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父親”缺席,或者權威缺席後的家庭,會出現什麼問題?

“父親”缺席,或者權威缺席後的家庭,會出現什麼問題?

家庭在孩子身上的付出,的確是無私而且巨大的。除了日常的照料,陪上輔導班之類,還要為孩子的成績焦慮。而這,又往往導致了親子關係的緊張。這種緊張,又捧紅了針對父母的教育市場,包括正面管教之類的培訓班。許多家長開始研究孩子心理,研究跟孩子的溝通,研究怎麼好好說話。而在每一個領域,都有無窮的方法技巧。

結果會如何?收效甚微。

家長很辛苦也很痛苦,問題是,孩子也很辛苦很痛苦,甚至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青春期的孩子,迷茫到想自殺,更是非常普遍。那麼,哪裡出現問題了?

原因很簡單,孩子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你可以變著花樣跟孩子講道理,講考名校的重要性,講刻苦學習的重要性,講得孩子覺得再不好好學習實在對不起你了,但是,孩子並不是學習機器。他知道你說得對,但他潛意識裡會抗拒。你的功利主義的說教,短時間有用,長時間失效。而且,用得越頻繁,越要加量,效用越短。

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孩子的內心深處,永遠需要兩個聲音。一個說:“別怕。”另一個說:“跟我來。”前一個聲音是溫柔的,後一個聲音是堅定的。

什麼叫權威型父母?

就是透過他們的言傳身教,向孩子展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觀,指引著孩子,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這種生活方式,這種價值觀,往往凝聚著人類的智慧與經驗,幫孩子避開太多的彎路。

越是早期,教育越是權威式的,榜樣式的,灌輸式的(原諒我用了這個詞語)。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最初的權威,對他的影響,往往是刻寫性的。

權威提供了樣例,提供了價值觀,也可能是錯誤的。人類的一切經驗,都具有可錯性,這並不是排斥經驗的理由。重要的不是提供絕對正確的生活方式或價值觀(或許這並不存在),而是提供在我們經驗歷史內最認同的生活方式或價值觀。同時,在他們的身上,培養一種思考能力,尤其是反思能力。

所以,人的發展往往是這樣的。在兒童時期,父親是權威,是朝向的榜樣,他以自身鮮明的形象,提供給兒童生活的榜樣。不然,兒童根據什麼來建構自己的生活?到了青春期,兒童則進入了反抗期,即所謂的俄狄浦斯情結時期,產生所謂的弒父情結。弒父是一個隱喻,本質上是指理性生長後的一種反思。這種反思,並不是對父親的反對,而是對父親的反動,是一種反思性的超越。一句話,長大以後,我就成了你。但是,我終將超越你。這種超越,就是徑由主體的反思和重新抉擇完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