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人生最高貴的懲罰是沉默,最矜持的報復是無視

人生最高貴的懲罰是沉默,最矜持的報復是無視

豐子愷說過:“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這大概是對淡定從容的心最好的解釋了。一個淡定從容的心態,比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人生短暫,彈指之間,珍惜當下,不負人生,不負流年。人生很短,來生很遠,珍惜眼前,才是重點,凡事別等,努力向前,才有希望,不然,一切渺茫。

人在世間,最難琢磨的就是人心,很多的不如意之事皆源於此,我們很多人也時常感慨:與人打交道是最難的。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擠破腦袋都要擠進別人的圈子,總想借借別人的光,即使那些圈子不適合自己。

其實大多數人忽略了一點,在不適合自己的圈子裡呆久了,不但自己不能成長,反而會形成一種自我內耗,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為了強迫自己去適應那些不適合自己的圈子,本身對自己就是一種消耗。當然有的道理是沒錯的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適合自己,堅持做自己才是最實在的。

我們這一生,其實會經歷很多事情,會痛苦,會難過,會焦慮,會迷茫。很多時候,我們都找不到自己,容易被情緒困住,這時候就需要自己調節情緒。

任何時候,都不要因為情緒而困住自己,要學會去釋放壓力,對於有些人和事要學會釋然。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不確定性,要試著去接受現實,坦然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當你自己能夠很好地調整自己,哄自己開心的時候,無論遇見什麼都不會讓你變得太過被動。所以,哄好自己,才能活得開心。

學會去正視問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事情我們沒法去避免,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坦然面對,去正視問題,解決問題。

如果說,遇到問題就逃避,這始終沒法去解決根本。人只有學會去正視自己,學會承認現實,才會去打敗現實,雖然改變自己很難,但是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問題。

你沒法去逃避問題,自然就只能去面對問題,當你能夠坦然去接受的時候,那麼痛苦也就會減輕。

當你擁有了面對它的勇氣,才能真正去戰勝它。所以,一個人只有坦然面對,才能去解決現狀。

越是排斥,越是逃避,只會積累更多的問題,最終就會被壓制,沒法去解脫。當你去接納,正視的時候,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學會去改變自己,都說,當你覺得你走不下去的時候,或許轉個彎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那麼在人生中,當你感覺到累和費力的時候,不妨試著去改變自己,說不定就是另一種局面。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長跑,沒人能夠去改變環境,那就只能不斷地去調節自己,改變自己,當你能夠調整最好的狀態的時候,才會感覺到輕鬆自在。

若是一個人一味地去計較,不願做出改變,就容易被事情困住,根本感受不到幸福。當你試著去做出改變,換一種心態,一種生活方式,人生就會柳暗花明。

要知道,當你開始轉變的時候,你身邊的人和事物也會隨著改變。只有掌握自己的節奏,按照自己的心意來,才能活出自己。

人生中,總會遇到很多討厭的人和事,這是我們自己沒法去避免的。既然註定躲不掉,那就只能自己去調節自己。

一個人永遠都不要因為別人而影響自己的情緒,要儘量活出自己,保持好的狀態,才能活得自在。越是不開心的時候,越要哄自己開心,千萬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不管全世界的人怎麼說,你的生活要自己做主。不管別人怎麼看,生活是自己的,要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要儘量去做自己,讓自己開心快樂,人生才有意義。所以,越是難受的時候,越要學會哄自己。

一個人只有把自己哄開心了,就沒有什麼事情能夠影響你了。情緒很重要,保持一個好的情緒,才會有好的人生。所以,儘量去改變自己,調整自己,做最舒服的自己,活出最好的自己。

非常贊同陳果老師曾說這句話:

“做自己的太陽,無需借別人的光,做好自己生命的主角,無需跑到誰的世界裡做龍套。”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本身對自己就是一種消耗。

