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

飄搖燭光 撰

【前言】

四大天王何以能成為四大天王?他們有哪些成就?他們當年是如何走紅的?他們憑什麼能夠統治整個九十年代的香港樂壇?從現在起,我們一起來回顧四大天王崛起之路,討論一下他們成為天王巨星的原因,回味他們留下的無數經典金曲。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統治香港樂壇的四大天王,不知不覺中距離現在已經很久了,他們曾經的輝煌漸漸被淡忘,在年輕一代的眼裡,他們只是代表著過去的一個符號,網路上充斥對他們一知半解的曲解和誤解。寫這篇長文,就是想以一名資深樂迷的身份,帶大家隨著記憶返回二、三十年前,回顧這四位華語藝壇巨星的歷程,儘量還原當年印象中的四大天王。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四大天王

當年一首一首關注著每週排行榜、搶購新出唱片的年代實在過於遙遠,記憶可能出現偏差,只能儘量在尋找資料完善修補。錯漏之處敬請指正,歡迎批評交流,謝絕無腦粉偏執謾罵。

▲歷屆季選歌曲,請關注我製作的系列影片 港樂經典季報

【第一節】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1990年初,回顧一下香港樂壇在那個面臨更新換代的激情時刻,正在發生著什麼。

上一個時代的天王巨星張國榮,此刻正開著全球巡迴告別演唱會,宣佈徹底退出樂壇;而他最大的競爭對手、80年代香港樂壇的王者譚詠麟,早在兩年前已經宣佈退出一切頒獎典禮。雖然兩年來譚詠麟在樂壇成績仍然耀眼,並將繼續在樂壇活躍很長一段時間,持續推出著經典名曲,但是隨著張國榮宣佈隱退,譚張爭霸正式落下帷幕。等數年之後張國榮再度復出時,譚張之間早就一笑泯恩仇了。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到1990年,譚張爭霸已經成為歷史

而其他在80年代叱吒風雲的巨星,許冠傑正萌生退意;關正傑、鄭少秋已經不當大哥很多年;羅文時隱時現,出現的時候便帶來幾支金曲,但顯然無心角逐樂壇榮譽;林子祥、陳百強也悄悄退下一線,他們雖然仍然在推出新的優秀作品,但很明顯已經過了巔峰期。

女歌星方面的情況其實也比較類似,當了多年樂壇一姐梅豔芳將於半年後宣佈不再領獎;在上個年度(1989)對梅豔芳造成巨大沖擊的陳慧嫻在年僅24歲之時宣佈退出樂壇遠渡重洋求學,雖然後來她重返樂壇並帶來《飄雪》、《紅茶館》等經典名曲,但那已是後話。在80年代中後期,新的天后人選其實已經浮現,除了陳慧嫻,還有葉倩文、林憶蓮、鄺美雲、關淑怡等表現突出。事實上,葉倩文和林憶蓮也確實扛起了接下來幾年香港女歌手的旗幟。不過,本文重點敘述是的男歌手。

▲陳慧嫻全集影片剪輯,請關注我製作的系列影片 陳慧嫻經典金曲全集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葉倩文和林憶蓮是90年代初香港樂壇女歌手的旗幟

那麼,在1990年初,日後叱吒風雲的四大天王在香港娛樂圈,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呢?

(按推出首專並在香港樂壇奠定地位次序排列)

【張學友】一線歌手、準一線電影演員

▲張學友全集影片剪輯 即將上線,敬請關注

【劉德華】三線開外歌手、頂流影視紅星

▲劉德華全集影片剪輯,請關注我製作的系列影片 劉德華經典金曲全集

【黎明】唱過幾首電視歌曲的十八線歌手、二線電視演員

▲黎明全集影片剪輯,請關注我製作的系列影片 黎明經典金曲全集

【郭富城】跟唱歌毫不沾邊的龍套演員、兼職伴舞

▲郭富城全集影片剪輯 即將上線,敬請關注

除了張學友,其他三人根本都沒進入香港樂壇的主流視線。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四大天王

假如在1990年初讓人預測1990年度的最受歡迎男歌手將花落誰家,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當時很難看出誰具備什麼更大的優勢。當然我們現在知道最終是劉德華捧杯而歸,但在年初,劉德華根本不會被列入考慮範圍,他當時在眾人眼裡,只是一個跨界唱幾首歌的影星。

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新生代男歌手大量湧現,比如後來拿過最受歡迎男歌星獎的許志安在1988年已經出道,杜德偉、黃凱芹更是表現非常優秀,但如果在1990年初預測新一屆的樂壇一哥,最主要的競爭者大概也只有三個人:

