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丹山雅也在《婆婆對付兒媳計》裡寫道:“如果誰能想出一個絕妙的解決婆媳關係的辦法,應該授予他諾貝爾獎。”

清官難斷家務事,而最難斷的家務事很有可能就是婆媳關係了。婆媳矛盾尖銳,不僅做媳婦的發愁,做婆婆的頭疼,夾在兩個女人之間、誰也得罪不起的男人更發愁。

要是為了盡孝道,站在母親這邊,惹怒了老婆,一頂媽寶男的帽子扣下去,婚姻搞不好就完蛋了,揹負上這樣的罵名,還得遭人鄙視,很不好受;可是,要是盡到做丈夫的責任,幫老婆,面對生養自己的母親,說出指責她的話還真難開口,不孝的帽子也不好戴。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婆媳相處,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要是攤上一個絲毫不講道理、總想著欺負兒媳婦的婆婆或者總想著佔公婆便宜還不尊重老人的兒媳婦,再好的男人也無法讓她們和睦相處。要是這兩個女人都能互相退讓一下,心懷感恩之心,男人再懂事一些調和一下,婆媳矛盾就會減少很多。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話:“婚姻是兩個家族的結合,有些矛盾並不僅僅是因為住在一起才能產生,而不住在一起就一定沒有矛盾。婆媳之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擺正自己的角色定位。”

當婆婆的若能管好自己的嘴,秉著兒孫自有兒孫福的想法,少干涉兒孫的生活,有能力的話伸手幫他們一把,夫妻倆的事情讓小夫妻倆自己解決,兒媳婦也不會對你過分不尊重;做兒媳婦的若能嘴甜一點,多關心一下老人,別跟老人斤斤計較,就能減少很多紛爭。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言多必失,聽者無意說者有心,婆媳不是母女,媽媽不會計較女兒的口誤,女兒也不會跟媽媽鬥氣到底,可是,婆媳之間由於沒有血緣關係,很難做到毫無芥蒂,因此,有些抱怨的話能不說就別說。

“我婆婆回來了,有人帶娃了,我也輕鬆好多了。現在想想,當初我們兩個人會鬧成這樣,挺不值的。芝麻大的小事,只要嘴甜一點就好了,吵什麼啊?她生氣我也生氣,真的找罪受。”

為了讓婆媳關係更近一步,把之前的矛盾揭過去,潘女士還給婆婆買了一件秋衣作為禮物。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01。我婆婆這個人不壞,就是嘮叨,說出的話讓我有時候聽起來來氣;

談到自己的婆婆,潘女士對她的印象是人不壞、疼兒孫、有點兒雙標、很嘮叨。

潘女士所住的婚房是公婆幫忙出的首付,結婚之後,婆婆還想住一段時間,可是,潘女士想要二人世界,不情願,婆婆雖然蠻不高興的,但是在兒子的勸說下,也收拾東西回老家去了。

婆婆比較雙標,捨不得兒子勞累,看到兒子幹活宛如要她命似的,卻總嫌棄潘女士懶,雙標的態度經常讓潘女士感到火冒三丈。好在,潘女士的丈夫還算明事理,該幹活的時候幹活,還會哄老媽,而婆婆只要兒子開口了,就不會繼續嘮叨下去了。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6年前,潘女士生下了一個兒子,婆婆伺候了潘女士坐月子,留下來給小兩口帶娃。

“回想那段有婆婆帶娃的日子,我越來越覺得,是我不夠懂事,不該說出她幫的是兒子不是我的話。畢竟,孩子不僅是她兒子的,也是我的啊!要不是她來幫忙帶娃,我就必須放棄工作,成為全職太太了,總不能犧牲我老公的事業吧!那誰養家啊?我們的生活質量肯定會下降,我在家裡帶娃,等到孩子大了再出去工作,事業別說上升了,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就算不錯的了。”

