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跟別人比,就對了(破除了父母的底牌)

最近在昆曼寫的《經濟學基礎》一書中,學到了“競爭”這個概念。

什麼叫做“競爭”?競爭就是由2個,或者2個以上的人提供產品。這裡的購買者是有限的,這是他們都想把東西賣出去。

跟別人比,就對了(破除了父母的底牌)

“競爭”,在自由市場裡面,又分充分競爭和不充分競爭。充分競爭的市場裡面,價格並不是由買方決定,而是買賣雙方和其他賣方,反覆交易共同決定。

而不充分競爭裡面,存在著完全競爭的市場。這個完全競爭市場具備兩個條件:

1。銷售產品都差不多,大家都一樣,可替代性很強。

2。買賣的人數眾多,沒有一方可以控制市場,就是壟斷購買和銷售。

在這完全競爭的市場裡,並沒有人,可以直接決定價格,都是在一次次博弈出來的。

跟別人比,就對了(破除了父母的底牌)

所以你為什麼要跟別人比?

不管是在充分競爭市場中還是不充分競爭市場中,如果沒有強大的自身優勢,你都沒有可比性。

自身優勢在哪裡來?就是每天的自己都比前一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時間一拉長之後,你的比較優勢就開始形成了。

有人問:為什麼人就不能一下子成長起來?其實這個都蘊藏在每天的積累指數里面。那些在外人看似一下子成長起來的人,其實在之前就一直有持續努力做某一件事。而效果爆發點就在往後日子裡的某個時間點。這個跟複利效應時間圖是一樣道理:開始時,是緩慢增加,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爆發性增長。

跟別人比,就對了(破除了父母的底牌)

所以你為什麼要跟別人比?

這裡“比”的潛臺詞是:你需要有一個真實的衡量自己進步快慢的尺子,那個尺子就是別人。

後來,你會發現,自己“走”的快與慢並不是你意念所能控制的事。比如今天工作不怎忙,我可以用多一些時間來學習。又或者今天精力特別充沛,除去工作時用去的精力量之外,還留存著不少精力在身體裡,這樣,我可以用剩下的精力集中學習。

但是如果說今天公司很忙,下級安排了很多工給你,為了完成任務,你最早也得加班到晚上9點才能離開公司,再加上乘車時間,回到家時,就已經到洗澡睡覺的時間了。這樣你學習的時間也就減少了。

跟別人比,就對了(破除了父母的底牌)

所以,為什麼你要跟別人比?

這裡“比”的潛臺詞是說:你很好勝,你總想盤盤“比賽”都贏,什麼事都想比別人先快一步。

這麼說來,“勝利”才能給你帶來快感,優越感才是你的追求。所以最後,你真正贏來的或者說剩下的有什麼?

回到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比我們厲害的人。比我們有錢的人也一大把,比自己高階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當我們迴歸金句中“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時,才發現生活中的平平淡淡才最令人上癮的。

比較激起你的慾望、嫉妒、恐慌等等一些不好的情緒感受,只會拖著你越走越慢,只看到區域性,而忽略了大局局面。

跟別人比,就對了(破除了父母的底牌)

最後,你會發現,跟別人比,它是一個陷阱,會讓你越陷越深,到頭來,沒有好結果。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時常說到一個觀點:在成為自己的路上,誰都比不上你!

其實“攀比”背後透露出的也是這個道理:你不可能成為別人,你只可能成為你自己。這麼一想,你會覺得跟別人比真的沒什麼意義。

知道這個事物規律之後,你就需要且應該把注意力收回來,焦距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這些事才是你最需要你全力以赴的方向。

在做自己的路上,風都會擁抱你

以上

共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