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一生碌碌無為的人,大多是因為沒有延遲滿足感

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說:“一生碌碌無為的人,大多是因為沒有延遲滿足感。”

作家九邊,在前期寫作時乏人問津,但他堅信所寫有價值,所以他筆耕不輟,直到後來全網有了一千萬粉絲。

反觀許多普通人,總是奢望少吃幾口飯就能減肥,只讀幾本書就能博聞強識,讀完一篇乾貨文章就能立即改變,剛寫作幾個月就想賺錢。這些都是缺乏“延遲滿足感”的表現。

沒有“延遲滿足感”,壞處顯而易見:

容易放棄一些有長遠價值的事。

例如,剛寫作不到三個月就想賺錢,這表明你急於求成,三個月內不達目標,大機率心態要崩。作家九邊說 “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事並非我們沒有能力幹,而是我們心態崩了。”大家好好體會這句話。

問題來了,為啥多數人缺乏“延遲滿足感”?道理也不復雜,主要有兩點:

第一,“即時滿足”、“趨易避難”早已經刻進了人類基因。

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在物資匱乏的自然環境中,過著“狩獵與採集”生活,他們最重要的事,莫過於生存,因此他們必須對危險做出快速反應,對食物即時享受、對舒適產生強烈慾望,否則就會被餓死、被吃掉。

此外,為了生存,原始人會盡量節省能量,所以對太費體力和腦子的事,一般不願意幹,因為一旦耗盡自身能量,危險來臨時便無力逃跑。就這樣,人類掉進了“即時滿足”“趨易避難”兩個人性大坑,至今也只有少數人能逃出這些坑。

缺乏“延遲滿足感”第二個原因:

多數人對學習和成事規律一無所知,因而在過程中沒有正反饋,放棄也就成為家常便飯。

首先是被巴菲特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

複利曲線規律:

價值積累前期相當緩慢,但一旦達到拐點,便會飛速增長。

例如,作家九邊在前期寫作時,即便文章很有價值但漲粉很慢,他說到100萬粉絲後,一天粉絲增長數,比他剛寫作時一年增長量都多。再比如,我自己也有個感受,當閱讀量有了一定積累時,我看書速度會更快,對知識的理解速度也越快。

我前段時間讀完《全球通史》,對“17、18世紀哪些國家在哪些地方有殖民地、做了哪些缺德事”有了大致瞭解,後面再讀九邊《西方博弈往事》,讀起來明顯更輕鬆了。

關於複利曲線規律,我搬了書中一副圖,大家感受下:

一生碌碌無為的人,大多是因為沒有延遲滿足感

其次是“舒適區邊緣”規律:

也就是每個人能力都以“舒適區—拉伸區—困難區”形式分佈,要想真正獲得進步,必須讓自己始終處於拉伸區(舒適區邊緣),因為直接跨到困難區會讓自己受挫,而始終停留在舒適區會停滯不前。

一生碌碌無為的人,大多是因為沒有延遲滿足感

例如,你高中數學大概是110分水平(總分150分),那些很簡單、每次都不會丟分的題目,對你而言是舒適區,對於這些題,你刷再多也不會有任何提高,你的合理策略是花一點時間鞏固即可;

而那些經常犯錯但努點力能夠做對的錯題,就是你的舒適區邊緣(又叫拉伸區),你應該將重點放在這些錯題上;至於數學壓軸題,對你而言是困難區,現階段大可不必花太多心思,否則很容易因為受虐而打擊信心。

而“趨易避難”的人類天性,使得很多人傾向於圍著簡單題目打轉轉,因為如此操作不費腦子,代價是水平始終上不去。“急於求成”、“即時滿足”天性,則讓許多人想迫切搞定難題拿高分,結果只能是被虐得連親媽都不認識。

小夥伴們如果能把握“複利曲線規律”,便能從更長遠、更宏觀角度看問題,再加持“舒適區邊緣規律”,不斷精進自我,每天實力進步一點點、信心提升一點點,也就能更好地將手頭的事堅持下去,“延遲滿足感”可不就提升了麼。

除掌握兩大規律外,還有哪些方法能提升“延遲滿足感”?

第一,多和“本我”溝通。

例如,你正在寫作時,手機彈窗來了一條新聞,標題是某某明星離婚了,這時點開新聞吃瓜,最符合“本我”想法,畢竟人類基因設定便是“趨易避難”,但“理智的你”知道,一旦走神,寫作進度會變慢、靈感會消失,最悲催也是最大機率事件是,在吃瓜中兩小時不知不覺便浪費了。

但在看手機前,如果你能對“本我”有如下對話,情況會立馬好轉。你對自己說“反正明星離婚跟你沒啥關係,何必浪費時間和精力?然後舉一堆例子說明寫作好,吃瓜不好。”

或者對自己說“新聞反正不會跑,等我寫作完再看也不遲,可以先將吃瓜這件事寫在便籤上,然後暫時忘記,寫完後便籤會提醒吃瓜。”

經過自我溝通和引導,“本我”有了安全感,也就更有可能讓“理智的我”插個隊。這種延遲滿足方式的好處是,完成重要任務再娛樂,會很輕鬆很踏實。

而經過多次“理智的我”與“本我”溝通交流,“延遲滿足感”會肉眼可見地提升。

當然了,如果你在寫作中被新聞走了神,你也不要太過自責,畢竟人類的基因設定便是“趨易避難”,下次爭取戰勝“本我”便是。

第二,多維度認識到“延遲滿足”的好處。

當我們看到了閱讀的本質和意義,就可能放下手機,主動拾起書本。例如,當我閱讀想放棄時,我便會提醒自己“讀完,我就是這個領域的半個專家”,隨後又繼續往下啃,到後來又產生了放棄想法,我便去各大網站看書評,瞭解本書的優點以及讀完本書的各種好處。再後來,我基本上沒有棄過哪本書,真正做到了曾國藩的讀書方法“不讀完這一本,堅決不讀下一本”。

當然,“延遲滿足”也有層次之分。以“玩手機—閱讀—深度學習”為例,它們便是分階梯式上升。比如說,閱讀一般比玩手機痛苦,但收穫也更大,而深度學習在痛苦程度、收穫水平上,又遠高於普通閱讀。

何謂深度學習,閱讀之後思考,思考之後輸出和行動,然後改變自己和影響他人,便是深度學習。

像我今天讀完了周嶺《認知覺醒》第一章,其中第三節聊到“耐心”,如果我只是匆匆一讀,可能20分鐘就讀完了,但我對“耐心”進行深度思考,並花了三小時寫出2000多字的文章,這個過程相當痛苦,但收穫肯定遠大於走馬觀花式閱讀。

全文完,如果覺得還不錯,那就點個關注或者“贊”吧,多謝閱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