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作者 張莘如

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素有“東方的蒙娜麗莎”之稱。我與它的情緣,始於半個世紀之前。

邂逅盧舍那大佛

1970年春,我回重慶探親。一個月假滿,要歸隊了,我突然想到,回部隊駐地河南安陽,要經過幾個歷史文化名城,何不下車逛逛。但是,我的時間不多,要玩也只能選有限的幾個。斟酌半天,選定了西安和洛陽。

西安到站,立即去半坡村遺址參觀,當晚在西安住下。第二天買了到洛陽的硬座票,因為是中途上車,沒有座位,硬生生站到了洛陽,此時已是中午。

顧不得腳麻腿痠,迅速趕往龍門石窟,這是我計劃遊洛陽的第一個景點。我對龍門石窟瞭解不多,只知道它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此生應當來看看。

進了景區大門,沒有導遊圖,沿著觀光道,排列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石佛石龕。沒有文字介紹,沒有導遊,也就看不懂,只能匆匆而過。在我興趣索然時,眼前一亮,到了一個開闊處。路旁有景點介紹欄,上書“奉先寺”三個大字。

奉先寺東西進深約為40米,九尊精美的佛像依崖雕鑿而成,一字鋪開,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整個佛像佈局嚴謹,協調勻稱。主佛盧舍那大佛至高至尊居中而坐,通高17。14米,其中僅頭高就有4米,耳長也近2米,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奉先寺雕像群(網路圖片)

如果說奉先寺代表著唐代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那麼盧舍那大佛就是這座東方石刻藝術殿堂中最閃耀的一顆明珠。它恢宏氣派,因為它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為精美的一尊佛像;它莊嚴肅穆,因為它“光明遍照”,令人可敬可畏;它睿智和諧,因為它擁有最迷人的微笑,似向人間芸芸眾生傳達著慈祥與和悅,令人心靈顫動。盧舍那大佛的雕刻以豐富的創造力,高超的技藝和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使其雕刻惟妙惟肖,向世人散發著洞察一切的智慧光芒。

“奉先寺”介紹欄對群塑的介紹十分簡約,我特別留意這段話:為修大佛“皇后武氏助施脂粉錢二萬貫”。

當晚離開洛陽,沒有遊覽關林的時間了,我必須在天黑前趕到駐地安陽。歸隊的前幾天,人在營房,心在奉先寺,從此,“盧舍那大佛”、“17。14米”、“武則天”幾個字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再也沒有消退。

初識大佛真面目

我對盧舍那大佛著了迷。一有時間就往市圖書館跑,希望能從中找到跟大佛有關的資料。

師報道組解散後,我分到師直工兵營營部,主要任務是寫新聞報道。我常常以到《河南日報》送稿的名義,借道洛陽,去看大佛。調回師部安陽後,也不時藉故到鄭州辦事,轉道洛陽龍門石窟,只為看一眼盧舍那大佛。

因為遊覽過多次,龍門石窟的整體佈局和奉先寺的藝術成就逐漸多了些瞭解。

龍門石窟,坐落在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自古以來,龍門山色就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遠眺西山石窟(網路圖片)

龍門石窟景區由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四個景點組成。其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

踏入龍門,不僅將置身山水田園之境中,還將置身一座千年的藝術寶庫,美輪美奐的雕刻藝術,攝人心魄,給人一場視覺盛宴。而龍門石窟中最精華也最完整的部分則是西山石窟中奉先寺和古陽洞中的“龍門二十品”。

唐高宗上元二年除夕,時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則天親率文武朝臣駕臨龍門,參加主佛盧舍那的開光儀式。自從奉先寺竣工後,民間就廣泛流傳著唐代女皇武則天與奉先寺的故事。傳說盧舍那大佛是武則天的化身,依照武則天本人的相貌塑造。民間傳說雖然並不見經傳,但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皇后是賢淑與美麗的化身,而按照皇帝本人的形象去塑造佛像,早在北魏時期就已有先例。

