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馮驥才《藝術在哪裡?》:原本在你心中

藝術在哪裡?

文 / 馮驥才

01

藝術在哪裡?我問。

“這難道不是和星星月亮在哪裡,魚兒蝦兒在哪裡同樣一個不值得回答的問題嗎?你存心跟誰開玩笑?如果我問你鼻子在哪裡,你也願意認認真真地回答我?否則,提問者和回答者中間,準有一個缺心眼的傻子或剛懂事的兒童。如果你甘心當傻子,我就一本正經告訴你吧——

藝術,它在舞臺上,在樂池裡,在銀幕和螢幕上,在照片上,在畫框中間,在錄音帶和唱片上,在博物館的倉庫與一間間展室裡,當然別處也有,你去找吧!假如你不把馬桶或烤鴨當做藝術,你就很容易找到。”

“什麼,你要說的不是這個?我先問你,你想尋開心,還是要故意找我難堪。這你可打錯算盤!藝術它如果不在畫裡、音樂裡、戲裡、照片裡、電影裡,在哪兒,說呀!”

何必著急。咱們不是談藝術嗎?

藝術中和戰場上可不一樣,不是除去敵就是我,而且非得消滅掉對方不可。

馮驥才《藝術在哪裡?》:原本在你心中

《雨竹》馮驥才 2016年

02

深秋的夜晚,又涼又細的雨。不知多少詩人,寫過這深秋夜雨的帶點悲涼傷感意味的詩句。

可眼前這情景卻不同——車子——豐田還是菲亞特?停在道旁,主人大概去看朋友,或者到小餐館裡吃點什麼,空無一人的車廂內,凝聚著一種靜謐、幽暗、昏昏欲睡的氣息。與外邊涼絲絲的秋雨相比,這裡邊還有種舒適的溫暖。遠處的燈光,隔著被雨淋溼的車窗模糊又炫目地亮著,同時映亮了掛在車窗玻璃上顆顆晶瑩的水珠。最動人的則是,一些經秋風吹落的大片的葉子,粘在這寬展而溼淋淋的窗子上。這些葉子透過玻璃展現它們各自不同風韻的秋容:有的如火燒的豔紅,有的憔悴般的枯黃,有的充滿生命的綠意。如同不同命運、不同性情、不同心緒的一張張臉……

這是一幅感動過我的攝影作品。作品上沒有署名,肯定是一位外國攝影師,卻連哪國人都不知道…

“這是攝影藝術呵!我不是說過藝術在照片上嗎?我說過呀!攝影難道不是藝術!”

我沒否認你說過,我是想從中闡明我對藝術的理解。你不要一句句話地死摳,咱們不是研究法律。

你沉下心來聽一聽:我想說,這深秋中再普通常見不過的景色,卻被攝影師敏捷地捕捉了。

當他把這一切在顯影液中顯現出來時,竟是一片迷人的境界,一種沒有被別人發現並表現過的現代大城市生活中特有的詩意美。

藝術,有時確實是令人歎為觀止的精工巧構。但無論怎麼讚美它的精緻、奇巧、高超、絕妙,它的本質卻像釀蜜一樣,是把普普通通的生活(絕不是別的)釀成甘甜而醉心的蜜。剝去藝術華美又炫目的外衣,內裡卻是土一樣平常、水一樣自然的生活。

馮驥才《藝術在哪裡?》:原本在你心中

《蛙聲十里出山泉》齊白石

齊白石筆下的蝌蚪,並不像駿馬賓士、孔雀開屏、鴛鴦戲水那樣能夠入畫,它不過是一個拖長的圓墨點。在齊白石把它搬到紙上之前,不曾有人認為它值得一畫,然而在《蛙聲十里出山泉》中,顯出多麼蓬勃歡騰的生命力,多麼暢快而宣洩的情緒,多麼驚人而富於豪氣的藝術想象!多麼像李斯特《狂想曲》上的一個接著一個跳躍在五線譜上的音符!

真正的藝術大師正是在你什麼也沒看出來的地方發現了迷人的藝術。你不信,你再看看齊白石畫的那些河柳、油燈、火爐、柴耙、水蝦、算盤之類,難道這些東西不是也在你身邊嗎,你把它們看做了藝術的物件嗎?希什金畫了多少到處可見的樹,但這些樹到他筆下幾乎沒有做任何加工,就成了藝術珍品,印在畫冊上,叫你一遍遍饒有興致地翻看。

契訶夫寫了多少那種一輩子也沒發生過什麼故事的小人物?他是怎麼把這些街頭巷尾的凡人凡事變成揪扯人心的藝術形象的?到底因為這些藝術大師把非凡的哲理、動人的情緒和特殊的美,賦予了這些形象,還是他們像居里夫人那樣,能夠天才地從那些普普通通的亂石塊中提取出比金子還要貴重的鐳?

