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上門弔喪,一定要帶“花圈”嗎?你們當地是怎樣的習俗?

上門弔喪,一定要帶“花圈”嗎?你們當地是怎樣的習俗?

現實生活中,上門弔喪,帶花圈是相對流行的弔喪禮儀操作,各地大都都有,許多人也都有這個講究。那麼,對於弔喪人,上門弔喪一定要帶花圈嗎?我們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供大家參酌與評述。

1、一般認為,花圈為“奠”物,所以,上門弔喪,帶花圈是比較講究的禮儀操作

什麼叫“奠”?以物祭拜逝者叫奠。常見和常用的奠物是酒和香,即酒奠和香奠,也叫奠酒和奠香。與單純地趴下磕頭行禮相比,奠禮是大禮,是相對較為規範和正式的禮儀操作。

奠物的範圍很寬泛,凡是與逝者有關聯,對逝者有祭拜意義的物品物件、供物饗物、作品製品等,都可以成為奠物。如逝者生前特別喜歡的東西或物件,草紙、紙錢、冥幣、紙紮、花圈、花籃、祭奠電子屏等通用奠物,輓聯、字畫、書籍、文字作品,等等,都能夠作為奠物。

喪事活動中有一個比較流行的特定程式叫“路奠”,就是逝者出殯上路之後,親戚朋友等在路途中,以特定奠物祭拜逝者。許多地方,路奠放炮仗,這個炮仗,就是奠物。

花圈為通用奠物,祭奠哀悼逝者用的。所以,上門弔喪的,帶花圈是禮儀操作,即是尊禮守禮的。

上門弔喪,一定要帶“花圈”嗎?你們當地是怎樣的習俗?

5、“上門弔喪不空手”,是從上古時期傳下來的禮儀操作和人情操作,是有講究的和有來源的,不是憑空的

中國古代,特別是秦漢之前,喪服較為鋪張糜費,一個家庭難以負擔,所以,屆時家人親戚,同事朋友,甚至領主國君等,都要提供幫助,規範的名稱叫“賻贈”。或衣物、或用物、或被褥、或食糧、或錢財、或車馬等,範圍很廣。一家有事,家家幫忙。等待自己家有事,也有別人幫忙。所以,《儀禮——-士喪禮》有:“兄弟襚。親戚襚。朋友襚。國君襚。”的規定。這裡的“襚”,就是幫助辦喪事的贈物。就是說,奔喪弔喪,手裡都是拿著“賻贈”東西的,沒有空手的。空手就是不能幫忙,不能幫忙也就不用去。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特別是喪禮文化的進步提高,到宋元時期,人們生活水平改善了,喪事的負擔也減輕了,賻贈的範圍越來越小,錢物逐步成為喪事賻贈的主要方式。用於祭拜逝者的奠物越來越多了,奠物也成為輔助禮儀操作的基本手段。

一般意義上講,奠酒、奠香是奠禮;到靈堂靈棚在喪盆裡燒紙錢、冥幣,也是奠禮;上花圈、花籃也是奠禮;用治喪電子屏滾動字幕祭拜逝者,也是奠禮;製作輓聯祭拜逝者是奠禮;特定喪禮儀式上宣讀祝文祭文等,也是奠禮。而所有這些物品物件,都是奠物。

所以,從禮俗的角度來說,上門弔喪,隨身帶一些花圈、花籃、草紙、紙錢、冥幣、紙器等,是應該的,也是比較講究的。

但如果你不想帶或者實際上沒有能夠帶,也沒啥事。因為從根本上講,禮儀習俗沒有強制性,都是自覺自願的。對講究的人有用,對不講究的人沒用。

上門弔喪,一定要帶“花圈”嗎?你們當地是怎樣的習俗?

上門弔喪,一定要帶“花圈”嗎?你們當地是怎樣的習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