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建言】:建其築,言其道,Roca藝術廊聯合建築檔案,推出的全新子欄目。透過影片,影象,聲音多重方式展現,聚焦在場的設計言論。專注於城市現象的研究與持續化討論,結合城市觀察者與建築思考者的洞察,同築在場設計,共享建設新知。

鄧柏基(Cedric Tang),於2005年加入Farrells,現為Farrells上海辦公室負責人。擁有超過20年的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實踐經歷,尤其對超高層、商業辦公、綜合體、TOD設計擁有豐富的經驗。他領導設計團隊完成多個總體規劃及大規模綜合體專案,作品遍佈中國香港、中國大陸、東南亞,並榮獲國內外多個獎項如亞洲國際房地產大獎、世界建築節獎、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獎、美國建築獎等。代表作品有北京首鋼園區規劃與建築改造、上海船廠總體規劃與建築設計、北京中國尊、深圳京基100、深圳前海壹號綜合體專案、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柬埔寨安達大都匯銀行大廈等。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深圳前海壹號

01

Farrells在國內發展的歷程

2005年,我加入了Farrells的香港分公司,現在已經發展為Farrells的亞太區總部。當時公司處於起步階段,發展也不過十年而已,人員配置只有20多個。至於為什麼加入這家公司,最大的原因是

Farrells真的會從城市設計角度出發來做建築

。所以在進入公司後發現,原來有些建築師真的會在意城市設計,從城市角度來進行建築創作,

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大的一個衝擊

。在香港的專案,大多都是一些地標類建築,會要求很細緻,這也是Farrells的一個優點,

不追求數量而是做到最好的質量

,也解釋了為什麼公司的

專案並不多,卻每一個都是精品

。可能是這裡面有一種所謂的

匠人精神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 ©Winland英藍

2012年我前往上海發展,這十年的經歷給我很多不一樣的感受。剛剛到上海時,語言問題確實造成了很多麻煩,因為在香港人們不常講普通話。慶幸的是,同事都很包容,會很細心地聽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公司裡面的一些年輕人,也會相互說廣東話便於交流。

有這樣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是令人最舒服的地方,也有利於多種思維的碰撞,交織,便於激發新的創想。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杭州英藍中心 ©Winland英藍

業主對接方面來說,國內的業主確實是很有特色的一個群體。Farrells在國內碰到很多業主,來自不同階層和領域,

他們的一些想法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彷彿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香港的業主大多是開發商和政府部門,與他們進行交流反饋都是要逐層上報的,一層層地限制,會浪費很多時間與精力。到了國內反而不是這樣,往往會和高層直接對話,最直接的表達要求。他們也很想一起參與設計,交流專案的感受,以及提出一些獨特的要求與想法。

儘管他們本身不是建築師,只是很熱愛,卻也給了我們不少的啟發,有些東西建築師是發現不了的,所以碰撞與交流是必要的,建築不是隻服務於美觀、結構這些東西,最深層次的內容是服務於人和整個城市。

02

建築基於城市將為何種角色

在很多人眼中建築只是建築,城市就是城市,兩者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但是當今社會的發展已經很難將二者剝離分開,單獨討論,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只不過當時沒有將建築師與城市設計師分開來講的概念。但是很多時候,

在設計城市時要考慮建築設計,在建築當中又希望加入城市元素。

我們總是講像孩子一樣感受建築,城市是五彩繽紛的,連建築都是活的。那麼他想要的城市又會是一種什麼樣子呢?比方說我的孩子,他在畫一幅城市畫的時候,只是單純想著在空白的紙上擺上這些建築,就像警察局、醫院、花園等等。很多建築師也是這樣的想法,在城市的空白處上加入一座座的建築。但在我看來,這是不夠的,或者應該反過來。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上海陸家嘴二期