按佛經上講“盧舍那”意為光明遍照,是“三身佛”中的“報身佛”,在佛教造像中,各地寺院和石窟都不乏盧舍那佛形象。然而,從藝術典型創造的角度去審視,任何一處的盧舍那造型都沒有龍門石窟奉先寺的盧舍那更美,更趨於女性化,連其座一側的《大盧舍那像龕記》也描述到:“圖茲麗質,相好希有,鴻顏無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這與史書記載武則天為“方額廣頤”面相卻有些彷彿,而盧舍那的原意為“佛光淨滿”“光明遍照”,也正與武則天自稱為上明下空的“曌”字相吻合。

中國古代藝術大師們,在塑造主佛盧舍那形象過程中,以豐富飽滿的藝術創造力,賦予它一副女性風範,從而出神入化地使雕像惟妙惟肖。佛像面頰豐滿圓潤,頭頂有高肉髻波狀發紋,雙眉彎彎,猶如新月,小小的嘴角,略向上翹,帶著隱隱的一絲喜悅。宛如一泓秋水的雙目,微微向下作凝視狀,流露出安祥與和諧,洋溢著關注人間與洞察一切的智慧。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不久前修復的盧舍那大佛正面像(網路圖片)

史書和典籍的查閱讓我對盧舍那大佛建造背景有了更多的瞭解,隨著知道的越多,疑問也多起來,最大的疑問是:不少的資料說盧舍那大佛是按武則天的真容塑造的。如果是真,那就不排除兩種可能:一是高宗授意,二是武后親命。

我把手頭僅有的可能是武則天的畫像同大佛的照片進行對比,因畫像有失真,很難確定。不過,燕瘦環肥,按唐代的審美觀,二者確有相似之處。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網路圖片)

大佛建成時,武則天不僅是皇后,而且是“二聖臨朝”的天后了。下一步,是實現她的皇帝夢,如果真是她下諭按她的真容塑造大佛,她有什麼用意呢?

據佛教考古學家、龍門石窟研究所名譽所長溫玉成先生講:“《大雲經》(有考證此經為偽造)裡面有一句話,女主要在支那出現。以薛懷義為代表的一批高僧,就利用這句話推崇《大雲經》,為武則天稱帝鋪路,後來武則天也以彌勒佛降世來自命。”

武則天稱帝后,曾下令在全國建造佛寺,一改李唐王朝以道教為國教的傳統。她親自過問《華嚴經》的譯印工作,併為譯本作了序,還親自出迎從印度取經回國的高僧義淨。“華嚴宗”,就是她支援創立的佛教宗派。

如果所有這些傳聞屬實,盧舍那大佛後面的秘密也就昭然若揭了。

剩下的只是大佛神秘的微笑了。盧舍那大佛,或者說,武則天,神秘的微笑中包含著什麼寓意呢?

兩個“蒙娜麗莎”的微笑

2002年1月,我隨同集團公司考察團到歐洲考察訪問,妻自費同行。那時,中國遊客到歐洲旅遊的不多,又是最不適合旅遊的冬季,景點遊人稀疏,當然,也最適合我們不受干擾地對專案一一看過。

巴黎盧浮宮,人也出奇地少。鎮館之寶——達 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前空無一人。我趕緊過去,抓緊機會拍照,然後仔細地觀賞畫作。雖然在畫報上我們都看過這幅畫,但如此近地觀賞真跡(但願是真跡),還是第一次。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2002年1月作者攝於盧孚宮

“蒙娜麗莎”畫像沒有眉毛和睫毛,面龐看起來十分和諧。直視蒙娜麗莎的嘴巴,會覺得她沒怎麼笑;然而當看著她的眼睛,感覺到她臉頰的陰影時,又會覺得她在微笑。蒙娜麗莎坐在一把半圓形的木椅上,背後是一道欄杆,隔開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橋、山巒,它們和蒙娜麗莎的微笑融為一體,散發著夢幻而神秘的氣息。

在觀賞“蒙娜麗莎”時,我心靈微微一顫: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對了,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不也有這種神秘的微笑嗎?

