛苦。

只因為,沒有人為他們兜底,沒有人輕拍他們的後背,告訴他們“不成功也可以”。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網上有段話說,如果你的公司要求你每天七點半到單位,中午午飯半小時然後立即回工位繼續處理文件。

晚上統一加班到九點,九點回去後還要繼續寫報告。

週六日還要安排各種加班,每個月排名發到群裡,讓大家都看看是誰最差勁拖了集體後腿,老闆還隔三岔五罵你一頓。

回家之後還要再被訓斥,你會不會開心?你會不會抑鬱?

這就是你孩子現在過的生活。

他們在學校面對著踩踏式競爭,歸家後又不允許露出半點瑕疵,就像一隻永遠滿帆橫衝直撞的船,一旦觸礁,就是粉身碎骨。

不被允許失敗的人生是很危險的。

大人都是從孩子走過來的,人人都知道成長必定伴隨著壓抑和無奈,走入社會後失意和挫折更是無處不在。

如果你只告訴孩子如何成功,卻不告訴他們失敗了怎麼辦、做錯事了怎麼辦,那他們該如何度過這些至暗時刻?

04

劉瑜老師在一次談話中說,

“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

,我很認可。

一個社會只有一個馬雲,一個朗朗,一個姚明,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接受這一點後,父母才會有正確的教育觀:

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養出參天大樹,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養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不是非得為了分數和排名,把孩子逼得失去活下去的動力,逼成一個懦弱又脆弱的可憐人。

孩子的成長是在試錯中得來的,是發現自我、雕刻自我的過程。

既是試錯,便會有成敗。

他們靠失敗汲取經驗,而不是被嚇得再也不敢前進,覺得自己是個廢物,一死了之。

而你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包容和鼓勵。

是讓他們知道“失敗沒關係,不管怎樣我都愛你”,是讓他們堅信“別擔心,你身後永遠有我在這裡。”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想起北野武說的一段話,有些殘酷,但卻真實。

“只要努力就會有結果,我們不要再對孩子說這種假惺惺的話。

我們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要認清現實,人不是平等的,你沒有那種才能的,這是爹孃必須要教會孩子的。

有人可能會說,說這種話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但如果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那麼一個沒什麼運動細胞的孩子就能摘得奧林匹克的金牌嗎?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任何才能,那至少你應該培養他有一顆堅韌的心。

這樣在他今後走上社會時,哪怕被現實整得一塌糊塗、遍體鱗傷,他照樣還能走下去。”

父母的使命,不是把孩子培養成曠世奇才,而是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亮點,讓他有成長的內在驅動力。

成功也不是讓孩子某件事做的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孩子能做的所有事情中,有一件事是他願意做,且做得最好。

現在社會有個工作叫“收納師”,以前誰能想到收納也能成為一個工作,甚至是十分賺錢的事業?

有些孩子可能不是天才,但他有興趣,有奮鬥的動力,在一個小小的天地裡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這就是成功。

很喜歡《奇葩說》裡的一段話,分享給你們:

“米蘭昆德拉寫《不朽》,人世間本來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世人對你言必稱名,是那些陌不相識的人在你死後依然記得你。

而小的不朽,不過是愛你的人依然記得你。

在這個世界會有人願意披荊斬棘爬到頂峰,看不一樣的風光,也會有人願意守著自己腳下的花園,看花開看草結種子。

當我們羨慕高峰時,不要忘了,那朵盛開的小花也很美。”

熱搜上崩潰的媽媽,讓我更心疼那個留下3頁遺書的14歲上海女孩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