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事情做出來就好,別的什麼都不要去想,全力以赴,不問得失。”

——楊承宗

“55萬年薪或1000斤小米。”

這道看起來有些荒誕的選擇題,卻曾真實地擺在男人面前。

那是1951年的法國。

前者是法國居里實驗室55萬的天價年薪,後者來自中國,沒有一分錢,只有1000斤小米!

很意外也不意外,男人拒絕了天價年薪,選擇了小米,一點都沒有猶豫。

“你怎麼這麼傻?”

此後多年,無數人問起他這個問題。

男人總是淡淡一笑:“誰讓我是中國人呢?為了國家,我願意當一輩子傻子。”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這個自稱“傻子”男人,名叫楊承宗。

如此的中國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名字了。

因為,他既不是院士也不是元勳,他的姓名,甚至很少出現,也不被人所知。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因為輻射瞎掉一隻眼的男人,若沒有他,中國的原子彈就是黃粱一夢。

今天,我想和你講講他的故事——

1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1911 年 9 月,楊承宗出生在江蘇省吳江縣八坼鎮,父親楊藹如是一位具有愛國思想和實幹精神的民族實業家。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這為他日後的研究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學理基礎。

1932 年 7 月,他以 7 門功課全是“最優”的成績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理科。

同年,他得到了校長的推薦,直接就職於北平研究院物理鐳學研究所工作。

在那裡,他遇到人生第一個伯樂——嚴濟慈。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作為當時最富盛名的物理學家,嚴濟慈一眼看出了面前的男孩的與眾不同。

於是,1946年的一天,法國居里夫人研究室,收到了嚴濟慈的來信,信中強烈推薦一個叫楊承宗的年輕人,到這裡深造。

得到邀請赴法那天,嚴濟慈對楊承宗說:“去吧,你想要的那裡都有。”

在浪漫之都法國,楊承宗不曾流連美景,不曾停步享受青春。

他將自己丟在實驗室,和全世界優秀的原子能專家,不交友、不娛樂,甚至連睡覺都成為一種奢侈。

不是他傻,作為一名中國學生,他知道只有站在所有人前面,才能不讓祖國被人輕視。

那是他最執著的信仰。

1951 年 6 月 15 日,楊承宗順利通過了約里奧-居里夫人主持的論文答辯,獲巴黎大學理學院科學博士學位,其論文被評為最優秀級。

“55萬法郎年薪!恭喜你,小夥子。”

當居里夫人的女兒笑著開出高昂的聘用斤,他卻沒有一絲猶豫地婉拒。

“你是不是傻?那可是55萬年薪啊!”老師不解地叫道,又疑惑地追問:“中國到底給了你什麼?”

“1000斤小米!”

“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需要我!”

楊承宗淡淡地說。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彼時,他剛剛收到了錢三強從北京發來的電報,希望他早日回國工作。

“你瘋了……”老師喃喃自語。

但楊承宗的“瘋狂”何止如此?

他知道祖國一窮二白,落後異常。

於是,將在法國幾年辛苦攢下來的全部積蓄,全部換做了13個大木箱的實驗儀器和資料。

為此,他不得不賣掉了自己心愛的手錶和照相機,一家老小,擠在兩張木凳一張床板搭建的床上……

2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造原子彈最重要的就是化學元素鈾235,但能為原子彈“加鈾”的,找遍中國,只有他一人。

可這兩項聽起來十分“高大上”的工作,幹起來卻並不輕鬆——

當時百廢待興的中國能給楊承宗的,只有兩架天平、兩個白金坩堝。

後來才知道,這兩個幹坩堝,還有一個冒牌貨。

可是你仍舊聽不到一句抱怨。

不放棄,不糾結,他挽起袖子,不斷實驗,不斷試錯,在不斷的挫折與失敗中,努力探尋那個最終的結果。

這並不是一條坦途,甚至有過九死一生的危急時刻——

1953年,近代物理研究所需要中子源,楊承宗聽說協和醫院有個放射源,他帶著助手就去了。

可當楊承宗開啟地下室的大門,赫然發現——儲藏鐳的玻璃裝置早在解放前便被損壞,小小房間裡彌散著放射性氣體,汙染嚴重。

樓上是毫不知情的病患,倘若不盡早處理,後果難以設想。

楊承宗見此情景,當即選擇修復受損容器,封閉鐳源。

無奈當時物資緊缺,找不到防護裝置,擔心助手沒有經驗,楊承宗只好冒險“肉搏”,獨自靠近貯藏鐳的保險櫃。

他判斷準確,修補得當,經過一系列緊張又迅捷的操作,終於成功封鎖輻射源,化險為夷。

而他自己的右眼因為受到輻射,被徹底的壞死了,左眼也只能看見一點點微光,而他卻從不後悔——

“區區一雙眼睛,就能換中國科學事業的未來,這不是損失,是成就!”