建築更多的情況是最實際、最直接地為人服務。

修建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公園、不僅僅是為了美觀,

實用性決定著建築能否與城市融合,開放空間也影響著城市的包容性。當這一系列問題出現時,建築物的角色就會改變,主演與配角永遠是相對的。

歐洲很多城市之所以持續保持吸引力,因為它們的街道不僅僅只有建築物,城市的開放空間是一直保留下來的,經過很多年的歷史仍然一直在被活化使用。

我們始終強調從城市文脈去尋找建築的答案,建築師必須對城市和社會負責。

開放空間會有不同的人參與,所以開放空間不只是為開發商,而是為整個城市和社會而設計的。透過對整片區域的規劃研究,由大及小,能更全面深入地找到符合這個地區的最佳建築方案。

當接到陸家嘴中央商務區二期的總體規劃設計任務時,我們希望在這裡建立一個適合步行、充滿活力的標誌性目的地。區別於一期鱗次櫛比的超高層,在這裡,我們延續了老船廠的文脈,規定了建築限高。總體規劃的一個關鍵原則是建立從城市腹地到濱水區的多層連線,因此濱江的車行道路被設計成了地下穿行,將地面空間讓給了開放空間,人們可以從城市直接到達江邊,這種滲透性對於該地區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上海陸家嘴二期

同時將即墨路打造成一條行人友好的通道,引導人們走向保留的船廠藝術中心和開闊的濱水景觀區。這條通道兩側設計為低矮的商業別墅,為營造聚集人氣的街道氛圍,我們做了大量的彙報溝通,花了三個月時間將道路兩側建築退線從原來的10米爭取到了5米。沒有人要求我們這麼做,甚至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浪費自己的時間,但如果有機會讓城市變得更美好更有吸引力,為什麼不爭取試一試呢?

03

Farrells的獨特設計語言與前瞻性

“我們的設計沒有固定的形式語言,從城市去尋找答案, The place is the client .”

中國尊是世界第九、中國第五高樓,也是北京CBD區域的制高點。整個工程創下了8項世界之最、15項中國之最,2014年被評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築”。尊是一種古代的重要禮器。“尊”用於盛酒敬奉,敬酒時雙手捧至頭頂,呈頂天立地之勢。

“中國尊”高聳入雲,願景成為北京市最高建築,與“樽”的寓意不謀而合。

中國尊整體外觀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禮器中的尊,弧形收斂的收腰式造型別具匠心,在北京中心商務區的摩天樓群中別具一格,

既與首都歷史面貌相融合,又面向未來,富有創意。

各層輪廓尺寸因塔樓的外形曲線變化而略有不同,自下而上自然縮小,同時頂部逐漸放大,最終形成中部略有收分的建築造型。在設計結構模型時,設計師利用風洞或模擬地震的儀器挑選出其中力學效能最優的方案,這為減少整體結構在風荷載和地震作用下的影響提供了最佳的外形基礎。

從城市文脈去尋找建築的答案

所以我們在北京造了這個尊但是上海沒有,就是因為上海的文化不同於北京的歷史厚重感。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北京中國尊

地標不止是地標,建築師如果僅僅做一個形象上的、高度上的地標,是遠遠不夠的。

超高層在大部分城市都扮演著“地標性”的角色,獨一無二的造型和天際線使一個城市具有可識別性。比如維多利亞港的超高層是經過高度控制設計的,與後邊的山勢起伏相呼應。中國尊的高度和形狀也是經過仔細計算和模擬的,保證從紫禁城看過去的視線無阻隔。通常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一棟超高層,比如京基 100——-作為蔡屋圍村中心多用途樞紐的基礎,它已成為包容整個地區再生的催化劑,當地居民的包容和關懷成為城市轉型動態模式的組成部分。