馮驥才《藝術在哪裡?》:原本在你心中

題圖為馮驥才《每過此徑不忍踩》 1990年

藝術的玄奧往往是謎一般的才能,這才能真正點石成金。說到這兒,似乎可談的話題很多。諸如藝術的本質、生活與藝術的關係,某一個藝術規律,或者藝術家的主觀因素問題,等等。

我卻想岔開,扯到一種非學術而純感受上去說一說—我想,像齊白石這樣的畫家的一生是非同尋常的幸福的。因為,在他眼裡,一切等閒事物都能變成充滿魅力的藝術形象,正像萬物在梵·高的眼裡都是活生生運動著,在莫奈眼裡都分解為無比豐富的色彩,在巴爾扎克眼裡,任何富於特徵的細節也別想跑掉,就像老獵手目力所及的飛禽走獸。比如那個兼包客宿的伏蓋公寓中,窮酸破亂的公共食堂牆角櫥櫃裡的三樣東西:瓶塞、髒餐巾和缺角的碟子。當然這三樣東西在一般人眼裡,多半是無生命、無內容和無價值的,然而巴爾扎克靠著它使這公共食堂“活”了起來。想想看,在他發現了這些珍寶一般的細節時,曾經多麼興奮與幸福!

馮驥才《藝術在哪裡?》:原本在你心中

《往事》馮驥才 1992年

可惜,現在的眼科學還很落後,或者說眼科專家們還從來沒想到研究藝術家眼睛的構造。如果在未來的一天,他們發現到藝術家眼裡含著一種什麼特殊的元素,仿製出來,注入所有人的眼球裡,使所有人都具備這種眼力,那麼人人都將活得幸福。

因為,那時你不只是從別人製作出的作品中去享受藝術了。你自己就能隨時隨地把所聞所見的一切質變為藝術。那你就不僅僅從雄勁的山色、濃郁的花氣、粼粼的水波,獲得心靈上的快感。

你還能從普通常見的事物,從眼前的一切,譬如光影中明暗斑駁的物象—或明潔,或深遠,或華貴,或淡雅,或真切,或朦朧,或融融,或錯落,獲取豐富無比、一如藝術那樣的感受。

萬物在你眼中掠過時,還時時呈現新穎的構圖、畫面和奇妙的境界。

你能從欸乃的櫓聲,聯想到二十世紀江上生活的畫面,從雲天、水波、木紋、鳥影、起伏的山脈,以及陽光中的浮塵、空信箱和廢報紙中,悟到某一個深邃的人生哲理。

從舊友邂逅時的一笑,從第一滴春雨涼絲絲落在臉頰,從嬰兒掛在長長的睫毛上的純淨的淚珠,油然生出一句絕妙好詩。現實生活中的一切,與你一時的心境、情感、心緒相碰,都會不停地閃出藝術之光。這光猶如不停的閃電,時時把你的心中照亮。

馮驥才《藝術在哪裡?》:原本在你心中

《初見的感覺》馮驥才 1993年

自然,你不是畫家、詩人、作曲家、攝影師、建築師,你這些畫呀、詩呀、旋律呀,也都是模糊不清的、片段不整的;你並沒有純熟的技巧和高超的表現力,把它們貼切又完整地表現出來。然而,你已經在進行任何一個傑出的藝術家所必要的第一步的工作:用藝術情感去感受生活。你將嘗受到藝術創作所特有的快樂。你的思維、情感、感受,都將得到最美妙而神奇的抒發。你也會比普通人更多地獲得生活的財富而更加熱愛生活……

藝術原本在你心中。

03

這便是我要回答的:藝術在哪裡。

“那咱們沒有分歧。你也對,我也對。”

別這樣,親愛的。藝術不是調解民事糾紛,咱們不必打不贏對方就什麼都認可。你可以就認為你對,我可以就認為我對。你吃牛肉,我吃豬肉。咱們不都挺帶勁兒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嗎?

馮驥才《藝術在哪裡?》:原本在你心中

《秋日的絮語》馮驥才 2013年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