而且,潘女士的婆婆是退休教師,帶娃經驗豐富,在她的教導下,孩子乖巧懂事,老實聽話,很貼心,是個小暖男。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02。幫我帶娃?明明是幫你兒子帶娃,我的反駁把她氣跑了;

兩年前,應丈夫的要求,潘女士又生了二胎,是個女兒,做到了兒女雙全。

可能是因為好不容易把孫子帶大了,孫女又來了,自己又要繼續辛苦帶娃了,無法享受晚年生活,所以潘女士的婆婆又變得嘮叨了起來,經常跟兒媳婦發生矛盾。

而那段期間潘女士在工作上很不順心,由於懷孕生產的事情引起了公司的不滿,遭到了排擠,怨氣也挺大的,婆婆此時的抱怨更讓潘女士火冒三丈了。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那個時候,我媽過來看外孫外孫女,在我家住了一個星期,我媽好不容易來一趟,我自然得儘儘孝道,便帶著我媽出去玩了幾次,給她買了一些東西。也怪我不懂事,帶著我媽、老公和兒女出去玩,唯獨把婆婆丟下來了,忘了關心婆婆,難怪婆婆來氣呢!”

然而,當時的潘女士不明白婆婆的怨念從何而來,以為婆婆是對自己的媽媽的到來感到不滿,為了護著母親,跟婆婆吵了起來。

聽到婆婆又扯到我是在為你帶娃的話題,潘女士想都不想,就反駁了回去:“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這要不是你親孫子孫女,你會帶?”

婆婆十分生氣,收拾好東西,一個人回了老家。潘女士當時也在氣頭上,沒有挽留。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03。被我媽訓了之後,我才明白,一家人之間不能過於斤斤計較;

潘女士的丈夫得知了這件事情,十分生氣,指責老婆不懂事,不知道珍惜老人的辛苦:“兒子女兒是我一個人的啊?不是你的嗎?我媽幫了忙,就已經很好了,你計較個啥?她現在走了,怎麼辦?孩子誰管?”

看著找不到奶奶哇哇大哭、怎麼哄也哄不好的女兒,看到上興趣班沒人接送的兒子,潘女士感到無比頭疼,便打電話跟我媽媽講了這件事情,被媽媽也訓了一頓。

“你婆婆的確是看在你老公的面子上帶的娃,可是,娃也是你的,她幫的不光是你老公,也是你,就衝這點,你就該有感恩之心,該關心她,讓她知道你不是白眼狼。再說了,她說話你不滿意,你跟她吵什麼?你去找你老公,讓他去跟自己媽說不就好了嗎?嘴甜一點,哄著她一點,她幫忙你感恩,才能家和萬事興。”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聽了媽的話,潘女士回想起婆婆在的時候的好處,孩子有人接送,女兒夜哭有人管,孩子半夜裡發燒了婆婆送他們去醫院都不帶吵醒潘女士夫妻倆的、熱氣騰騰的晚餐,不由得感到無比後悔。

把婆婆氣回老家一個星期後,潘女士親自登門道歉:“媽,我錯了,您別生氣了。”

好在,婆婆沒跟潘女士計較,順著臺階就下了,又回到了兒子家,繼續照顧孫子孫女。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04。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必斤斤計較,踩了你底線的事情找你老公去,比直接跟她吵架管用。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

婆媳之間有矛盾,很正常,哪怕是母女,也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你若是斤斤計較,非要辯個誰對誰錯,即使你贏了,也會傷了感情,得不償失。

她幫你忙,你嘴巴甜一點,懂事一點,多關心她一點,讓她知道她的付出你看在眼裡,沒白付出,她的心裡也會受用,對你的意見就不會太多了。

若是她的行為觸碰到了你的底線,讓你覺得受不了,你也無需跟她吵架,去找她兒子、你老公去,這個時候,就需要男人發揮作用了。

“你幫的是你兒子,與我無關”婆婆離開1周後,兒媳:媽,我錯了

END。

今日話題:你對潘女士和婆婆的矛盾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