我常常在夜裡夢見自己被孤立,或是在學生時代班級裡被同學排擠;或是在工作中被同事瞧不起。經常在那樣的夢中醒來,時常有些許傷感。

因為我性格內向的原因,不善交際,在生活中多多少少被身邊的人調侃過。小時候經常被家裡的姐姐說:“曉得你怎麼開交哦,像個悶葫蘆一樣。

他們的原話記得不太清了,只記得他們每次看我的眼神帶著一種憐憫的神情。有時候我被他們說得實在受不了,我回擊他們,便會被說成是“窩裡橫”。

在他們眼裡我這樣的性格不夠圓滑,不會處事,將來會吃虧。似乎在他們的眼裡總是覺得人就是要能說會道,做人做事要圓滑一點,以後得日子才會過得好。

或者去靠近那些有些許成就的人,多和他們走動。按他們的說法是平時多聯絡,以後有事好找人幫忙。

我知道他們說的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沒錯的,但是我並沒有成為他們口中那樣的人。我常常是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做人做事不圓滑,總是直來直去,也不愛去攀附關係。

與其努力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不如就做自己。記得小時候經常被教育說要和朋友一起玩,家裡的長輩還特意囑咐其他小朋友跟我一起玩。似乎不合群就是不好的,從那時起我便害怕自己不合群。

在學校什麼都不怕,就害怕小組合作學習,害怕自己融不進去,也害怕別人排擠我。這種心結,大概就是從那時起就在心裡結下了。

踏入社會後,確實也受到這種性格的困擾,我嘗試著改變,鼓足很大勇氣,往往堅持一兩次,又打回了原樣。

自己和自己抗爭的過程相當痛苦,而且耗費自己精力。後來我漸漸明白,與其苦苦掙扎去改變自己變成別人期待的模樣,不如好好地用這些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己。

努力做好自己,無需借誰的光。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生活並沒有統一的答案,並不是要一定按照某一條路去走。

別人說的再好,不一定適合自己,當然適合自己的可以借鑑,如果不適合自己的,聽聽就過去了,具體怎麼做還是按自己的想法來。

不要總去聽別人的大道理,你人生的每一步都必須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人在困境中的時候,往往喜歡把希望寄託在他人的身上,希望有所謂的“貴人”拉自己一把。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肚子裡沒有料,手上沒本事,認識再多人也沒用。況且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也不必去抱怨。

人脈只會給你機會,但抓住機會還得靠自己的真本事。風風雨雨,坎坎坷坷,走了這麼久,漸漸明白人生唯一靠得住的還是自己。

能合群當然很好,如果實在融不進別人的圈子,那麼獨處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沒有人陪,學著一個人聽音樂,看書寫文字,這也是個好習慣。

努力沉澱下來做好自己,無需借誰的光;願我們的身後總有力量,成為自己的太陽!做自己生命的主角,努力做到獨立、美好,當我們的狀態越來越好就不會畏懼外界的聲音。

人與人之間一個笑容的背後,就不知能藏多少個故事,真心的笑容固然是好,可是假笑、奸笑、偷笑、苦笑、嗤笑,如是種種,讓你心裡七上八下的,搞不明白。

朋友間,今日還甜蜜無間,明日可能就是風雨飄搖,職場內,明面上對你百般誇讚,背後可能會讓你步步驚心,但,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就有太多抱怨。

幸福的日子,內心相對而言是平靜的,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我們是快樂的,當有一天失去了,或者事情與我們想的不一樣,我們所要保持的,也該是一份淡然。

說白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地活著,並且是幸福地活著,我們要讓自己的心轉移到有趣的事情上,而不是被鎖在煩悶中。

世界上的種種繁華虛榮,不過過眼煙雲,並不能讓我們得到真正長久的快樂,所有感官上的快樂往往都是暫時的。

我們要知道,人心,一般不會死在大事上,反而是那些一次一次的小失望,成了致命傷。

日積月累的失望,將期待化成了所有心痛的根源。所以,把期望降低,把依賴變少,心不動則不痛,如此,你會過得更好。

想來,生活就是如此簡單,就是過好當下。看潮起潮落,賞四時風景,走走停停間,體驗人生風景。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際。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乘風破浪的勇氣,都有不同的境遇,都有值得你驕傲的回憶,不論你現在多少歲,餘生皆可期!

