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上期我們來到岱廟的仁安門,這仁安門是岱廟的第三道門,過了仁安門就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天貺殿。

仁安門始建於元代,明清時重修。取自《論語·里仁》:“仁者,安仁”之意,正門中間有一牌匾“天下歸仁”,這四個字出自《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與孔子討論怎樣做才是仁,孔子教導說“要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樣天下的一切就都和諧美好了。”具體呢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過了這仁安門這個大院可就是岱廟的最主要的院子了,在前面部分還散落著許多石碑。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再往前還有一稍高點的臺子。這個平臺上有一塊石頭,我們看這中間一圈已經被摸得包漿了,光潔如玉、錚明瓦亮的。這塊石頭叫扶桑石,俗稱迷糊石。看旁邊有個牌子說是有個摸福的遊戲。閉上眼圍著這石頭左轉三圈右轉三圈然後正直向北走,去摸那棵樹幹上的凹洞,如果摸到就會得到福氣,就會得到泰山神的庇佑。大夥來岱廟遊玩有興趣的話可以試一試。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這臺階上去就是這岱廟的主體建築-天貺殿。注意那個字念[kuàng],就是賜、賞賜的意思。天貺殿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關於建殿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宋真宗曾在大中祥符元年的正月和六月兩次得到天書,為了答謝泰山神兩次降臨天書而敕建的,取皇天貺贈之意,取名為天貺殿。當然了降天書這事都是宋真宗所主導的。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這天貺殿建於這雙層石砌高臺上,面闊九間43。67米、進深五間17。18米、高是22。3米,為重簷廡殿頂,上覆黃琉璃瓦,這等級是古代最高規格的了,它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

殿前露臺上有一長方形鑄鐵香爐,兩側還有一對大型鐵缸,這鐵缸主要是用來盛水防火的。東西邊側建有六角攢尖頂碑亭,立有乾隆帝御書《禮岱詩碑》。殿內正中是神臺,有東嶽大帝神像,供人祭祀禮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這座大殿的精彩之處在於殿內的東、北、西三面牆上繪有大型壁畫-“泰山神啟蹕迴鑾圖”,這可是我國現存道教壁畫的上乘之作。全長62米,高3。3米,描繪的就是東嶽大帝出巡和凱旋的場景,場面浩大、氣勢恢宏。據說關於這壁畫的創作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據說是當年宋真宗修建天貺殿後,徵集全國的畫師創作這個壁畫,結果都不入神宗法眼,當畫家們一愁不展的時候,一位畫家的妻子出主意說,你按照當今聖上封禪泰山時的場面畫個試試。結果還真成了。這是真宗給自己臉上貼金呢。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有專家曾對《泰山神啟蹕迴鑾圖》進行過專門研究,認為其在畫法上繼承了宋代時的傳統畫法,同時又吸收了清代的西洋畫技法,稱得上是“宋清結合,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可能有讀者會好奇,《泰山神啟蹕迴鑾圖》明明是宋代的壁畫,為何還會新增清代的元素?其實您有所不知,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情況,就是因為岱廟壁畫在繪製完成後的千餘年中曾隨廟宇歷盡劫難,像火災、兵禍、戰亂、地震等等,這殿宇是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唐宋原圖早已是湮滅無存,但為應對隨時可能面臨的災害對壁畫的損害,宋元明清該壁畫一直有粉本(也就是畫稿)傳世,因此留下了元明清時期的繪畫符號。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壁畫圖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重修岱廟後所制,乾隆三十六年重繪。

據康熙《重修岱廟履歷記》碑:“大殿內牆、兩廊內牆俱口(使)畫工畫像。”又據泰安大汶口《劉氏族譜》載:“劉志學,善丹青,泰邑峻極殿(當時岱廟大殿之名)壁畫,即其所繪。”據此可知今存壁畫出自泰安民間畫工劉志學等人之手。此後乾隆、同治間又經重描。歷經千載,經營數代,最終形成這幅規模宏大、氣勢恢弘的藝術長卷。

(大夥注意,殿內雖然有標識禁止拍照,你拍照也不會有人制止。不過這裡強調一下:殿內光線比較暗,如果想要拍照,請不要開閃光燈。因為閃光燈的強光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壞,特別是這種有顏料的彩繪圖畫,切記切記)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這天貺殿歷經千年也是命運多舛,不但歷經戰亂、火災等,近代一度成為軍閥的馬廄。一九二八年中原大戰時,軍閥孫良誠曾率部隊駐紮在岱廟,這主殿天貺殿就被佔用當作了馬廄用來養馬,在這精美的壁畫上鑿孔安梁,設槽餵馬,弄得整個大殿是汙穢橫流,大殿也遭受了毀壞。

我們穿過天貺殿旁的側門,進入岱廟的最後一進院落。這個是銅亭,又叫金闕,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鑄造。據說原來是在泰山頂的碧霞祠內,裡面奉祀著碧霞元君,明末清初時移到泰安城西南的靈應宮內,建國後遷移至此儲存。整體為銅質鎏金,四壁原有可轉動啟閉的門窗的,後來都遺失了。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我們去北門厚載門看看。厚載門,是岱廟的北門,厚載,取自《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就是說大地廣厚能載萬物。門上的城樓稱為望嶽閣,站在厚載門上可以遠眺泰山,一覽泰山雄姿。天氣好的話,據說能看得到南天門。“遠看泰山黑乎乎,上頭細來下頭粗。有朝一日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知道這是誰的詩嗎?這是著名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的《詠泰山》詩,也有說是張宗昌的,不管誰的了,怎麼樣,有水平吧?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泰山我們就不爬了,也就不用出北門,咱們再沿著西路走回南門去。這個是鐵塔,與銅亭左右呼應的。鑄造於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原來在泰安城天書觀內的,抗戰時天書觀被毀,這鐵塔也慘遭破壞,原有十三級,現在只剩底部四層3。8米高了。這底下三層鑄有捐款和鑄造者的資訊。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岱廟西路這裡也是有許多的石碑石刻,旁邊還有魯班殿、泰山地質博物館等,感興趣的話來岱廟可以看一看,今兒咱們就不參觀了。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這塊碑就是咱前面提過的那塊位於岱廟西側唐槐院門外的宋祥符碑,是宋代祥符年間由翰林學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詔尹熙古篆額並書的加封碑。這塊石碑是泰山現存最早的一塊龜趺碑了,立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全稱為“大宋東嶽天齊仁聖帝碑”,是宋真宗封禪泰山後,將泰山神由“王”加封為“天齊仁聖帝”而立的封號碑,全文2319個字,碑陰刻“五嶽獨宗”四個榜書大字,字徑1。1米,為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所題。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這兒咱簡單說一下泰山神受封。雖然說秦皇漢武都封禪過泰山,但泰山神被授予各種封號,這得自唐代玄宗年間說起。據清代聶劍光所著《泰山道理記》載: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泰山神為“齊天王”,意思是與天相齊,這有點齊天大聖的意思哈。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加封“仁聖天齊王”,四年(公元1011年)又下詔加封“天齊仁聖帝”,使得泰山神由“王”而“帝”,位崇至高。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又加封泰山神為“天齊大生仁聖帝”。但是到了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卻取消泰山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自此以後,明清兩朝的皇帝將原來的封禪改為了祭祀。

我們現在又從南門出來了,岱廟就參觀完了,走馬觀花、連看帶拍的這遛了有三個來小時。“山前回首望,一夢恍相符。”泰山數不勝數的文化古蹟,將泰安定義在了文化古城的位置上。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探訪岱廟天貺殿,牆上的壁畫氣勢宏大,乃上乘之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