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老閔行,有多老?|本來閔行

首部閔行簡史

《本來閔行》

近日舉行新書釋出,該書用簡樸的語言對閔行人文歷史特色亮點作生動描述,選配大量珍貴老照片和原創影片,全景再現閔行的歷史發展軌跡,被認為“深刻勾勒出了地方歷史文化的精要”。閔行區融媒體中心圖文並茂連載釋出,輔以精心製作的音訊節目,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閱讀體驗,溫潤心靈,撫慰鄉愁。

老閔行,有多老

如今,閔行自然指的是閔行區,而“老閔行”卻是個約定俗成的專用名詞,是本地人的一個講法,大體上指的是位於閔行區西南部的江川路街道所屬區域。

閔行便是閔行,為什麼還有一個“老閔行”呢?

其實很簡單。這是因為1992年9月,上海縣和原閔行區“撤二建一”,設立新的閔行區,本地人為了以示區別,把江川路街道這塊原閔行區所屬的區域,稱為“老閔行”。說得通俗點,是“小閔行”和“大閔行”的概念。“老閔行”地區與今日之閔行的版圖相比,那就是個“小閔行”了。事實上,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的確只是上海縣的一個鄉鎮。

直到1959年12月,因上海城市發展需要,規劃建設工業衛星城,於是上海縣閔行鎮和吳涇地區合併設立閔行區,閔行正式開始以市轄區的面目示人,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原閔行區,成為激情燃燒歲月中的一塊創業熱土。

其後,閔行又經歷了數次建置上的變動,終於演變為今天的閔行區。

什麼時候有了閔行

閔行之名最初出現時,其區域僅指如今的江川路街道部分地區,即橫涇港匯入黃浦江處東西兩側,其中心位置在橫涇港和滬閔路之間。

明弘治年間(1488—1505),這裡已成集市,名曰“敏行市”,這是最早的地名記載。“行”是上海地區集市的通稱之一,而“敏”也非人們理解的姓氏,基本字義為迅速、靈活、奮勉。也許因地處濱江,航運繁忙迅捷,以致後來閔行人愛用“敏航”兩字。在民間,過去也有“米行”的說法,《明史•張經傳》中,則把閔行寫作“閔港”。

明正德七年(1512)的《松江府志》已記載為“閔行市”,為閔行有文字記載之始。正德十五年(1520),松江一帶水患絕收,橫瀝、沙岡、竹岡因地勢高亢有收,附近災民多到閔行這裡開展貿易。

閔行集鎮市井煙火初步形成,日趨繁盛,歷500年不衰。

為什麼叫閔行

古人使用地名似乎有點隨心所欲,不像現在嚴格,所以一地多名、一名多寫是常見的事,以至於“敏行”“米行”“閔港”頻繁出現。最終的“閔行”到底是怎麼來的,歷來眾說紛紜,坊間流傳最多的有三種說法:

一是認為

因當地的主要貿易而得名。因為當年這裡是重要的米市,所以推斷“閔行”是由“米行”音變而來,但目前並沒有確鑿證據;

二是認為

因人名而得之。明代嘉靖年間有隱士閔其遊學來滬,居黃浦之濱。相傳,閔其為孔子弟子閔子騫的後裔,為傳播儒學慕名來閔行遊學,居洞真道院。據民國《上海縣續志》記載,閔其死後其墓在橫瀝(橫涇)啟秀橋北。其墓在清乾隆時為閔行鎮八景之一,稱“閔墓蒹葭”。但這比弘治、正德年間的相關記載要晚,所以這種說法也無法成立;

第三種說法認為

是以聚居於此的閔姓人家而命名,但這似乎也沒找到足夠史料支援,缺乏可信度。

老閔行,有多老?|本來閔行

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閔行老街,閔其墓就在原張家弄東口附近(汪大綱 攝)

在《嘉慶上海縣誌》中對閔行鎮地名的記載,與以前志籍記載相比,相對較為詳細:“閔行鎮在十六保十八圖,縣西南,陸路六十三里,水路七十二里。以姓得名。《明史•張經傳》作‘閔港’,亦曰‘敏航’。南枕黃浦、橫瀝貫之。”該記載雖然有提到閔行以姓得名,但並未列出依據或出處,所以對此種說法依然存疑。

閔行之名究竟是怎麼來的,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也不用太過糾結,反倒是給人們留了個無限想象的空間。

曾是上海縣首鎮,人稱“小上海”

