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城與牆(一百五十二)淮安城

#歷史#​#古城#​#古牆#​

淮安城

又稱

山陽城

,位於中國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明清時,為

淮安府城

山陽縣附郭

。城池原由舊城、新城、夾城三城組成,是中國僅有的三城相連的古代城池。民間稱之為“鐵打的淮城”。

民國之前,所稱淮陰城亦是淮安城。

城與牆(一百五十二)淮安城

歷史

東晉義熙年間,設

山陽郡

。郡治山陽城在今

洪澤區岔河鎮

附近,何時移至淮安城,尚待考證。淮安城的建築史最早追溯到,東晉

永和

五年(349年),時任守將

荀羨

所築城池。或認為,永和年間所築城池在何處,尚難明斷。唐朝上元二年(675年)、大中十年(860年),先後兩次修葺城牆。南宋時,為軍事重鎮,故有多次修葺。明初,城牆外加包磚。城周10裡,東西南北各有城門,分別為瞻岱門(東城門),迎薰門(南城門),慶城門(西城門),承恩門(北城門)。此為舊城。舊城為棋盤式街巷格局。共有39條街、77條巷、20個坊和17個市。

元末,

張士誠

部將

史文炳

駐守淮安,在舊城以北築土城。明代洪武后,逐漸增築。此為新城,城周7裡。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倭寇

犯境,始建聯城,俗稱夾城。明萬曆年間、清乾隆年間,多次修整。清以來,

漕運總督

移駐

清江浦

,公署多駐清江浦。1958年後,淮安城牆逐漸拆除,磚石用作鋪路材料,現僅存一段長約500米的舊城土垣。

城與牆(一百五十二)淮安城

淮安城共有水關九處。舊城水關三處,西水關現名為磯心閘;北水關;巽關。新城水關二處,北水關即古末口;南水關。聯城水關四處,東南水關亦曰巽關。共有兩條貫穿舊城、聯城、新城的城內河流,分別是市河、文渠。

淮安古城牆始建於東晉到公元1560年擴建為三座城,其舊城,周長6公里,東西、南北相距均為1。75公里,城高10米,設東西南北四門,另有水門3處。新城在舊城北0。5公里。周長3。5公里,高9米,城設5門,水門3處。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漕運都御史章煥為抵抗倭寇,在新、舊兩城之間,築東西兩面城牆,把新舊兩城聯結起來,稱為聯城,又名夾城。東牆長0。85公里,西牆長0。75公里,高7米,城設4門,水門4處。

淮安三聯城,型制特別,雄偉堅固。建制如雲,外圍犬牙交錯,古有江淮平原重要軍事堡壘。解放後,淮安三城逐漸拆除,現存巽關以北約500米土堰和此地的慶城門(西門)磚牆基,高約2米,長約80米,慶城門門洞牆壁仍依稀可辨。是研究古城淮安及中國城市建設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城與牆(一百五十二)淮安城

三城周長約17華里,面積約4平方公里。

老城“周長十一里,高三十尺”,原有城門五座。“東曰觀風,南曰迎遠,西曰望雲,北曰朝宗”,在西門稍北一些“舊有門曰清風,元兵渡淮時,守臣張虎臣塞之”,後來東城門更名曰瞻岱門,南城門更名曰迎薰門,西城門更名曰慶城門,北城門更名曰承恩門。四城門匾額皆為清代書法家周木齋(1785—1847年)所書。“四門皆子城”,旨在加強城門的防禦能力,“城上大樓四座,角樓三座,窩鋪五十三座,雉堞二千九百六十垛”。

老城內街道坊巷的佈局是中國封建時代城市街道坊巷佈局的標準格式。明清時期,漕運總督部院在淮城的正中心,以顯示封建體制的尊榮,在它的門前是一條從青龍橋至西長街的東西大街,叫:漕院前街,後來西段名為響鋪街,東段名為院東街,現名為鎮淮樓東、西路。接漕部前街西頭從西長街往西至西門為西門街。東門街,則是自東門而西經過淮安府衙門前直抵西城牆的東西大街,現名為東門大街。縣前街,在山陽縣衙前,東自東長街,西至城隅,現名為縣東街和縣西街。中長街,自南門至北門貫穿全城,它的南端自南門穿過譙樓(鎮淮樓)直至漕運督院門前,就是現今的南門大街;中段自漕運督院稍西向北為上坂街;北端自上坂街北的府市口直至北門大街,現今直至新城的禮字壩,均名為北門大街。在中長街的東西兩側,又闢兩條南北幹道,稱為東長街和西長街。這樣南北三條,東西三條幹道,把淮安舊城分成了棋盤格式的街道佈局。

城與牆(一百五十二)淮安城

新城周長“七里零二十丈、高二丈八尺,東西徑三百二十六丈,南北三百三十四丈”,有城門五座:“東曰望洋,西曰覽遠,南曰迎薰、北曰洪極,門各有樓”,在大北門的西邊有小北門,叫戴辰門,東西有子城,有角樓四座,“窩鋪四十八座、雉堞千二百垛”。

聯城在新舊二城之間,“東長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西長二百二十五丈五尺”,“城高一丈四五尺不等,後加高六七尺,加厚四五尺,城樓大小四座”,東南城門曰天衢門,東北城門曰阜成門,西南城門曰城成門,西北城門亦曰天衢門,“雉堞六百二十垛”。

城與牆(一百五十二)淮安城

#江蘇頭條#​#旅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