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唐宋節日煙花隨便放,空氣質量到底怎麼樣?

記得小時候,每逢年關將至,煙花就開始輪番上陣。那個時候都不是很富裕,大部分都是那種手捏的一聲響、舉的二十衝,說好聽點是煙花,說不好聽的就是個炮仗。都是小玩意,不像現在的煙花這麼給力。

可即使它再不怎麼樣,也是我們過年的必備。大雪封村,家家傳肉香,戶外響炮仗,孩子聚在一起歡聲笑語。這樣的氛圍如今再難尋了,原因是多方面的,禁放煙花爆竹就是一方面。

古代皇帝夢寐以求長生不老,於是一群自稱方士的老六整天神神叨叨地給皇帝煉丹,練著練著好幾代老六無疾而終,英年早逝。長生丹藥沒整出來,倒是整出來個火藥(主要是硝石)。

火藥是發明了,可是一直都沒人意識到它的價值。直到唐朝初期,出了這麼一號人物,名叫李畋,這老哥很任性,整天不是上山搞東西,就是在去上山搞東西的路上。林裡的珍果,山間的野獸,就沒有他不禍禍的。有時自己一個人去浪,有時跟同住的仲叟一起去哈皮。

終於有一天,仲叟去了一趟山裡感染了風寒,一病不起,這可急壞了李畋。都認為這個是邪風病,要找神醫。看病是不可能,這輩都不會看郎中的,不是排斥郎中,而是沒有錢。

怎麼辦呢?一籌莫展之間李畋想起來他爹跟他說過燃竹可驅邪。一個敢說,一個敢信。李畋還真就開始搗鼓起來竹子。可乾燒多沒勁,他就突發奇想往竹子里加硝石。成品一出,聲響奇佳,還有股怪異的香味。

這一驚把仲叟給驚醒了,本來半死不活的,結果這一嚇再聞到了火藥味,居然好了。由是李畋就深信爆竹可以驅邪,也不去山上了,整天改良他的爆竹售賣鄉鄰。於是慢慢傳遍全國,到了宋代,已是遍地作坊了。

那麼問題來了,唐宋煙花爆竹隨便放,空氣質量怎麼樣?提到這個問題我們要用事實說話,文字便是最好的證明。

古代空氣好不好,詩詞最有話語權。只有無盡的美景,文人墨客才能妙筆生花。詩詞很多,這裡挑選幾個,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唐詩宋詞精選中的山水田園詩。

唐初的就不說了,因為那個時候剛煙花爆竹剛誕生,規模很小,對空氣影響不到哪去。要說就先說盛唐。

唐朝經過太宗、武周、玄宗的勵精圖治,文娛活動也異常繁榮多樣,煙花爆竹也開始佔據了一定位置。那這個時候的空氣是怎麼樣的呢?

先來看王維的《山居秋暝》的部分: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夜晚都能看見清澈的流水,皎潔的月光穿透松林映照在亭臺上。這空氣能叫差?

盛唐的很多,再來看中晚唐的,晚唐雖然沒有了盛唐的豪邁大氣,可是文娛活動一樣也沒少,就是新花樣不會那麼多了,但是燃放煙花爆竹可是越來越多,這個時候空氣怎麼樣了?

相信大家都背過這麼一首古詩: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句是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翠綠的柳芽,和煦的小雨,這樣的初春的清晨,空氣質量能叫差?

煙花到了宋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這個時候的煙花絕對是節日的扛把子。不管窮人富人,有事沒事來幾發。所以王安石才會寫“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辛棄疾才會寫“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那這個時候的空氣質量又咋樣?古代可沒有什麼退耕還林,碳達標,PM2。5這一說。你一頓綠色生態理念給老鄉們講的唾沫橫飛,可能換來的就是一頓輸出。所以,如果空氣有問題,質量只會越來越差。

那我們看一下南宋田園詩人范成大的《早發竹下》:

結束晨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衝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疊疊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彎。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詩就不翻譯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百度一下,這裡如夢似幻的山水之地,空氣如果差,那詩人估計不是感慨自然風光,而是問候祖宗。

即使過了幾百年到了清朝,空氣質量也沒有因為燃放煙花爆竹開始變差。如果不然,納蘭性德不可能在《南鄉子·秋暮村居》中寫到“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里陂。

那為什麼一到了現在,煙花爆竹就是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了呢?明白人都知道,有些專家可真是專家——專門忽悠大家。

如果非要找個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那無下限的工業化就是,不達標的工業排放,汽車尾氣排放,濫砍濫伐,那哪個不比燃放煙花爆竹厲害的多,這些人對此屁都不敢放一個。

帝都這些年空氣質量越來越好,是因為禁放煙花爆竹嗎?還不是因為河北重工業區的鋼鐵廠遠離了,還不是因為三北防護林初見成效了,還不是因為汽車國標越來越嚴了。

解除禁放煙花爆竹刻不容緩,雖然煙花爆竹屬於危險品,可是國家設定安全紅線執法嚴格一點總是有效的,總不能因噎廢食吧。

一千多年的傳統就毀於那麼幾個老頑固之口,想來也是可笑,有本事什麼節日都別放,沒了煙花爆竹還叫過年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