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話說機關裡的文字匠:力爭寫出新東西

我在“別忙著把稿子端給領導”一文中提到,在把稿子交到領導手中之前,要注意從幾個方面對文稿進行全面的審視,其中有一條是“要看有沒有新觀點、新思路、新表述。”這是一條很高的要求,不是對著新入行的同志們講的,主要還是提醒幹過一段時間,需要再進一步提升的同行們。要把文章寫出新東西,主要是指在立意、觀點上能出新則出新,能在結構上取勝就在結構上取勝,能在語言上出彩就在語言上出彩。總之,要有獨創性,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篇高質量的文稿。

為什麼要強調“出新”,實在是因為我們在機關的大環境下浸潤的時間長了,語言和思路很容易被框框“框死了”,寫出的官樣文章很容易平淡、枯燥、乏味,慢說是臺下聽講話的人昏昏欲睡,連臺上講話的人也覺得沒勁。常言說得好:“好話說三遍,雞狗不待見”。同樣的思路、觀點乃至語言表述,從中央到省再到市裡,幾級會議都說得差不多,領導肯定不滿意,因此務必要仔細動一番腦筋,下功夫寫出一點新意來。

我曾經服務過一位領導,他的特點是不論什麼講話,只要稿子沒有新意便一律打回來重寫,有時還把我們叫到眼前,一邊批評我們的稿子都是老一套,一邊幫我們提出新觀點,我們稱之為“最難伺候的領導”。不過,經過他的這一番調教,我們養成了自我加壓的習慣,不管什麼稿子都努力做到“沒有新意不出手”。幾年下來,硬生生地把我們這批文字匠們的水平逼了上來。後來,我們這幫人開玩笑說,連這樣的領導都能伺候,別的領導就不在話下了。

怎樣出新呢?根據我的經驗,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是文章的角度。這裡主要是指通篇文章觀察和考慮問題的視角。一般情況下,我們撰寫一篇部署某項工作的稿子很容易就事論事,但如果我們把這項工作放在一個更加宏觀的背景下進行闡釋,往往會有另一種感覺。其實,這種角度的選取也有技巧,說破了還是“上級怎麼提的,基層怎麼盼的,別人怎麼幹的,專家怎麼說的,我是怎麼想的”,但在具體撰寫的時候,一定要把這項工作與上級要求、為全國全省做貢獻,以及基層呼聲、外地經驗、專家觀點等找到合適的“介面”,然後將二者緊密聯絡起來說。這樣一來,文章的角度就能夠寫出新意來。

二是工作的思路。這其實不是僅靠研究文字就能實現的,必須對工作進行一番深入的研究。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文字匠們自己閉門造車是肯定編不出來的,一定要和有關工作部門的同志共同研究。我的經驗是,最好的辦法是事先不打招呼徑直找職能部門的一把手,圍繞某項工作的核心任務“突然襲擊”式地對其進行“開門見山”的提問,這時部門領導在第一時間說出的任務,一般就是最重要的工作重點,我們作為文字匠只要抓住這個重點再參考有關材料進行延伸研究,就很有可能在工作思路上寫出新意。

三是文章的結構。這方面出新不太容易。因為就如同我在曾經寫過的“萬能講話稿”(見今日頭條上的頭條號“被化名為黃波”)一樣,機關裡的各類文稿大多都有一個“死套路”,這種套路很難打破。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我的文字生涯中就有過幾次“不按常理出牌”,偏偏沒有按照這種套路寫,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被眾口一詞地誇獎。當然,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前提是你要有相當的底氣,可以非常確定地判斷出正常套路中的某一部分甚至某幾部分可以略寫或不寫,然後集中力量突出強調某幾個重點內容。一般情況下,這種結構的出新,事前要和領導進行充分的溝通,只有在摸準領導的脈搏之後才能放手寫來。

四是具體的文字表述。這方面“出新”相對說來比較容易,作為文字匠,只要肯動腦筋,弄出一點新概括、新排比之類的東西不是什麼難事。另外,還可以活用一些成語、詩詞、名言、警句等,給文章起個畫龍點睛的作用。

作為一個好的文字匠,頭腦中一定要自覺強化一種意識,那就是“沒有新意不出手”。這也算是我的一點經驗之談。

話說機關裡的文字匠:力爭寫出新東西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