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新屯川境內的明長城

廬山閒人

某些讀者朋友看到上述標題,估計會啞然失笑:胡扯吧,只聽說過明長城綿延萬里,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沒聽說過處於腹地的新屯川居然還有明代長城。

明洪武、永樂年間,國富力強,兵精馬壯,退處漠北的蒙古不敢貿然南下牧馬。公元1447-1484年,即明憲宗成化年間以前,蘭州到古浪土門之間並沒有明代一寸長城,僅僅在沿線設定了一些城堡和墩臺,用來監視隱身於漠北的蒙元殘餘勢力之動向。這一段時間裡,整個莊浪衛與涼州地區相對平靜而祥和,嗅不到狼煙烽火的氣息,也聽不到金戈鐵馬的喧囂,人們安居樂業。然而,自從宣德年間以後,形勢急轉直下,蒙元殘餘勢力不甘心他們的失敗,不斷興兵作亂,侵擾涼州地區,尤其是1484年之後越演越頻,愈演愈烈。

“套寇”、“海寇”、“松寇”是蒙元殘餘中的三股中堅武裝力量,他們是盤踞在寧夏河套、青海西寧及天祝松山一帶的蒙古韃靼。當時“松寇”糾合“海寇”,驅使青海番民,合夥攻明,不僅南向侵擾河湟,而且還寇掠甘州、肅州、固原、寧夏、延綏諸鎮,尤其是莊浪、涼州、蘭州、靖遠等處受患更烈。“松患”日甚一日,給河西邊防造成很大威脅,甚至變成了“九邊之虜患,秦為最;秦虜患,隴右為最“,息警無時,疲於應對。“松寇”盜邊闖關,掠番殺將的事件層出不窮,一浪高過一浪。松寇的寇擾擄掠,使明朝西北邊疆的安定遭受重大威脅,“當惟河西危如累卵,而莊浪衛處於阽危之域”。

為了隔絕“松寇”與“海寇”來往通道,1485年“各城堡、墩臺、軍士屯田皆棄境外,遂始築打小邊”。小邊者,是明代對長城的一種稱呼也。在莊浪河河谷二階臺基地和黃土山樑上開始修築明長城。成修於1488~1505年期間。於是乎,新屯川境內也就有了明長城。

新屯川境內的明長城

圖1 明代長城

明長城在莊浪衛段走向基本上為南北縱貫,它始於蘭州黃河北岸的沙井驛,經鹹水河循河北上,至苦水堡紅峴溝附近西折,翻至莊浪河川,大體上沿著今莊浪河東岸的甘新公路一路北上,越過天險腰崖河山巒,便進入新屯川地界,而後過紅城東嘴子,持續西進,越烏鞘嶺,穿古浪峽,終止於武威黃羊鎮。據說,全程大約90公里。苦水堡境內這段明長城情況如何呢,明代三邊總督王之採在《莊浪匯紀》一書裡記載著苦水灣堡的兵事狀況,其中就提及到苦水灣堡到新屯川邊牆及相關建築(見莊浪匯紀校注本)。就相關內容,原文複製如下:

A)“邊垣,東自白土坡峴界起、西至新屯川界止,共長46裡101步。其中女牆一丈九尺,底闊一丈二尺,收頂六尺。暗門一座,墩臺20座,天棚房一座,團莊一座,圍牆一道,壕9道,山崖520丈,月城牆5處”。

B)沿途墩隘:“西北自苦水堡至新屯川界止,25裡,路北邊墩六座。暗門墩,至黑窖墩3裡,黑窖墩,至迤西溝墩5裡。迤西溝墩,至腰崖河墩6裡,腰崖河墩,至石家墩3裡,石家嘴墩,至大石頭溝山墩4裡,大石頭溝山墩。至界2裡”。“路南墩隘5處。黃鼠溝墩,至腰崖河墩10裡,腰崖河墩,至白打班墩4裡,腰崖河暗門白打班墩,至新屯川墩6裡,新屯川墩。至大石頭溝墩2裡”。

新屯川境內的明長城

圖2《莊浪匯紀》

A中涉及到邊垣長度與配套建築。苦水堡白土坡峴到新屯川界城牆全長46華里又101步,遠遠大於苦水堡至新屯川界的官道距離,說明好多地段的城牆都在蜿蜒起伏的山巒間爬行,特別是腰崖河白打班一線。城牆高達6。3米,底寬4米,收頂2米。板築長城猶如一條黃色長龍將墩臺、月城牆、暗門、團莊等配套建築有機的串聯在一起。個別地段採用依據山險、溝壑為邊的構築方法。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現將各個建築介紹如下:

新屯川境內的明長城

圖3。月城示意圖

1)月城。月城,又叫羅城、甕城。城門是城防的要害部位,是城的薄弱之處。敵人攻城主要攻打城門,城門一旦被攻破,敵人便可蜂擁而入,迅佔全城。為了加強城門的防禦功能,在城門之外往往另築一座小城,將城門包圍起來。

甕城之名來自陶瓷。陶瓷特點是嘴小肚子大,是盛裝糧食、酒水的一種容器。甕中之物出入都比較困難,故有“甕中捉鱉”的成語。甕城將城門外圍成一個封閉的空間,一旦敵人衝入,城牆上士兵居高臨下,或用弓箭,或用滾木擂石,關門打狗。築長城時,但凡經過城池堡寨團莊均留城門,門外築一月城。苦水堡~新屯川城牆沿線,共設定了五個月城,意指經過五個堡寨或莊廓。或許新屯川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軍屯之地的新屯川舊時就有一個類似於梯形結構的、有百十來戶人家居住的微型城池,城牆底基寬、牆體高;西牆南牆外有護城渠環繞,東牆外有一道深深的壕溝,東南角有一個與城牆等高的墩臺。至今還有一些上述建築的片段遣存。另外,南關門子、北關門子、中街的地名一直延用至今。

