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人生的一半是現實(真實),另一半是迷(虛無)

人在瀕臨死亡究竟是什麼狀態?有科學家經過研究後得出結論:

在那個階段時刻或階段中,人會對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回顧,有將近一半的人會自身形象身體正在脫離自己的軀體,漸漸遊離到空中。

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猶如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氣還輕,飄在空中,高度逐漸上升。感覺非常舒適,甚至還會有一種溫暖、幸福之感。

人生的一半是現實(真實),另一半是迷(虛無)

網圖1

約有近1/3的人會感到自己正在穿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被擠壓的奇特感受;還有約1/4的人會遇到自己曾經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一般為過時的親人,或者是仍然在世的熟人,感覺就像久別重逢的開心團聚。

某位精神病學專家曾描述過自己瀕死時的親身經歷:“我感到自己飛在天花板上,飄飄蕩蕩。有一個軀體(我的)躺在床上,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他的脈搏和呼吸。”

哲學家和醫學博士雷蒙德•穆迪曾寫過一本名為《生命後的生命》的書。是他第一次把這種現象稱為人都“瀕死體驗”。他認為瀕死體驗是人在彌留之際因為恐懼死亡而產生的一種現代科學未發掘的奇特現象。瀕死體驗的理論在科學研究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和深遠意義。

記憶究竟是什麼?意識又究竟是什麼?人能夠記憶自己誕生的經歷嗎?人在瀕死時時候想些什麼?人在臨床死亡後還會有記憶嗎?身軀究竟是什麼?為什麼細胞不斷變化而人的臉龐卻能保持原貌?人體中的氣是什麼?現實又是什麼?

以上諸多問題都是穆迪博士在這本書裡提出來的。

我想幾乎沒有人不會偶爾想到有關死亡以及死後將要去往哪裡的問題。這很正常,因為死與生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去面對和親歷的事。眾所周知,生即是死的起點,那麼死又意味著什麼嗎?它能否成為另一個起點?即便是科學也不能給出絕對令人信服的解答。

人生的一半是現實(真實),另一半是迷(虛無)

網圖2

很小的時候就聽大人講過,我的一位遠親(我應該叫她三奶奶)有一天上午從地裡幹活回來給家人做午飯,突然感覺身體極度不適,一杯水還沒喝完便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中午家人陸續回來後看到她整個人癱在椅子上,面容安詳。家人以為她太累了,沒去叫醒她。

午飯弄好了,家人去叫她吃飯,三奶奶毫無反應。再去試她的鼻息,沒有。於是家人開始慌亂,一邊喊人去找大夫,一邊呼天搶地地嚎啕大哭。在一片嘈雜聲中,三奶奶慢悠悠地睜開眼睛,若無其事地看了大家一眼,嗔怪道:

“都嚎個啥呢?誰家死人了?人家剛穿過村西頭那片柳樹林子,正站在小河當央,就看到對岸那花兒開得那個旺啊!一輩子沒見過那麼多,那麼漂亮的花兒:有的大如撐開的雨傘,有的像苞米秸子那麼高,有的還會走路,一顫一顫的。還有那群小綿羊,那個白啊!比天上的雲還白呢。俺差一步就上了岸,竟叫你們這鬼哭狼嚎地給俺咯嘍(打擾的意思)醒了。咳~”

說完話,三奶奶起身便往廚房走去。屋子裡倏然靜下來,大家只剩面面相覷了。

早幾年,我的一箇中年同事劉先生因病垂危。彌留之際,他的家人問他好有什麼心願。但是令所有在場的人料想不到的是,同事竟然說出了一個沒人知道的女人的名字!只聽他氣若游絲地說道:“我想見某某某!”

某某某是誰?幸好守在他病榻前的另一位同事知道並告訴了大家:她是二十年前劉先生帶過的一個女徒弟,當時大學剛畢業被分配到他所在地科室裡實習,現在仍然在劉先生公司所隸屬的集團裡供職。很快,有人驅車把她接來了醫院。劉先生非常寬慰地望著曾經的徒弟,什麼話也沒說,隨後閉上了眼睛…

直到現在,我還是經常會想起這兩件小事,但以我有限的知識的確無法想明白其中的一些令我感到困惑的東西。三奶奶真的去那邊走過一遭嗎?那些花朵、綿陽多於她是真實的嗎?我的同事為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最想見的既不是親朋也不是好友,而是一位跟他學過徒而後幾乎都沒怎麼見過面的一個女人呢?莫非劉先生在彌留之際真的看到了什麼或者聽到了什麼?

人生的一半是真實,另一半是迷。我只能這樣認為了。

人生的一半是現實(真實),另一半是迷(虛無)

網圖3

(本文前半部分的一些資料來自《驚魂的謎團》一書,江西美術出版社,2018年。)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