歷史上的“老閔行”地區,古有秦皇馳道,為水路要津,因地域之便,長期以來商貿發達、街市繁華、人文薈萃、群賢畢至,一度在江南地區城鎮中頗有影響力。

明初時,這裡就已設立了黃浦巡檢司署。一般來說只有關津要道、商賈輻輳之地,官方才會派駐這種用以管理流動人口、維護正常商旅往來的管理機構。這說明老閔行商市有了一定規模。其後數百年,南來北往經商者眾,店鋪市面愈加繁盛,街坊弄巷擴充套件延伸,不少祠廟館所、園林官邸在鎮上陸續建成。不同民風習俗融會交合,文化也隨之發達。當地文人學者求知善讀、著書立說,詩文、經史、輿地、書畫、金石、音樂、醫藥等著作頻出。

從清乾隆中期開始,這個位於上海西南、黃浦江畔的小鎮,一躍成為上海縣首鎮,而此時這個上海縣的概念包括瞭如今的上海市區。

進入19世紀後,老閔行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時期。本地教育為先,各類學校應運而生,尤其是民眾教育蓬勃發展。閔行鎮人李顯常創辦的閔行輪船局、李顯謨(字英石)修築的滬閔汽車路(今滬閔路)和創辦的滬閔南柘長途汽車公司,邁出“利運輸而興實業”之路。

閔行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江蘇、浙江、安徽、山西、福建、河南等地客商紛至沓來,在老街一帶交易糧、油、米、面、肉、茶等。閔行周邊四鄉農民大多以種棉花、稻米為主,這裡自然成為上海地區糧米、棉花以及毛豬的集散地之一。因此,閔行老街上的花行、米行和地貨行極多。

本地竹枝詞有云:“正月梅花開來心裡黃,上洋首鎮算閔行。東西黃浦多通暢,客商船隻進出忙。”許多地方民間小調和民謠,也有類似的描述。“小上海”之名聲名遠播。

尷裡勿尷尬,閔行要過夜

老閔行地區,南濱黃浦,有橫涇穿越,民傍水而居。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閔行最初的發展,就是得益於其緊鄰黃浦江這一黃金水道。

老閔行最中心最熱鬧的位置,便是滬閔路與橫涇間的人口密集區,也是人們口中的“閔行老街”。以南北大街為主幹,前東街、後東街、老西街、新西街縱橫其間,縱橫交錯的街巷是老鎮的脈絡所在,而名人往跡、祠廟館所、園林官邸、民居商鋪及市井風情交織在一起,濃縮為老街的精髓。

老閔行,有多老?|本來閔行

20世紀80年代閔行老街

自古以來,南來北往的航船,途經這裡時,往往因行程勞頓或需等待潮汛,都想在這裡歇歇腳,順便領略一下閔行市面的繁華。這些遠近客商不約而同紛紛停靠在此,尤其是遇上風雨天氣,更是爭相靠岸,以致有了“尷裡勿尷尬,閔行要過夜”的俗諺。

“三世修來住,家住閔行前”,自明末清初以來,日益興旺的閔行老街,為四周鄉間的富戶所向往,紛紛前來建屋、經商,在這裡落地生根,過上了“鎮上人家”的生活。同時,各地文人雅士齊聚於此,文風所興,人文底蘊也逐漸豐厚起來,形成了多元混合、具有特色的民間風俗文化。

清嘉慶年間,閔行鎮人、《嘉慶上海縣誌》主纂李林松之女李媞(1805-1829),撰《申江十景》詩一組,分別為“東閣觀潮”“南浦歸帆”“易園早梅”“竹莊新篁”“譙樓殘月”“度門曉鍾”“北街夜織”“西寺夕照”“留橋春耕”“橫涇雪釣”,生動描繪了黃浦江閔行段和閔行鎮的十處人文景觀。李媞是本地才女,她在詩序中稱:“吾鄉枕黃浦而橫瀝貫之。九峰三泖,環繞於西,數十年來,人文蔚起,論雲間名勝者,首屈指焉。”清道光年間,又有本地文人黃家錕撰同題詩。

閔行的對江是奉賢。對於老街的繁盛,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奉賢人樸素又生動地說,奉賢人到閔行(老街),如同閔行人到上海(市區)。

老閔行,有多老?|本來閔行

項家宅院(攝影:曹恆律)

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的大動遷,閔行老街徹底消失,無數的老建築中只儲存了一座項宅孤獨地矗立在一片新興的居民小區中。

老閔行,有多老?|本來閔行

文字:吳玉林

製作:劉帆

播講:陸纓

實習編輯:楊霞

出品:閔行區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 閔行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請註明來自今日閔行

官方微信

老閔行,有多老?|本來閔行

老閔行,有多老?|本來閔行

老閔行,有多老?|本來閔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