2)墩臺。墩臺,又叫馬面、牆臺。城牆牆體外部,每隔一段便要修築一個突出於牆體外側的平臺,守城士兵立於之上,射擊衝到牆根之下的敵人,如果遇有騎兵,奔跑速度快,瞬時即可到達城下。這時,守在城牆上計程車兵從正面射擊出現了死角;站在城牆上側面位置射擊,便可躲開死角,有效的殺傷敵人。基此,在城牆牆體之外,每隔一定距離建一個平臺,目的就是避開死角。該平臺亦稱馬面,馬面即馬首,馬的眼睛是從兩側看,修築馬面是避免城牆出現射擊死角的最佳軍事設施。苦水堡白土坡峴~新屯川城牆沿線,共夯築了20座這樣的墩臺,大約每公里就有一個墩臺。

3)戰棚。戰棚,又叫天棚房、敵團。屬於木結構建築,以長木為骨架,橫架於女牆之上,以防止敵人的弓箭射擊。站棚可以開合,根據戰時需要可隨時組裝拆卸,便於運輸,類似於今日工地所使用的臨時活動房。木製戰棚尤如騎士一般,騎在女牆之上,無形中提高了城牆高度。加之木製戰棚可以伸出牆體外一米,士兵可以站在鋪板上懸空活動,從而大大提高射擊角度。然而,戰棚畢竟屬於臨時性敵樓,用於城樓被摧毀以後的應急補救措施,絕不是永久性的建築物、且由於結構相對簡單,防敵作用遜色於固定敵樓。

新屯川境內的明長城

圖4。長城牆腳下的暗門

4)暗門。暗門,又叫闇門、警門。在長城上的一些隱蔽段落會開設有朝向關外的矮小門洞,其隱秘的特性甚至在長城外側也很難被發現,很顯然不是給大部隊和普通人通行的。在處處嚴防死守的長城上冒著被敵人突襲的風險開設這些門洞絕不尋常。暗門是明軍特種兵悄悄出入關內外的通道,特種兵包括急步、健步、尖哨、緝事、通事等類人員,最具傳奇色彩是哪些類似偵查兵的“夜不收”們,這是一項風險極高的差事。在腰崖河~北打班中間某處邊牆上留有一暗門,足見此處多麼隱蔽,便於像“夜不收”這類特種兵神出鬼沒!

5)壕溝,如同牆體一樣,壕溝也體現因地形“用險制塞”“限胡馬之足”“以牆制騎、以壑制馬、安邊設防”的軍事思想。挖壕溝,埋牙叉鹿角,撒鐵蒺藜、置絆馬索,防範偷襲。苦水堡~新屯川城牆沿線共挖掘出9道壕溝,其位置或許在山澗,或許在平地堡寨邊。由於沒有文獻記載,具體地址我們也就無法得知了。

新屯川境內的明長城

圖5。沿途墩隘

B。沿途墩隘。墩隘是長城的附屬設施。看起來它與長城牆體毫無瓜葛,但從軍事防禦角度看,卻與長城密切相關,具有一定的輔助功能,與長城構成了複雜而嚴密的科學防禦體系。它們遙相呼應,緊密配合,互為依存,是不可或缺的長城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墩隘,又叫烽火臺,蘭州到古浪峽之間的烽火臺都是用黃土夯築而成的方稜臺結構的高臺群,群墩皆為為實心,按序線形排列。置於長城內外高地、山頭或者驛道旁,相鄰的前、後、左、右墩臺的距離都在相矚範圍之內,遇有敵情發生,白天施煙,夜間點火,臺臺相連,傳遞訊息。

新屯川境內的明長城

圖6 板築長城

公元1598年,三邊總督李汶在今永登東北的松山古城處組織了松山戰役,取得了松山大捷,拓地五百餘里。同年12月,陝甘巡撫樂遣人對莊浪衛邊防巡視,向皇帝陛下提出了修古浪駟水到靖遠索橋長城的建議。廬山閒人不敢割愛,將奏章全文複製於此:“駟水至靖遠索橋亙不過四百,乃舊邊自永安歷經皋蘭渡河,逾莊浪至涼州則一千五百里。舍此四百里不守,欲守一千五百里之邊,果孰難而孰易。”樂大人,估計琢磨過平面幾何學,他利用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以靖遠索橋(A)苦水堡(B)古浪駟水鎮(C)三點為頂點,得出了AC<(AB+BC)之和的結論。次年二月,修牆奏章獲批。1599年底,這條東起靖遠黃河索橋、西至駟水的長達200公里新邊牆竣工。從此,蘭州、苦水、新屯川、永登、天祝至古浪境內的這段明長城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日漸廢棄,逐漸變為桑田之地。

文章結束前,廬山閒人想談談明長城在新屯川具體方位。《紅城志》中對紅城段明長城有記載:“明長城在紅城境內長約18公里。南起野泉東嘴小學,北至龍泉寺鎮瑞芝村蒿灘社(1962年前屬紅城轄區)”。新屯川距離東嘴子僅僅2里路,可謂一步之遙,且東嘴子小學處於G312國道東側,自然新屯川段明長城亦在G312國道附近。廬山閒人依稀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屯川村一社上川(蘭新公路西邊)有一小段崩塌了的明長城,後來退牆為田了。

作者簡介;甘孝賢,男,甘肅省永登縣人,筆名廬山閒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