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從手藝到守藝,他在泥土中“復活”傳統手工藝

(通訊員 孫瑩瑩 劉增慧 郭建德)在廣通鎮甸尾社群過路村小組有一位古建築小青瓦的傳統手工藝製作人,他叫胡仁光。從十一二歲學習製作小青瓦至今,他走過了50餘個年頭,一路走來,從學藝到守藝,他從泥土中將傳統手工藝“復活”,為的是留住更多的鄉愁。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他,瞭解他守藝的故事。

從手藝到守藝,他在泥土中“復活”傳統手工藝

胡仁光和他的徒弟張維峰正在進行上瓦衣的製作工序,儘管所有工序都早已熟爛於心,但最重要的幾個工序環節,胡仁光會時常帶著徒弟一起上手製作。小青瓦的基礎製作過程主要有拌泥、打泥牆、修泥牆、推泥片、上瓦衣、扶瓦桶、脫模再到自然乾燥。基本工序完成後,把半成品裝入汝窯,小火烘烤半月、大火燒製半月、汝煙一週、開窯自然冷卻,出窯後即為成品。

胡仁光說:“我從十多歲一直做了五十多年做到現在,我一生值得做的事情就是這個。”

從手藝到守藝,他在泥土中“復活”傳統手工藝

胡仁光告訴記者,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小青瓦,與古代建築遺留下來的古磚、古坯、古瓦,在形狀和色彩上基本保持一致,而用現代生產工藝生產的產品卻無法達到相同的效果,這種青色為傳統制法所獨有。經他們手工製作的磚瓦,不僅能體現建築的“古”,外觀也更為美觀。他製作的古建築小青瓦在金山古鎮、大姚古鎮、彝人古鎮等我們身邊熟悉的場所都能見到,同時還遠銷到廣東等地。

記者:“在這個過程中,您想過要放棄嗎?”

胡仁光:“我想過,覺得太苦了,就是天天和泥巴打交道,又累又苦,主要是又髒,想著要放棄。”

記者:“那是什麼支撐您走到現在呢?”

胡仁光:“我一想到我的父親,我的祖父,他們比我還苦,那個時候沒有吃沒有穿都做得下去,後來我想放棄可惜了,就繼續把它做下去了。”

記者:“那現在就是下一步,您有個什麼樣的打算呢?”

胡仁光:“下一步我想把它繼續傳下去,我現在有徒弟了,徒弟也會繼續把它傳承下去。”

從手藝到守藝,他在泥土中“復活”傳統手工藝

從手藝到守藝,他在泥土中“復活”傳統手工藝

2018年,隨著銷量和產量的增加,胡仁光從家庭小作坊開辦起了加工廠。2021年,他的加工廠生產的磚瓦產量有100多萬片,產值60餘萬元,帶動本村20餘人就業,過路村村民龍水芬就是其中一位。她在這裡上班十多年了,技術動作非常嫻熟,她每天可以製作滴水瓦片700多片。

甸尾社群過路村村民 龍水芬:“在這裡上班,一個月收入有五六千元,既照顧了老人,又照顧了孩子,孩子一個大學,一個高中。在家門口有這麼一份工作我也很知足了,接下來我也會好好地幹。”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現代建築的出現,建築材料越來越多樣,彩鋼、水泥等製造的產品取代了傳統的手工藝,胡仁光先後帶了20多個徒弟,因為有的離世,有的耐不住寂寞和受不住苦累,截至目前,堅持該傳統行業的僅有2-3人。

從手藝到守藝,他在泥土中“復活”傳統手工藝

胡仁光徒弟 張維峰:“有些時候真的也是快堅持不住了,感覺太累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做,覺得我們太辛苦了,太髒了,一天都是和泥在一起,在一起打交道。後來感覺如果這門手藝我不做的話,現在沒人做就可惜了,就失傳了。”

從紅色的粘土轉化為青色的瓦片,需要的是成熟的手藝。透過看土色、火色等方法,嫻熟地掌握窯況、火候以及粘土成色,恰到好處地把握著粘土的化學成分和溫度。從耳濡目染到學有所成,胡仁光用了幾十年。

胡仁光:“五十多年來。我曾經想過放棄,覺得苦,但又想到我祖祖幾輩人做下來的東西,又想把它繼承傳承下來,至今覺得也值得了。”

從手藝到守藝,他在泥土中“復活”傳統手工藝

2022年4月,胡仁光被評為祿豐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他的泥瓦構建制作技藝被評為祿豐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他告訴記者,他捏了半輩子泥巴,喜歡粘土的味道,離不開這份從鄉土中滋生出來的事業。他期待,能夠藉助此次手工小青瓦走進非遺的契機,讓泥土“復活”,讓更多的古建築牽動人們的鄉愁。

從手藝到守藝,他在泥土中“復活”傳統手工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