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飛機城印記(七)

(為了更加貼切,將前面的小城記憶改為這個標題)

閻良自建區以來,尤其是在合併臨潼六個鄉鎮之前,無論人口和麵積特別是城市建設和社會事業,和駐區幾大家單位根本沒法相比,包括後來區劃調整至現在規模,也擺脫不了小政府大企業的格局。所以多年來,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政,駐區單位以其特殊的行政級別、強大的經濟實力、佔絕大多數的城市人口和優秀的人才隊伍,就像一級政府一樣,獨立承擔著各自的社會事業、履行著各自的社會管理職能。除了徵地拆遷需要區政府配合外,包括城市建設、教育衛生、商業配套甚至治安管理等社會事務,都自稱體系,而且是三大家基本上都是配套齊全,互不隸屬。在他們的眼裡,小小區政府算是什麼?沒有他們的存在,怎麼會有現在的區政府?不過客觀的說,航空三大家的社會事業辦的的確要比區上好,尤其西飛的教育和衛生,區上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只要成績差不多的、家長有點辦法的,都想方設法的去西飛的學校就讀,不惜交高昂的借讀費;西飛的醫院無論設施還是醫療水平,也是閻良區域內最好的。

同在不大的閻良,就是兩種天地。區上對駐區單位也是頗多微詞,感覺駐區單位總是不配合區上工作。一些手握行政審批權力的部門,也難免在駐區單位需要配合的時候,時不時的“刁難”一下。這種兩張皮的現象持續多年,應該說中間也有互相配合比較好的時期,但總是反反覆覆,難以成為常態。直到詹德旺擔任閻良區長,提出“大閻良”觀念,主動對接、服務駐區單位發展,邀請駐區單位領導,共同成立“航空城融合發展委員會”後,雙方的關係才得以從制度層面得到保障。在事關閻良發展的重大戰略、原則、方向問題上,共同協商、相互努力,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這樣才有了後來申報成功的閻良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