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平望頔塘新渡

2021年11月5日,新華日報撰文對“平望·四河彙集”之平望新八景“頔塘新渡”這樣描繪:“在這裡,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新江南水鄉風貌不斷呈現。頔塘故道與古渡的所在處,一座以木為柱、水紋玻璃為頂的現代廊架與渡口潺潺流水相互應和著,棚架的水痕光斑、水景的流泉落澗、地面的參差彈石、烏桕葦蕩的金風秋意,再現‘頔塘雨,明柳黛春山’的清幽意境。”

平望頔塘新渡

“平望·四河彙集”夜景

“頔塘新渡”景處平望古鎮西新街東側,後溪河與頔塘河交匯口,坐西面東,東距大運河不足200米,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安德橋遙相對應。右側南岸即為江南古剎小九華寺;左岸北側是古鎮第一古街司前街和商貿繁華的南大街。頔塘自浙江湖州由西向東流經南潯、震澤、梅堰至平望鎮西六里橋,南洩南草塘、鶯脰湖,東經安德橋流入大運河。在平望歷史版圖上,頔塘河古鎮段曾有三個渡口:即“南塘渡”“西塘渡”“張家甸渡”。

平望頔塘新渡

頔塘新渡

平望頔塘新渡

小九華寺

南塘渡,在平望鎮東南面,頔塘河與大運河丁字交匯口(即現在的安德橋處)。渡口北岸為平望古鎮司前街、運河北塘南前街;渡口南側是通往浙江嘉興的運河南塘。唐代前,這裡原本沒有橋,嘉興沿運河南塘路北上蘇州,西至湖州,必須透過南塘渡口擺渡過河。清《平望志》記載,唐開元間(713-741)平望建驛,兼理水、馬二站。元分水站設運河南塘(現安德橋南堍),置管船三十艘;馬驛站建於古鎮區北塘通安橋西(現南大橋姚家弄北堍),廄馬五十五匹。驛站沿線過往官員,官府物資運輸,換馬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百姓往來,都要透過頔塘河南塘渡來往運送。

平望頔塘新渡

南塘運河

平望頔塘新渡

平望司前街

陳志強老師著《平望》一書記載著南塘渡造橋的故事。傳說唐大曆年間,南塘渡有位渡工叫安德,他覺得這裡雖有他這條渡船為過往行人迎來送往,但每逢颳風下雨,行人過河很多不便,加上渡口水寬流急,險難時有發生,故有念積銀捐資在頔塘河上造橋。一天,正遇狂風大作,忽有人前來求渡,說是家遇急事。安德急人所急,拔篙動櫓,冒險出渡。誰知船到河心,突然一個猛浪打過來,人仰船翻。安德臨危不亂,全憑一身好水性,將渡客施救上岸。渡客感恩不盡,道出身份,原來他是巡按,奉旨急事微服出訪途經這裡。為感謝救命恩人,欲要酬謝。安德說,本人別無所求,只求大人囑當地官員在南塘渡口為民造橋,賜福百姓。巡按一口答應,完旨後即命地方縣官造橋,安德亦將一生擺渡積銀傾囊相助。唐大曆年(766-779)一座高大雄偉的安德橋橫跨頔塘河南北,貫通了運河南塘與北塘、西塘之間的陸上通道。為感恩安德,當地百姓請願以“安德”命為橋名,以至歷史上就有了安德造橋的傳說故事,由此南塘渡撤除。

平望頔塘新渡

安德橋

西塘渡,位於平望鎮頔塘河北岸西塘街東側,俗稱“大河橋”頭。“大河橋”是古鎮區西塘街、扇子街、山門口臨河交匯地;河對面為鶯脰湖北灘沖積而成的一條東西向,橫跨於頔塘河與鶯脰湖之間的灘凃堤埂,名黃漾墩。堤埂東寬西窄,東西兩頭,頔塘河與鶯脰湖之間分別有水道相連,可通航行舟。黃漾墩四面環水,南瀕煙波浩淼的鶯脰湖,北依橫亙東西的頔塘河,這裡地勢較低,灘凃淺而平坦,無市民居住,是漁民一年一度漁船上岸整修的理想之地。每年六月至九月,正是漁民作業休漁期,漁船紛紛停靠在黃漾墩四周,拆下船棚,連同船上的生活用品、漁具一起搬上岸灘,將卸空的漁船“拔”到黃漾墩上,請來修船木匠師傅對漁船進行每年一度的上岸維修、抹油整修。少則十幾條,多則幾十條船。由於時處夏天,每條船都會用竹竿、木條搭起布篷遮擋炎日酷暑,布篷高低不一,色彩各異,猶是海灘上的一頂頂遮陽蓬,成了鶯脰湖畔獨有的一道風景線。為了配合修船師傅做好下手活,有的漁民用船上卸下來的平木板搭建成臨時住房,在黃漾墩過起了露營生活。修船所需要用的木材、鐵釘、麻絲、石灰、桐油等物料繁多,加上漁民的生活起居用品添購,人員往來,全是由頔塘河西塘渡口的渡船往來運送。