活著不必強求,努力的同時,一切隨緣而去,感情,需要的是理解;相處,需要的是默契;陪伴,需要的是耐心,成長,也需要耐心等待。

等待的過程或略顯漫長,假如你此時此刻正飽受折磨,那就告訴自己:艱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內心強大,內心清靜,幸福就在。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說: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價,層次很低。其實一個層次低的人,就算是捂著嘴巴也會從其他方面顯露出來,比方說做事上。

生而為人,做事要把握一定的尺度,適度為美,過度為醜;適度為福,過度為禍,做人不可太絕,要懂得得饒人且饒人的事理,做事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退路。

越是層次低的人,越是喜歡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只允許自己佔便宜,不允許自己吃虧,得理不饒人;懷揣一顆玻璃心,不敢碰,不敢傷,一碰就碎,一傷就痛,然後記恨一生。

精神層次越低下的人,心靈邊界越狹隘,處處表現得盛氣凌人,喜歡將小事放大了說,有理時不會饒人,無理時也會垂死狡辯。

他們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眼界窄,格局小,很是喜歡計較小事小非,人生中幹不了大事,生活中沒有真朋友。

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尊重他人,不為難對方,不設限制,一視同仁。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世間那些無傷大雅的小事,不值得我們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計較,如果你非要去記恨,學不會原諒,那隻能讓自己受苦,讓心靈受束縛,

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內心自成汪洋大海,絕不會因為一顆沙礫而改變自己應有的格局,用寬容之心,容生活中的瑣碎之事,容天下難容之事。

梁實秋在《人生不過如此而已》中寫道: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人到中年,褪去了青澀的年華,深知燈紅酒綠惹人醉,不及粗茶淡飯撫人心。

自此,開啟“精減社交”模式,靜守歲月之安好;懂得,萬般苦難唯有自渡,靜蓄生活的底氣;學會,耐得寂寞守住芳華,靜待花開終有時。

中年已過,不求雄獅那樣威猛勇進,只願雄鷹那樣看得長遠。千帆過盡皆是客,繁華落盡,奮楫揚帆逐浪行,餘生做好自己的擺渡人。

有些人,總是喜歡等,等明天,等後天,等將來,等不忙,等有空,等下次,等條件成熟了,等自己有錢了,等自己輝煌了,等來等去,等沒了選擇,等來了白髮,等來了遺憾,沒有等來自己所希望的結果,

不是時間無情,也不是歲月太殘忍,而是自己放過了一個又一個自己可以表現的機會,這才讓許許多多原本可以實現的美好、在自己的等待中,悄然而逝。

無論是美好的願望,還是把你放在心上的愛人,他們都將成為你欠下的對不起,變成你永遠輸不起,永遠還不起,永遠不會重來的一種負債和遺憾。無論你怎麼後悔,失去的東西,都無法追回,流逝的歲月,都不會迴流。

唯有在擁有時,好好珍惜;在機會來臨時,好好抓住,在愛人愛你時,好好善待,多些在乎,多些關愛,別讓對方的愛成為等待,別讓自己的等待成為遺憾。

歲月匆匆,轉眼即逝。人生匆匆,轉眼就從青絲變成了白髮。人生短暫,總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有太多的等不起,等不來,等不及。願你們珍惜當下,努力向前,不求事事稱心如意,只求沒有愧疚,沒有遺憾。

人生就是一趟旅程,由哭中來,向苦中去,遍地荊棘,讓我們深刻地感知到何謂人間的“酸甜苦辣”。凡所體會,其實都是好事。

沒有品嚐過“人間滋味”,那我們的人生,終究有些遺憾。沒有經歷過“波折坎坷”,那我們的悟性,終究不會高到哪裡去。

在你看來,人這一生最大的“命數”,到底是什麼呢?有人會說,就是擁有數不盡的錢財;也有人會說,就是成就了不起的事業。但是,這一切都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

在時光面前,一切的名利都會消失不見。唯有我們的“覺悟”,可以在時光當中“凸顯不凡”。要知道,人此生的意義,就在於“有思想力”。

對於如同旅程般的人生百態,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寫道:“大智不群,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這四點,就是普通人“立身於世”的大智慧,也是人生這段旅途帶給我們的“領悟”。可以說,聞道而心安,這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有一種明智,叫大智不群。聖人有言,君子不群,是為不器。大致意思是,君子選擇不合群,就像沒有固定用途的器皿一樣,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能夠自覺修煉自己的品性,在繁雜的俗世當中活出自己真正的模樣。

“不群”二字,我們聽得多了,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一般來說,在人來人往的江湖當中,那些選擇“不群”的人,都會面臨極大的“人際關係”壓力。

有些人會因為不合群而被別人排擠,有些人會因為不合群而被別人針對,有些人會因為不合群而成為別人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尤其是在人際關係場上,又有誰敢擺脫“群體”而生活呢?只不過,就是因為人們過分合群,所以他們越活越麻木,彷彿跟木偶一樣,在群體中根本沒有自己選擇的餘地。如此,又怎麼可能是智慧呢?