專案實現了低碳、以交通為導向、聯絡緊密,從而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象徵。

儘管開發密度很大,但為當地人和遊客創造了一個受歡迎的、積極的公共領域。京基100將超大玻璃穹頂、聯體雙曲線雨篷與玻璃幕牆進行一體化設計,

獨創瀑布式的流線造型,其建築外形簡潔流暢,彷如傾瀉於城市之中的瀑布。

京基100像小城市一樣,可以滿足酒店、公寓、辦公、商業等需求,所以它本身是具有綜合功能的城市小社群,只不過全都在一個樓裡面。

每個專案的設計語言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我們需要的是順應改變而改變。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深圳京基100

設計師是一個充滿情懷的職業。我一直相信我們是在做設計,而不是做生意。

所以我們堅持相信的東西,除非這個世界已經改變到不適用,否則我們不會改變。我們還相信將城市設計的理念和手法的元素帶到建築,從建築去影響城市設計,達到雙方的互動。

04

關於減少碳排放

關於碳排放,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建築行業本身就是一個不環保的行業,先拆除又新建,以及當中各種能源、電力的利用等等,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如何減少排放。

房地產建築業的碳中和需要政策、標準、技術、市場和企業五大支柱共同發力;目前,我國建築房地產業、建築業碳中和還處於起步階段。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香港九龍站

技術的進步是必不可少的,在未來或許會取得重大成果。

目前主要的七種建築碳中和技術路徑:選擇低碳建材,降低建築隱含碳;採用裝配式建造,降低建築隱含碳;提高建築能效,降低建築執行能耗;提倡建築節能,增加可再生能源佔比;電氣化讓用能終端為實現建築脫碳準備就緒;智慧運維;產品碳足跡資訊披露。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香港九龍站

我們提倡TOD模式,可能有人覺得與碳排放無關,實際上是相關的。公共交通體系的高度運營,極大減少了私家車的排放量。還有一點在於提高該地區的建築密度,功能的一體化。意味著在該區域內,僅僅步行或者短途的公共交通就可以滿足出行需求和生活質量。

TOD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必須經過時間的驗證。二十多年前

我們在香港開始做九龍站及上蓋物業總體規劃的時候,還沒有出現TOD這個概念。

香港一直以來將每一寸土地價值發揮到極致,地鐵站上面建物業也是基於這樣一種觀念下必然的結果,於是自然形成了現在通常所說的TOD模式。

九龍站作為香港歷史上最大型的車站之一,同時服務於東湧線和機場快線。在車站上方,我們制訂了一個高密度的立體交通城市區域總體規劃,包括7個開發專案,總建設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從1992年我們接受委託開始,直至2009年最後一棟建築物——118層的香港最高建築環球貿易廣場建成(樓高490米),專案總歷時17年,我們為這個複雜的城市巨型基礎設施系統的總體規劃花了三年多的時間。

專案計劃分為六期開發,每一期在日後建設時都需要考慮到不影響其他專案的使用,所以我們按照建築方案深度將所有的開發專案圖紙全部排布出來,與交通工程師、結構工程師、裝置工程師、軌交運營方等一起合作統籌,避免日後因無法實施而導致的任何浪費。在今天,九龍站成了香港房價最高的地區之一,可以說是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TOD不可停留在概念上

,需要經過大量相關專業的協調統籌,以及長遠的時間驗證。做如此困難和昂貴的一個TOD專案設計,不是為了挑戰自己,而是

以如何提高效率,為市民提供便捷為出發點。

人們願意放棄郊區更舒適的建築密度、更高的綠化率而來到城市中心,是因為這裡的生活更便捷、更有效率。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香港九龍站

建築物、城鎮和城市,是我們生活中最強大、最具動感的元素,就像宗教、音樂、藝術或政治一樣強大。然而,城市的內涵從來都不僅限於這些:它們是永久性的、公共的,既是一種符號,又是一種成就。

“我毫不懷疑,建築和城市化是我們最偉大的成就。”- Farrells創始人泰瑞·法雷爾爵士(Sir Terry Farrell)

建言思想匯之鄧柏基

「建言」對話鄧柏基 | 從城市文脈中尋找設計的答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