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六部》| | 生存者:我們的獨立個人性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六部》(感知對話錄、103)

生存者:

我們每個人都以獨立的個人性來維持存在,這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回到生命的個人性上來,這是最徹底的裸露,也是最危險的存在,以個人的身份獨自面對世界,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極為嚴峻的挑戰。以這樣的個人來組成社會,以生存利益來作為維繫社會的基礎,這就是人類文明的尷尬處境,我們為了各自的利益共同地生活在一起,這種共同是為了各自目的的需要,這種共同是共同嗎?生存的利益能使我們達到共同嗎?沒有根本的共同性和一致性,我們該怎麼生活?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六部》| | 生存者:我們的獨立個人性

感知者:

個人性使人徹底裸露,這話說得好,我們為什麼難堪地暴露在個人性之中?因為個人性的實質就是讓我們一絲不掛地暴露出生命的實質,讓人只得在存在的冰天雪地中一個人赤足狂奔。生命倫理的尷尬因個人性而暴露無遺,生命邏輯的矛盾因個人性而無法掩藏,生命存在的不合理性被個人性表達得淋漓盡致。也就是說,個人性無法不揭生命倫理之短,讓我們每個人都因為擁有自己的生命而顯得猥瑣和難堪,個人性暴露出來的生存目的是什麼?個人生命的排他特性就是這世上最愚蠢最醜陋的生存理由,不過我們都是身不由己的,生命理念讓我們不得不作出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行為讓我們不得不製造出種種苦難,而這種種苦難又取消了人生在世的真正意義。讓人以個體獨立面對世界,是智慧人類的愚蠢選擇。

一滴水能單獨存在多久?水滴匯成江河湖海能存在多久?存在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利益還用得著懷疑嗎?生命理念已經將人類物種分離成水滴式的存在 ,而個人性更排除了水滴融合為一體存在的可能性。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我們每個人只能存在於水滴式的存在狀態中,個人作為一滴水,並失去了匯入大海的可能,人還能怎麼存在?個人還能有自由、和諧、幸福、愉悅的存在嗎?這從理論上就不可能,我們還能從萬頭攢動的人叢中獲得個人幸福安寧的一生嗎?失去了存在的共同性和一致性,這是人類作為同一物種存在的最大悲哀。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六部》| | 生存者:我們的獨立個人性

人類曾經建立起脆弱的聯盟關係,使我們獲得了暫時的和區域性的共同性和一致性,宗教以及上帝概念曾經使我們獲得了精神的共同性與一致性,雖然這並非真正的共同和一致,但仍然具有精神的意義和形式上的意義,人類的社會性要求我們建立起各種目標、各個任務與具體的目的,這也起到了代替共同性與一致性的作用,我們集合在各種精神旗幟下和實現具體目的的行動中,這也起到了聯結起個體的臨時性作用,個人被庇護於集體的共同性之中,個人的價值在一致性的行動中得到發揮,個人同時從集體的共同性與一致性的利益中取得安然的存在,這是存在的規律決定的存在策略,同一物種具有目的共同性和行為一致性是最佳的存在狀態,這是生物個體存在的基本需要。這表明同一物種是需要目的共同性和行為一致性的,這才是符合存在規則和規律要求的運動形態。除人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天然具有這種共同性和一致性,它們與存在的節律以及存在的本質從未分離過,它們一直是存在本身的存在。

而我們人類自從有生命意識起,就喪失了天然的共同性和一致性,生命倫理的基本邏輯就是反對共同性和一致性的,生命的核心理念是競爭,人類建立和遵循生存競爭邏輯模式以後,原有生物天然的共同性和一致性就降格為策略性和權宜性行為,也就是說,在生命的倫理原則之下,共同與一致僅僅是一種獲取利益的臨時性組合,隨時可能解體,人與人的共同目的是相對的,一致性行為是暫時的,而不相同和不一致才是絕對的,這是生命概念的原理和倫理邏輯所決定的,我們一直處於生命競爭邏輯模式之中,從未走出過半步。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六部》| | 生存者:我們的獨立個人性

我們人類同物種必需要的共同性從何而來?我們行為必需要的一致性從何而來?自從我們喪失了共同的目的和行為的一致性以後,我們個人的命運就無可奈何地交給了苦難,問題更嚴重的是,直到我們苦難的一生結束,我們也不知道這無窮盡的苦難來自哪裡。(接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