有一種善意,叫大善無幫。在你看來,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意”呢?很遺憾地說,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所接觸到的很多人與事兒,其實都不存在善意,而是多了“偽善”。這偽善的本質,就是“惡”。

比如說那些道德綁架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就是善人。比如說那些滿口仁義道德,過分做作的人,他們不過是在欲蓋彌彰罷了。

真正的善意,並非是滿口仁義道德,也並非是隨意幫助別人,而是懂得對身邊人“一視同仁”,同時保持一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心。

首先,氾濫的善良,那是沒有用的,因為幫助不了別人。其次,真正的幫助,是讓別人學會“自謀生路”。如此,才是正道。

所謂的“大善無幫”,看似矛盾,可實際上,就是一種“開源”之道,讓自己以及他人,都能開掘屬於自己的生活源頭,進而過上安康的日子,雖辛勞,但也收穫頗豐。

有一種果敢,叫何懼孤步。這裡談到的“何懼孤步”,其實跟上文的“大智不群”是有聯絡的。人,唯有先做到了大智不群,進而才能達到何懼孤步的境界。

什麼是何懼孤步呢?就是我們的心,已經不會受到“孤獨”的影響了。哪怕是一個人,也能如同一支軍隊一般,不斷地前進,越活越果敢,越活越有自信。

現代人,為什麼做不到何懼孤步呢?首先,是因為他們怕被別人“孤立”。其次,他們的內心,不具備強大的力量和勇氣。

別人說幾句話,我們就會覺得內心不是滋味。別人稍微排擠,我們就會覺得自己做錯了。這,不就是一種“不自信”的體現嗎?

人來到這個世上,並不是為了他人的看法而活,也不是為了別人的口舌而活,而是為了自己的追求而活。如孤狼般走下去,毫不畏懼,這才是真正的勇氣。

有一種淡然,叫何懼毀謗。“毀謗”這個詞,其實很有意思,它雖然跟“誹謗”一詞很相似,但內涵卻完全不一樣。可以說,何懼毀謗,是一種淡然到極致的境界。

所謂的“誹謗”,就是別人說假話,添油加醋來誣陷我們。而所謂的“毀謗”,就是別人不僅貶低我們的人格,還在打壓我們的存在價值。

在江湖中,你我所懼怕的,恰恰就是“毀謗”二字。為了別人的幾句話,我們會跟別人大打出手,為了別人鄙夷的目光,我們會跟別人不死不休。像這樣的做法,其實還是過分衝動且稚嫩了。

林語堂先生說過,人生在世,不過是你笑笑別人,別人笑笑你而已。有些話,當笑話就好;有些恥笑,當無知就行;有些質疑,當愚昧就好。人,能夠有如此覺悟,方能在物慾橫流的世道中,屹立不倒。

人生的旅途本來是艱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很多艱難不可避免,諸多勞累是不可能躲開的,但我們不能抱怨。

人生有三個不問,當我們做到三不問,所有遇到的煩惱將無法再困擾。不問過去而傷感,不畏前方多艱難,不因不愛窮蹉跎,我們都要好好生活,待人真誠,問心無愧,一往無前,堅持到底。

走走停停,人生已過半生,佇立在光陰的海岸沉思冥想,莫名的太多情愫湧上心頭。年華似水,日夜流淌,在歲月的長河裡,許許多多的故事都變得輕描淡寫,逝去的年華,讓多少過客從青絲到白髮,從懵懂無知到平凡知足。

回首過往,彼時此時,心境卻有著太多的異同。年少的時候,我們映象一片白月光,懵懵懂懂,不是乾坤之大,不懂人間疾苦,也不曾想象生活該是什麼樣子,未來的人生軌跡改如何走,也從不曾想過。

