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知乎上有人問:“有沒有哪本書,讀完之後整個人生都打開了?”

高贊回答說:“讀完《人性的枷鎖》,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半生,迴歸平淡又見到了光。”

讀一本書,便能體會一種人生。

在毛姆的自傳體小說《人性的枷鎖》中,主人公菲利普經歷的磨難讓人似曾相識:

因身體缺陷感到自卑,舉目無親時茫然失措,遇到愛情後卻慘遭拋棄……

菲利普半生都在與各種“枷鎖”博弈,陷入困頓時與生活較勁的模樣令人心疼。

當現實與虛構交織在一起,對於生命的窺探也更加神秘。

正如毛姆所說:

“人生是一席隨意編織的波斯地毯,隨機而沒有意義。”

人生的路有時像是一團迷霧,只有找到方向才能撥雲見日。

不妨讀一讀《人性的枷鎖》,人生的這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剋制內心的慾望

才能正視平凡

在小說的開頭,主人公菲利普以一個“寄人籬下”的形象出場,與之形成反差的,是他那自命不凡的夢想與追求。

他想要當一個藝術家,卻苦於沒有天賦而向生活妥協;

他希望被他人善待,卻總是因身體的缺陷被人嘲笑;

他把繼承遺產當作人生跳板,卻因揮霍無度陷入困頓。

所以,有朋友對他說:

“有一筆不錯的生意,你要是想賭一把,說不定就能發筆小財。”

這種可以在短期內獲得財富的機會,讓菲利普躍躍欲試。

他知道高風險的投資可能會賠錢,但在迫切想要得到一樣東西時,他還是失去了理性。

菲利普把錢投進股市,首次獲利的甜頭讓他的慾望愈加膨脹。

他一邊享受著“意外之財”帶給他的優越感,一邊把炒股當成暴富的捷徑。

不承想,最後把錢虧到分文不剩,只得靠著一份在商場的工作維持生計。

人生一世,總會面臨各種誘惑與選擇。

如果無法正視自己的平凡,那麼很可能會成為慾望的囚徒。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正如一句話所說:

“好不容易發現了自己的平庸,卻為時已晚,這才是最殘忍的事。”

不切實際的追求,會把內心的慾望放大,變得不像自己。

平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無法正視平凡。

剋制本能的慾望,才是真正的理智與清醒。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挫折和磨難

往往能塑造人格

一個人越是擁有獨立的自我,就越能感知磨難的意義。

很多人之所以擺脫不了痛苦,其實源於對現實的無知。

就像菲利普天生跛腳,被外界調侃而陷入自卑,想要改變卻屢次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

年少的他,因為生理缺陷、缺少父母的關愛,一直深陷痛苦。在學校受盡同學們的嘲笑和侮辱,令他對人生的理解出現偏差。

他想要透過不斷祈禱求得解脫,從而獲得外界認可。因此,他發奮讀書,積極參加讀經會。

當伯父告訴他祈禱有很大的力量,甚至可以移山填海時,他每天睡覺前都虔誠祈禱,希望自己的跛腳能被治好,但毫無作用。

伯父只得告訴他:“不靈驗是因為心不夠誠。”

菲利普並不知道,治好跛腳只是為了掩飾自卑,擁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擺脫苦難的束縛。

直到多年後伯父去世,他才放棄寄希望於祈禱,重新走進醫學院,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與此同時,他還找到一份助理工作,讓未來擁有更多可能。

遇到挫折與磨難,是人生的常態。

如果一個人無法接受這些困難,只會加深痛苦,從而難以認清自己。

你是怎樣的人,不需要外界來定義,而是由自己決定。

著名演講家尼克胡哲與菲利普有相似的“先天不幸”。

天生沒有四肢,上學被同學嘲笑,被迫退學,甚至一度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他沒有給人生設限,反而克服外形的自卑,學會料理日常生活,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演講家。

楊絳曾說:“好的人生,都是從苦難中熬出來的。”

的確,比起逃避,慢慢熬才是更豁達的人生態度。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面臨同樣的困境,有人躊躇不前,有人卻涅槃重生。

前者被生活左右,後者卻駕馭了人生。

征服挫折的過程,也是塑造人格的過程。

一個人對待苦難的態度,決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人生最難的修行

是與自己和解

羅曼·羅蘭曾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很多時候,讓我們陷入困頓的,並不是困頓本身,而是我們自己。

人生一世,與自己和解才是最難的修行。

菲利普在失去透過祈禱改變命運的精神支撐後,開始用愛情來尋得安慰。

他與年齡相差巨大的威爾金森小姐初嘗禁果,事後卻又後悔不已。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因為兩人之間並沒有愛情,他只是在慾望面前,拋棄了道德的束縛。

需要她時,覺得她美麗動人;不需要她時,又覺得她個性無趣。

這時的菲利普薄情寡義,卻又不願意承認自己沒有愛的能力。

直到他在倫敦學醫時,遇到米爾德里德後,他才生出一種對愛情的無力感。

米爾德里德不愛他,但他甘願卑微地付出,對她言聽計從,慷慨消費討她歡心。甚至後來米爾德里德愛上他的朋友,他還出錢讓兩人出去旅遊。

菲利普這時的種種行為,早就與愛無關。

自尊讓他恨,自卑讓他愛,內心的糾結把他所有的激情都消耗殆盡。

他沉迷於單戀,卻只感動了自己。

米爾德里德的貶低與疏遠,讓他產生一種極端的佔有感。

不過好在,米爾德里德的離家出走讓他意識到:

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留在身邊,只會傷人傷己。

當他開始正視愛與不愛的真相後,終於找到了真正的幸福,讓不完整的靈魂得到了救贖。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人與事,其實都是一種饋贈。

很多人感到痛苦的根源,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固執。

渴望愛情,卻總是逃避;期待認可,卻從未行動。

當一個人無法與自己和解時,所有的慾望都會變成一種執念,讓人看不清現實。

正如高爾基所說:

“人一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與其向外尋求慰藉,不如向內自我救贖。

與自己和解,勝過盲目的執著。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寫在最後

毛姆在書中這樣寫道:

“如果生命是一座天平,那麼傷痛、頑疾與不幸已經把一端壓得傾斜不平。”

誠然,磨難是生活的饋贈,枷鎖是人生的歷練。

我們不是菲利普,卻可能會面臨和他相似的波折與心境。

人生就是邁過一道又一道的坎,然後開始懂得:

遇到的人會走散,經歷的事會忘記,凡事自渡,才能頓悟生命的意義。

餘生,願你我扛得住涅槃之痛,經得起平淡之苦,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毛姆《人性的枷鎖》:人生的3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作者:遇見小媛,一手執筆,寫盡千山。本文首發公眾號:讀者讀書會(ID:duzhe0423)。《讀者》雜誌官方閱讀交流平臺,在這裡,看見世界,讀懂生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