為國育人,為國分憂,但凡有益於新中國發展的事情,楊承宗從未有過半分退縮與猶疑。

3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從1961到1964年,楊承宗帶著學生們從一個破工地開始,三年間,艱苦奮鬥、勇於創新,創造了中國核工業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蹟,為中國核事業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

可是,由於種種原因,他的人生,只有貢獻,而沒有勳章。

1969年,年近六旬的他跟著學生一起去到北京的鐵道兵工地,風吹日曬,挖地開山,用白班翻夜班的高強度勞動來“改造自我”。

但命運並沒有放過他,同年冬天,一紙調令,他被要求遷離北京。

依舊沒有沒有抱怨,楊承宗便默默攜妻帶小,遠赴合肥。

這期間,他甚至隨班下放到馬鞍山南山鐵礦,拉磚、開會、睡地鋪。

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有些孱弱的中年漢子,曾經為了我們的國家做了些什麼!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十年運動,讓他的科研光陰荒廢溜走。

直到1978年,楊承宗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已經步入晚年的他,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嚴重白內障,看材料眼睛幾乎貼在放大鏡上。就在眼前一片灰濛濛的世界中,

他種桃種李種下春風,

為國家辦成了一件教育大事:創立合肥聯合大學,這是建國後第一所自費走讀大學。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楊承宗,為兩彈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卻一直不為人知……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步入人生晚年,他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16年,

一代核武巨星,就這樣隱入平凡。

造化弄人,時也命也。

他的同事、學生有的成了兩彈功勳,有的帶上了共和國勳章,有的當了院士,而他既非院士也不是兩彈元勳。

為祖國奮鬥數十載,人到中年時,他要借錢才能給孩子買東冬衣;

87歲時單位分房,他卻連一成的房款都拿不出,不得不四處舉債。

很多人為他鳴不平,但是對於榮譽得失,他的心總是平靜:“事情做出來就好,別的什麼都不要去想。”

4

不負平生所學,以國家人民為先。

年近期頤他還是閒不下來,非典肆虐時,92歲的他心急如焚,翻閱資料、畫圖設計,研究用放射線殺滅病毒的辦法;

在醫院的最後時光,他病重,卻依然放不下放射化學的發展。

學生們前來看望,楊承宗對他們斷斷續續地說:“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第一是同位素的宣傳,第二是同位素的推廣,第三是同位素碳 14 的應用,這對國計民生極其重要。”

2011年,這張笑臉永遠留在了百歲的模樣。

他給兒女留下的最後遺產,

就是自己從法國帶回來的13個破舊箱子。

他為國家最後做的一件事,是捐了自己的遺體

他說——

“我吃了一輩子放射線,還能活到100歲,肯定可以供醫學研究。”

放棄高薪歸國,為研究弄瞎眼睛,卻落選兩彈元勳,一生無名被遺忘

時隔整整11年,當我們再次端詳這張笑臉,內心依舊波瀾起伏——

看過了太多追名逐利強顏歡笑的俊俏臉龐,心底卻越會被這張蒼老坦然的笑臉所打動。那是一種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後的淡定與不悔。

是的,若不再提起,或許你從未想過認識他,課本里不講,人們不提,就是這張笑臉,一生不求功名利祿,一生只為奉獻不求回報。

他的笑容純粹、清澈。

可這份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這便是楊承宗的一生——

用一副寬厚肩膀,扛起一個民族的核武偉業,用一片血肉胸膛,懷抱起一個東方大國的不屈夢想!

生前默默無聞,死後沒有榮光,甚至沒有人知道他來過……

可我們豈能忘了他?

豈能忘了他……

#我要上頭條 #頭條創作挑戰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