經歷過世事變遷後,曾經記憶裡的碎片,都慢慢飄散在舊時光裡,在不經意的時刻,讓我們驀然驚醒。

曾經那些憂傷的,溫暖的點點滴滴,都化成了對生命的領悟,我們在時光裡,肆意的享受這靜謐的美好。

當我們對世間的悲歡離合,親身體驗後,才會明白其中的境遇,才能懂得許多道理,生活並不是既定的軌道,我們再怎麼努力,也很難過好這一生,因為,左右我們命運的因素,遠遠多過我們本身的力量。

其實,生活本應該是自由的,可現實被太多的忙碌和虛華佔據了,我們的人生,被紅塵俗世羈絆,在大千世界裡,我們只是一頁被波浪推著前行的孤舟,回首,卻發現來時的路已消失不見,曾經的年少,再也回去了。

浮生若夢,剎那的芳華,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領悟。艱難坎坷的命運,撲朔迷離的生活,當夢中驚醒時分,夕陽依舊灑滿庭院。

閒時,靜靜地一個人發呆,想象著未來自己老去的模樣,滿臉溝壑的褶子,經歷歲月變遷的佝僂身影,看著曾經走過的歲月,長舒一口氣,然後繼續走剩下的路。

也許,當我們走到生命的盡頭時,不會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亦不會有看盡世間繁華而悲欣交集,在默默地轉身時,回首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或許,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會再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此生碌碌無為而羞愧,路途漫漫,匆匆而過的不都是遺憾,每一段路,用心走,都是最好的風景。

飲一壺老酒,相信往後的路會越走越清醒,生活也會越來越好。停留在中年的路口,這是個尷尬的年紀,我們不能再像曾經那樣,肆無忌憚的做事,也不能像未來那樣,吃吃喝喝就行,生活,給了我們更多的壓力和負擔。

浮生若夢,半醉半醒,上半場我們成了自己的陌路,下半場也該找回迷失的自己了。或許,人生,半醉半醒是最好的狀態,生活亦如此,並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要追求極致,水滿則溢,知足常樂。

人生幾何,匆匆而逝,驀然回首,已然過半,餘生不長,不要讓自停留在後悔的情感裡,無論之前是否有遺憾,但願未來一帆風順,把握現在,好好生活,簡單些,快樂些!

人生就是一場隨緣的過程,很多事情都是註定的,是無法左右的,該來的人始終會來,該走的人,也始終會離開的,該發生的事情,躲也躲不掉,不會發生的事情,也始終不會發生,凡事不可強求,我們無法改變,無法預料,唯有一切隨緣。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天地之間的過客,赤裸裸地來,也會赤裸裸地走,什麼名利錢財,什麼地位權貴,一切都是浮雲。

人活一輩子,沒必要什麼都爭個明白,沒必要活得太計較,太清醒,偶爾糊塗一點,少一點計較,多一點寬,人在,情在,生活就會變得陽光燦爛。

很多事情,即使你爭贏了,卻輸了很多,傷了別人,也是傷了你自己,所以,放下成見,放下固執,心寬地活著,心態平和,人生就會多一些溫暖。

人生,隨緣了,看開了,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讓一切該來的來,該走的走,是去,是留,一切都順其自然,不再強求。

人生就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人只活一次,無法重來,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在倒計時了,過一天,少一天,這一輩子,一定要活得開心一些,快樂一些,不要為難自己,不要強求太多,越是強求,越得不到幸福。

所謂萬事隨緣天地寬,萬事萬物皆有輪迴,人生中經歷的一切,都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經歷的過程,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學會看開,學會看淡,不強求別人,也不勉強自己,不虧欠別人,也不委屈自己,才是這輩子做人的真諦。

人有七情六慾,很多事發生在我們的身上了,就很難放下,這也是真的。但是時間會推著我們一步步往往前走,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即使我們心中有再多的不捨,再痛的傷,再難放下的人和事,相信時間會淡化的,讓我們慢慢走出去,重獲新生,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這輩子,總會有得有失的,我們常常在得失之間徘徊,在得失之間做選擇。既然做出了選擇,就不要後悔,你儘管去按照自己的選擇執行,路是自己選擇的,再難也要走下去。