第一位是【

王傑

】。香港出生、臺灣出道的王傑,於1989年2月挾自己前三張國語專輯在臺灣熱賣之勢,返港推出第一張粵語專輯《故事的角色》,收錄了前三張國語專輯精華的粵語版,甫一推出便炸爆香港樂壇。8月份推出的第二張粵語專輯《誰明浪子心》再接再勵,在年終憑單曲《誰明浪子心》同時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可能》(國語版《安妮》)、《幾分傷心幾分痴》(國語版《一場遊戲一場夢》)、《一無所有》(國語版《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等歌曲大熱流傳,鋒頭一時無兩,直逼諸多巨星。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王傑首張粵語專輯《故事的角色》(1989)來勢洶洶鋒頭無兩

但問題是,王傑在香港樂壇,卻是“出道即巔峰”的典型,在1989年一炮大紅之後,接下來的幾年卻逐步下滑,直至1993年唱片素質其實極佳的粵語專輯《她》淹沒在四大天王的滔天聲浪中,幾無半點漣漪,才心灰意冷離開香港樂壇,再重返時已經是世紀之交了。王傑沒能在香港持續他1989年的輝煌,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比如說他性格比較孤傲,沒有很好融入那個圈子;又比如說他的歌路相對單一,難以吸引更大範圍的粉絲群;或者說王傑形象太過吊兒郎當沒有星味,扛不起偶像巨星的旗子之類。但無論如何,王傑在香港樂壇短短四五年間,確實一直在推出優秀的經典歌曲,也曾經如流星般閃亮過,更又如流星般消逝去。在1990年表現遠不如去年之後,已經暗示著他在香港樂壇的根基扎得並不穩固。所以,王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其實並不算太高,他也是新一代樂壇王者候選人中,最快出局的一個。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王傑孤傲形象,或許是他沒能完全融入香港演藝圈的原因之一

第二位是【

李克勤

】。李克勤1985年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簽約寶麗金,次年便推出首張EP,表現尚可;1988年推出的第二張個人大碟《夏日之神話》廣獲好評,1989年兩張專輯《此情此境》、《Purple Dream》均大熱,多首金曲熱播,單曲《一生不變》同時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其優秀的唱功和演唱風格被業界高度讚賞,李克勤本人更是直接被譚詠麟欽點為自己的“接班人”,被認為新生代男歌手中的翹楚,有望成為新一代天王巨星。然而,在接下來的兩三年間,雖然推出了《一千零一夜》、《護花使者》、《紅日》等經典名曲,但李克勤在樂壇的地位卻接連被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彎道超車,人氣遠落下風。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李克勤《Purple Dream》大碟(1989)的成功將他推上人氣頂峰

在整個九十年代,李克勤雖有“第五天王”之稱,也算是好歌不斷,但無論是人氣還是唱片銷量,跟四大天王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關於李克勤在香港樂壇地位起伏之謎,三十年來眾說紛紜,多數人聚焦在他外型吃虧、少年得志鋒芒太露得罪人這兩點,其實他在寶麗金公司的資源被黎明、張學友擠佔是更重要的原因。等到磨礪多年,才在四大天王時代結束之後,奪得2002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手大獎,可惜到那時候,這個大獎的含金量已經大不如前了。李克勤在香港樂壇頂尖巨星的競爭中,其實一直沒有出局,就算九十年代末被擠到邊緣地帶的最低谷時也一直是候選人之一。但在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之後,他以“零瑕疵”唱功歌手的美譽,以橫跨八零、九零、零零、一零甚至二零多個年代的資深唱將,演藝生涯經歷了譚張爭霸、四大天王時代的全盛時期,也走過了新世紀港樂逐漸式微的低谷,李克勤也算是在眾星閃爍的香港樂壇中,獨享自己無可替代的一份榮譽。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李克勤終於在2002年度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大獎

第三位是【

張學友

】。1984年獲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出道,1985年4月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即爆紅,在譚詠麟爭霸即將進入白熱化前夕,以一個貌不驚人的新人在樂壇迅速站穩腳跟。隨後幾年表現平穩,雖然在1987到1988年經歷過一個短暫的低潮,但很快重新振作。1989年度憑藉《給我親愛的》和《只願一生愛一人》兩張大碟的成功,成為香港樂壇新一代歌手中最具資歷和實力的中堅力量。他在接下來的九十年代,持續以極為優異的表現,與另外三位著名帥哥合稱“四大天王”。張學友是九十年代的唱片銷量之王,從1992年起幾乎每張專輯都取得極高銷量,歌藝和貢獻受到業界和歌迷的一致認可和讚賞,被譽為新一代“歌神”,成長為香港乃至華語樂壇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頂級巨星之一。

從頭認識四大天王(1)1990年——巨星隱退後的真空

張學友首張專輯《Smile》的成功讓他快速躋身香港樂壇一線男歌手位置

然而,他們卻都無緣譚詠麟和張國榮之後的首位最受歡迎男歌星得主,那在1990年這個香港樂壇承上啟下的交接之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陳慧嫻全集影片剪輯,請關注我製作的系列影片 陳慧嫻經典金曲全集

(未完待續)

下一節:

1990年的樂壇風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