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突發急性腦梗,只要遵循這三個步驟,想不恢復正常都很難

村裡的吳大爺突發言語不清、左側肢體無力,但由於症狀輕微,本人和家屬均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認為過一會就會好的。

結果時間僅過了6個小時,左側肢體完全抬不起來,趕到醫院的時候早已經超過了8個小時,這時候既不能進行靜脈溶栓,也不符合動脈取栓的條件,只能被動接受保守治療。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吳大爺遺留了左側肢體殘疾,生活處於半自理狀態,每天都過得很痛苦。

其實,在我們國家像吳大爺這種案例非常多,本質原因是不知道什麼是腦梗死,早期會出現哪些症狀,發生後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從而結局遭遇非死即殘的情況。

突發急性腦梗,只要遵循這三個步驟,想不恢復正常都很難

一、什麼是腦梗死?

腦梗死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各種病因導致腦血管狹窄或者閉塞,以致腦部血液迴圈障礙,區域性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性壞死。

根據發病機制,臨床上可以分為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腔隙性腦梗死,腦栓塞和分水嶺腦梗死。

臨床表現和病情嚴重程度,取決於梗死灶大小和梗塞的部位。可表現為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和體徵,比如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共濟失調等。

如果發生基底動脈血栓或大面積腦梗死,病情非常嚴重,患者可能出現意識障礙或昏迷,甚至腦疝的形成,從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二、如何快速識別?

腦梗死急性期,會出現很多典型的症狀,只有及早識別它們,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緊急就醫避免病情進展惡化。臨床首選推薦掌握BEFAST快速識別法。

B是指身體失去平衡。如果突然出現走路不穩,身體向左或者向右傾斜,在閉目的時候身體容易往後倒,需要排除急性腦血管疾病的可能。

E是指眼睛看不清。當患者突然出現視物模糊或短暫性失明的情況,需要引起警惕腦梗死或腦出血的可能。

F是指觀察面部兩側是否對稱、微笑時口角有無歪斜(自行判斷時照鏡子)。

A是指雙臂平舉,觀察雙臂是否能舉到平舉在同一高度,觀察是否出現無力、垂落的情況。

S是指試著說一句完整話、背一段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觀察能否按邏輯正確表達、有無口齒不清。

T是指時間就是大腦,當出現上述症狀後,趕緊撥打120,將患者送往有卒中中心的醫院。

三、趕往醫院途中,做到三要三不要

第一,如果懷疑患者是腦卒中,千萬不要給予任何藥物,其中就包括阿司匹林和安宮牛黃丸。因為透過症狀是無法判斷這名患者,到底是得了腦出血還是腦梗死。而如果這名患者是腦出血,擅自給予阿司匹林只會加速患者的病情進展惡化。

第二,不要採取任何的偏方治療,比如像針刺放血療法或拍打身體來治療急性腦梗死,這些治療手段幫助意義並不大,而且還有可能會耽誤或延遲急性腦梗死最佳的治療時間。

第三,不要認為症狀很輕,去小診所輸液就可以。其實很多腦梗死屬於進展惡化型,剛開始症狀很輕微,但時間過了一兩天以後,症狀會表現出越來越重,這時候再去醫院治療,在時間上已經晚了。

接下來再來說一說,面對急性腦卒中應該要做的三件事情:

一是,如果發現患者出現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楚,一側肢體偏癱等症狀,需要警惕腦梗死的可能。這時候需要立馬趕往醫院,最好在4。5個小時之內到達醫院,排除禁忌症可以進行靜脈溶栓或動脈取栓。

二是,要懂得心肺復甦,如果患者意識喪失或陷入昏迷,這時候就需要摸摸他的頸動脈搏動,聽聽他的心跳,看看他的呼吸。如果這些生命體徵都已經沒了,就得立馬開始心肺復甦,這是可以救命的。

三是,要找到最近的有卒中中心的醫院,因為腦梗死早期最佳治療涉及到靜脈溶栓或動脈取栓。如果把患者送到一家沒有能力、沒有條件進行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的醫院,那不就白白浪費了早期最寶貴的搶救時間。

突發急性腦梗,只要遵循這三個步驟,想不恢復正常都很難

四、腦梗死急性期如何治療最有效?

急性腦梗死治療的“黃金時間”:

(1)缺血3至6小時以內,透過治療使血管再通,血液供應恢復,部分腦細胞可恢復到正常狀態;

(2)超過6小時,部分腦細胞可能由缺血過渡到壞死;

(3)超過12小時,絕大部分腦細胞都將徹底壞死。

當患者識別急性腦梗以後,接下來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再灌注治療,也就是進行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治療,靜脈溶栓需要在4。5小時之內,動脈取栓最好在6~8小時之內。

再灌注治療,用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來說明,當農民伯伯在種水稻的時候,如果給稻田供水的水渠裡面淤泥太多,把通道給堵死了,那麼稻田裡的秧苗就會因為缺水乾旱而死亡。

這時候我們就得儘快清理掉淤泥,疏通水渠,恢復對稻田的供水,挽救瀕臨死亡的秧苗,這就是再灌注治療。

對於急性腦梗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需要儘快透過藥物或者是介入手術的方式,清理掉血管內新形成的血栓,疏通血管,恢復對瀕臨死亡的腦細胞的血流供應,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綜上所述,只要患者及早識別急性腦梗死,在趕往醫院的途中做到三要三不要,排除禁忌症進行靜脈溶栓或動脈取栓,多數患者都能獲得良好的結局。

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不妨關注、點贊、轉發一下!關注醫學科普,關注神經內科曾大夫。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