平望頔塘新渡

舊時鶯脰湖內的黃漾墩

由於西塘渡的特殊性,渡船比其他渡口的渡船要大得多,能同時載人裝物。船上出生的漁民大都能動船撐舵,誰家需要去鎮上購物添貨,全是自己拔篙動櫓,因此,是時的渡船上是沒有安排固定渡工的。平望漁業村為了給漁民們提供方便,在黃漾墩上建造數間平屋倉庫,用於漁民儲放漁具和船用物資。平時西塘渡雖然沒有休漁期那樣繁忙,但漁民所需的捕魚工具、船用物資,多數會提前購買好,透過渡船運送至黃漾墩儲存在倉庫內,需要時可以隨時拿取。直至上世紀90年代,平望鎮市政建設發展需要,頔塘河西起西塘街啟昌弄,東至後溪河,連片黃漾墩開發房產,建菜場。由此,頔塘河西塘渡撤除。

平望頔塘新渡

如今的黃漾墩

張家甸渡,位於平望鎮西南面張家甸村(今平西村),北瀕頔塘河,東、南、西被南草蕩圍抱,四面環水,是南草蕩西北面的一隻“獨腳圩”。與張家甸一河相望的頔塘河北岸是六里橋楊扇自然村落。兩地村民出門辦事,走親訪友,全靠頔塘河張家甸渡口一條擺渡船迎來送往。張家甸村坊上的人出行是不收擺渡費的。據《平望鎮志》載,張家甸渡口置有一艘可載10多人的渡船,渡工2人,輪流撐船。南北渡口分別築有渡船碼頭,北岸渡口東側六里橋建有候船涼亭。涼亭建築十分簡單,四根長條石為涼亭立柱,四角斜脊式鬥狀亭頂,亭內建有石條凳,供渡河人歇息。為遮日擋雨,避風禦寒,涼亭面西朝北兩向,分別用土磚砌築亭牆,面河一方磚牆開一方孔,供候渡人觀察河中渡船的往來動向。北岸渡口楊扇村落有一棵高大參天的百年銀杏樹,無論陌路生人,只要老遠望見了銀杏樹,便知道到了張家甸渡口了,銀杏樹成了張家甸渡的一處地理標誌。

平望頔塘新渡

張家甸

平望頔塘新渡

張家甸頔塘北岸渡口

平望頔塘新渡

楊扇百年銀杏樹

張家甸有兩個生產隊,60多戶人家,300餘村民,以農作為主。村民靠水吃水,冬閒扒蚌,夏秋河蕩種菱是張家甸的傳統特色副業。尤其張家甸種植的南草蕩菱角,生食皮脆肉嫩,熟食肉質潔白香糯,遠近聞名。《平望鎮志》載:南草蕩水面積達3507畝,納頔塘河、爛溪塘水系迂迴匯流,水質清澈,適宜菱角生長。每年深夏初秋,南草蕩河面上碧綠色的菱葉猶如綠色地毯,鋪滿了整個水面。是時,正是採摘菱角的季節,也是張家甸渡口最繁忙的時候。菱角講究一個新鮮,須當天採摘,當天售賣。大清早天朦朦亮,採菱人就划著橢圓形的菱桶下蕩採摘,早飯後,將剛採摘下來脆生生、嫩甜爽口的菱角肩挑手提,透過頔塘渡口擺渡過河去平望、梅堰臨鎮各地叫賣。《平望鎮志》記載,菱角盛產期間,張家甸外出賣菱的擺渡人,日流量達150人次以上,渡囗渡船南北穿梭,來往不停,十分頻繁。為徹底消除村民出門辦事安全出行風險,上世紀90年代初,平望鎮政府開始組織張家甸村民逐步向頔塘河北岸楊扇村落遷移,至2003年,搬遷工作全部結束,張家甸渡由此撤除。

平望頔塘新渡

採摘菱角

平望“頔塘新渡”作為吳江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的核心點位,實現了集散廣場,水陸換乘功能,讓故塘重獲新生,為居民、遊客提供了一個親水、可達性的新空間,給古鎮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老街上的星巴克、陶藝製作體驗店、非遺特產辣油辣醬、冰雪糕、麥芽塌餅、海棠糕,城隍廟老糧倉裡精緻的民宿、特色“味道博物館”“群樂茶館”“初見書屋”“喜馬拉雅”……構建成了閒居出遊兩相宜的遊憩動線,勾勒了一個江南韻、現代風交織共鳴的新景點。

平望頔塘新渡

平望老街

本文作者:錢水生

技術編輯:吳英

圖片來源:錢水生、館藏及網路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

徵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1、請傳送至投稿郵箱:szwjdaj@163。com

2、註明姓名和聯絡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傳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臺,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瞭解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