我記下了西方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回國後一直想到現場感覺東方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但此時我已轉業回重慶24年了,離開龍門石窟日久,現場的感覺已經模糊。

機會來了。2018年夏季,我和妻同朋友一家開啟了華中華北東北大環線自駕之旅。在進入河南境內後,我們驅車去洛陽,直奔龍門石窟。

車臨近伊水時,天開始下雨。趕到奉先寺,雨越下越大。雨水和時光沒有拉開我同盧舍那大佛的距離,反而讓我心更切,情更急。我沿著陡峭的石梯,拾級而上,邊爬邊仰望大佛,腿腳像五十年前一樣有力,我懷疑這是一種“場”的力量。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冒雨拜謁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大佛別來無恙?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作者與大佛合影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背景:弟子與菩薩的塑像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背景:天王與力士的塑像

戀上“東方的蒙娜麗莎”

隔河遠眺奉先寺

我來到大佛祭拜位,面向大佛,雙手合十。我想,1300年前,武則天率文武百官在此焚香禱告,她心裡想著什麼?她是否也像這尊大佛一樣,臉上露著神秘的微笑?

武則天是一個心機很重的人。她十四歲進宮,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後宮佳麗三千,什麼時候才能輪到她?她與母親告別,母親淚流滿面,她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然而,從她十四歲到二十六歲,沒有得到任何晉升。進宮十二年李世民去世,她不得不到感業寺為尼,與青燈古佛為伴,一步一步向死亡走去。

但是,歷史選擇了武則天,不會沒有理由。終於,李治在登基的第二年見到了武則天,武則天又回到了宮中。

上天給了武則天一個又一個的機會,她先是利用王皇后同蕭淑妃的矛盾,扳倒了蕭淑妃,然後又以親生女兒的死,扳倒了王皇后。有一種說法廣為流傳:武則天親手殺死了自己剛出生的女兒,嫁禍王皇后。雖然無可考證,但親生女兒的死的確成了武則天登上皇后寶座的基石。

從感業寺的絕望中被拯救回來,到一步步成為皇后,她僅僅用了五年的時間。我們看見了一個倔強陰狠的女人,她與後宮鬥,與前朝鬥,渾身傷痕,但她不服輸,她不能輸,她一刻不停地往向走。在人生的牌局上,她一次一次獲得了翻盤的機會。

歷史記載的那個武則天充滿戾氣:對手阻止她,她便要果斷殺伐;命運虧欠她,她便要逆天改命。但我們來到這個以武則天為原型的盧舍那大佛時,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親切。它的線條是柔和的,衣褶飄逸,全身線條行雲流水,所以會有一種親和嫻雅的感覺。在她的微笑裡,你會體會到一種容納感,一種寧靜、溫和,一種母親一樣的承載力。

武則天晚年曾向上天投上《除罪金簡》,我們不知道她要懺悔什麼。而她身後留下的無字碑,又是她要向世人述說些什麼。歷史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故事,卻沒有告訴我們這些故事後面隱藏著怎樣的生命情感。真實的武則天不是一個簡單的標籤,而是一個複雜的人格,這個人格里,有恨,也有愛,有殺伐果斷,也應該有慈祥溫暖。

在莊嚴的盧舍那大佛開光儀式上,武則天看著這尊大佛,她那繃緊的心,應該有一絲絲的安寧。她會不會想到,這個同她有一樣面容的佛,其實就是她被迫壓抑藏起卻又未曾泯滅的自我。

武則天有理由笑。她不會向任何人透露她笑的原因,所以她的笑更顯得神秘。

寫於2022年10月4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