而在人生這條道路上,有舍才有得,不必過於糾結,不必過於執著,有些東西得不到的就隨緣,有些東西失去的就放下。

每個人的得失都是註定的,緣來緣去,皆有宿命,我們這輩子盡力了,盡心了,那就沒有什麼遺憾可言了。

那些得不到的,那些從身邊溜走的,就一切看淡,一切隨緣,卸下心中的累,不要想太多,不念過往,不糾結過去,不為往事擾,只為餘生笑。

就讓一切隨風,不抱怨命運的不公,不抱怨人生太苦,因為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踏實苦幹,才是最真實的幸福。

人這一生,悲歡離合,聚散別離,都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會遇見很多人,也會遇到很多事情,在我們遇見的人之中,有些人只是匆匆而過,有些人成為了朋友,陪伴了我們一程,有些人一直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用愛溫暖我們,但是終究有一天,還是會離開。

因為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過程,父母再愛我們,也始終會老去,會離開人世。人這輩子,也是不斷地在做告別的,告別一批又一批的人,生命來來往往,一切隨緣就好。

誰能夠對你真心,誰能夠留在你身邊,我們都不奢求,不強求,做好自己的事情,真誠地對待別人,自己內心問心無愧了,那麼其他的就交給天意。

有些人,相遇過,便已經足夠,不問結局如何。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世間萬物皆有來去的時間,我們每個人也不過是路人。而活著的這輩子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必須經歷的事情,無需去糾結什麼,去強求什麼。

我們最終都會明白,人生難以圓滿,人情的冷暖,社會的現實,最終練就了一個內心強求的我們,漸漸也就活得通透了,活得明白了,懂得了不再強求了,懂得隨緣了,懂得了順其自然,隨遇而安了。

站在歲月的渡口,我們誰都是過客,時間會見證一切,你所執著的人和事,其實不過是心中的一種執念,越是放不下,就越痛苦。反而看淡了,看開了,隨緣了,不強求了,善待自己,微笑生活,幸福就來了。

人生需要學習,只有學習才能夠增強人的本領,學習是人生的一種重要生活方式,是人生的精神食糧。學習不僅要向書本學習,還要向實踐學習,向社會學習,向身邊的人學習。學習的內容也有很多,要學知識、學技能、學做事;學做人,學修行。

在人生的學習活動中,學習知識、學習技能與學習做人相比要簡單些,一個人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學習,捨得下功夫,捨得吃苦,就能學到知識和學問,成為一個有技能的人、有專長的人。

而學習做人的難度就大了,尤其是在商品經濟社會,各種誘惑撲面而來,弄得人心浮躁,五心不定,使其不少人難得守住寂寞。

保持自己的內心清靜,兩睛只是盯著鈔票,盲目與人攀比。現實就是如此,不少人雖說業務技能很強,但沒有學好做人,使其在人生路上摔了跌。

可以說,一個人學知識、學技能,學做事,靠的是人的天賦和勤奮,而學習做人靠的是品德,是良心、是品質,學習做人就要知行合一,說到做到,不說唱假話,不說大話,要老老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人生兩件事,做人與做事,有德的人,善良的人是先做人,後做事,做人德為先,做事誠為本。做人要有做人的規矩,這個規矩就是堅持自律,就是以人為善。

就是做人要有厚德,面對燈紅酒綠的社會,人要講誠信,人要守規矩,不能口是心非,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為了私利,損人利己,這樣也就做不好人。

在學習中,不少人將精神用在投機取巧上,如此之學,丟掉人身上原本的善良,失去做人的良心,這樣的人也就沒有福報。人是高階動物,要追求物質利益。

更要追求精神享受,追求精神生活就是要做好人,做有德之人,一個人不能被”利“字所迷茫,見錢眼開,利字當頭,爭名奪利,這樣的人就是不能知行合一的人,也是沒有道德的人。

一個人要想知行合一,就要少說多做,做不到的不說,沒有做得不說,沉默是金,低調做人,埋頭做事。在這個物慾社會,不少人只顧”利“字,只顧賺錢,而忘記了做人,這樣的人做事越多,傷害他的利益也就越大。

人來到這世界就需要學習,學習就是向上,學習就是向善,學習就是向美,要達到這種境界,就要有自律精神,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守往人生底線,如此之人,就是知行合一的人,學到做到的人,也是有福報的人。

人生拼的不是學歷,不是文憑,而是文化,這個文化就是人品,就是厚德做人,知行合一。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做人要勤奮,也要善良,勤奮可以使人學到知識和技能,假如做人沒有德,人生也會摔跤。做人有了厚德才能經得住物慾誘惑,走好自己的美好人生。

人的一生,不是這樣,就是那樣,但總不是你想的樣子。得意也好,失意也罷,生命總要繼續,生活總要走下去,如何在生命的終點,能對自己說一聲:滿意,無憾,值得呢?

這就取決於我們面對生活的心態與智慧了。作家林清玄說:“生命就如同刻在水上的字,還沒有看清字的內容,就已經流入大海,走向終點。”

人總有一死,生命如“白駒過隙”一樣,剎那而已,沒有彩排,沒有回放,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生活只屬於富人與所謂的成功人士嗎?有這樣的想法是愚者,弱者的思維。

一邊努力,一邊生活,一邊等待,是我們對待生活最好的心態。我們努力,是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宋代詞人

李清照

的《

夏日絕句

》,道法自然是百讀不厭,詞的意思是:活著的時候就要成為人中的俊傑,死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體現了作者對做人的價值取向,對英雄豪傑的嚮往,我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要努力,就要進取,就要做一個高品質的人,才能無愧一生。

談錢不醜,渴望成功不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的本性。君子謀財,取之有道,這都無可厚非。

為了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為了活得有尊嚴,為了家人活得不受委屈,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的賺錢,這才是“靠譜。”

為了不讓⽣活留下遺憾和後悔,我們應該儘可能抓住⼀切改變⽣活的機會。生命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要好好地生活。物質生活只能叫作生存,精神富有才能叫作生活!

人生順境逆境也好,貧窮富有也罷,都不能忘記生活,失去快樂,這才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苟且的生活,一樣活出詩和遠方,這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一個心態。人生應該努力追求財富,但多少是多呢?回答是夠用就好。

如果慾壑難填的追求需求以外的東西,把幸福建立在金錢多少的基礎上,那就失去了靈魂,淪落為金錢的奴隸了!

王侯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終朝只恨聚無多,集到多時眼閉了。金錢是一把雙刃劍,能給人帶來幸福,同時也能剝奪人的幸福!

我最喜歡的一位詩人,那就是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蘇軾,蘇東坡。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宋神宗貶至黃州,而就是在黃州的五年,蘇東坡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與追求,沒有放棄詩和遠方。

在生活條件極其坎坷的環境中,寫下了《念盧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這樣流芳百世,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為後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財富。一顆從容,淡定,快樂的心態,一顆豁達的豪放情懷,百變東坡,將苟且過成了詩和遠方。

淚水也好,心酸也罷,不管心情怎樣,我們都要微笑面對,任何的事情都不能阻擋我們快樂的心情與詩和遠方。願生命從容!有所追求,有所期待,有所等待,生活才能有滋有味

我們的一生總是在等待,人生因為等待才有了反轉,因為等待我們收穫了愛,收穫了事業,收穫了財富,所以我們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等待雖難,但後悔更甚。

經過漫長的等待,我們用時光等來了光明,人生的意義在於:因為希望,所以等待。更在於因為選擇了等待,所以看到了希望。等待,是人生必須學會的功課!

等待讓生命的精力旺盛,等待永遠沒有結束的那一天,即使到了生命將要結束的時候,我們依然有所等待。

大仲馬說: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和“希望。”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今夜,也要在後院種滿蓮花!很喜歡莫言的一段話:“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也會擦乾,因為我有著長長的一生。”

所謂的幸福,所謂的越來越好,永遠不是生活,而是我們自己。今生我願意很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今生我也會很愛自己,得意也好,失意也罷,都不能剝奪我從容的心態,永遠擁有自己的詩和遠方;直到生命的終點,我依然心存希望,有所期待,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我也要在後院種滿蓮花!

共勉!

作者:青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