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01

記得 N 年前,新領導走馬上任,急需瞭解部門情況。

他打電話讓小張把部門工作進展情況和會議資料整理一份給他。

小張二話沒說,把平時按日期歸檔整理好的資料夾壓縮打包,透過郵箱發給了領導。

從接到領導電話,到郵件傳送完畢,不到 2 分鐘。

如此高效的員工,自然會被領導看重。小張很快升職加薪,成長迅速。

這一切都歸功於他有很強的整理能力。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不少人抱怨工作太多,經常加班,壓力山大。

除了那些很棘手的任務,很多人是不是都陷在沒完沒了的日常工作中,無法自拔呢?

我有個同事,技術上是高手。他每天下午一到五點鐘,準時提包走人。

他的辦公桌永遠乾乾淨淨,只有一臺電腦和一個筆筒。桌上的資料夾裡都是最新的專案文件,碼放得整整齊齊。

跟他討論問題或者聽他做工作報告都是一種享受:思路清晰,條理分明。他講話直擊要害,絕不囉嗦,效率極高。

他從來不需要加班,工作安排得當,幹起來遊刃有餘。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加班,就要好好問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你的工作效率是不是比較低,必須加班才能完成工作?

你的辦公桌是否雜亂無章,抽屜裡塞滿了各種專案報告?

你的電腦桌面是不是被各種圖示填滿?

電子郵箱呢?是不是所有郵件都堆在收件箱裡,想找個郵件必須透過查詢功能才能找到?

如果你對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恭喜你,你是整理達人,業務高手。

如果你的表現跟上面描述的八九不離十,那麼建議你讀讀這本超級整理術的書吧。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02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見了這本《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隨便翻了一下,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我一口氣讀完,很受啟發。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設計大師佐藤可士和,他是日本廣告與設計界的大師級人物。

他指導完成的專案跨越了廣告設計、空間設計等眾多領域。他帶領團隊設計並完成的作品簡潔、大膽,極富創意和震撼力,廣受業界讚譽。

他本人獲得了包括東京ADC大賞、東京TDC金賞、日本包裝設計金賞等多個獎項。

這本書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工作,提出了工作需要整理的思維方法。令人耳目一新,讓我有種馬上想要實踐的衝動。

佐藤的辦公室非常寬大、明亮,檔案櫃整潔有序,工作環境舒適怡人。

他的工作效率極高,各種創意設計頻出,都是得益於他自創的超級“整理術”。

他認為,“設計即是充滿創意的整理術”。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佐藤的這套整理術不同於很流行的斷舍離或者家庭收納術。它是一種促進人際溝通、提升工作效率、快速找到使用者解決方案的系統方法。

佐藤的整理術包括三個層面:空間整理、資訊整理和思考整理。

他們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整套整理術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客戶設計出理想的解決方案。

空間整理是整理術的第一步,也是團隊工作的重要基礎。

空間整理絕不是為整理而整理的事務性工作,它的終極目標是“

藉由保持空間的清爽來提升工作效率、規避風險

”,創造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

空間整理需要有“捨棄”的勇氣,需要與“不安”、“暫且”不斷戰鬥,整理的重點是設定優先排序。

作者把他的公文包整理到極簡狀態,沒用的東西統統拿出來,放到該放的地方。

整理到最後他覺得根本不需要帶公文包。天天空手上班,給了他極大的自由感。

為了創造整潔有序的工作環境,他用統一的框架擺放檔案盒。檔案盒款式、尺寸完全一樣,視覺效果整齊劃一,讓人看了非常舒服養眼。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資訊整理最重要的是“匯入觀點”。透過對客戶的“問診”,收集與專案有關的所有資訊

然後從不同觀點切入,排列資訊間的因果關係,從而找出問題的核心。

可以透過超然的視角,也就是上帝視角來選擇觀點。不要立刻陷入細節設計,先要獲得思考問題的宏觀視野。

選擇觀點時,必須捨棄自以為是的態度,一定要從客戶的客觀現狀出發。

另外可以轉換觀點,將某一事物的負面資訊換個角度思考,很可能這些缺點就變成了優點。

當找到問題核心時,解決方案也浮出水面。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日本明治學院在日本知名度低,欠缺魅力。大學校長找到佐藤,希望他們能設計出別具一格的學校圖示 Logo,讓明治學院在眾多院校中脫穎而出。

為了充分了解這所大學的特點,佐藤他們採訪了不少大學生,請他們分別說出學校的優點和缺點。

缺點包括:保守,缺乏震撼力,不夠強硬,欠缺存在感。

優點包括:謹慎,有氣質,文雅,不盲目追求流行。

仔細分析這些優缺點,可以看到所謂的缺點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大學的優點。比如保守也可以理解為做事不浮躁,比較謹慎。

這樣分析完,設計方案呼之欲出。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最難的整理是思考整理

一般來說,客戶的思緒比較混亂、模糊。他們雖然對現狀不滿意,但又無法明確地說出到底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思考整理就是把思緒資訊化,將自己和對方的思緒轉換成語言。

然後建立假說,大膽向對方提問。

透過與客戶不斷地溝通交流,一步一步地逼近客戶心中的“遠景”,也就是客戶心中的“應有面貌”

再根據這個“遠景”著手進行方案設計。

如果一開始就陷入細節設計,即使設計團隊非常勤奮,給客戶提交了許多版本的方案,客戶仍然不滿意,始終會覺得有哪裡不對。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那個“遠景”其實就在客戶心裡,但是被雲霧遮住,需要設計師去探索和發現。

就好比我們找設計師裝修房子,通常我們只是把自己的大概其想法告訴設計師。

設計師不斷地給我們設計方案,如果離我們心中的‘遠景’差得太遠,我們就會不停地提出修改意見,直到滿意為止。

佐藤在思考整理時,不急於考慮具體的細節,而是把重點放在與客戶思緒語言的對接上。只有在思考層面與客戶達成一致,他與團隊才會開始考慮細節。

這樣可以避免做很多無用功,大大提高了與客戶溝通的效率。

作者在書中透過專案案例,比如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的標誌設計以及明治學院大學標誌設計等,解釋說明了如何進行三個層面的整理。

步驟清晰明瞭,可操作性強。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03

空間整理特別適合每日生活,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收納”,還是一個思緒、心態整理的過程。你必須回答“什麼是最重要的”,“如何排列優先順序”。

空間很亂但是可以快速找到想要的東西是一種風格,空間整潔但是找東西很費勁就不太理想。

如果只是徒有空間的整潔,但是房間內空無一物,也不好。除非你追求 “極簡主義”,否則這種表面的整潔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最理想的狀態是空間整潔清爽,找東西快速高效。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在這種環境中,人很放鬆,有種強有力的秩序感和掌控感。可以排除所有干擾,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讀完本書後,反觀我自己,最困難的是“捨棄”。

每個物件都有不同的回憶,連線著一段人生軌跡,不忍丟棄。

但是它們也往往成為負擔。就像蝸牛,揹著沉重的殼,越走越慢。

與其說是整理空間,不如說是整理自己。

作者在每完成一個專案後,就會帶領團隊開展空間整理,清理所有無用的檔案。有用的檔案則進行數字化處理,及時進行整理歸檔。

他們公司的辦公室纖塵不染,秩序井然。除了辦公桌、椅子、電腦和檔案櫃外,再無他物,把干擾因素降到最低。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在如此整潔有序的環境下,作者的工作狀態非常放鬆、愉悅。得益於三級整理術,公司團隊即使同時做 30 多個專案,也會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佐藤說一個人除了睡眠,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工作。

透過運用整理術,他讓自己每天都能沉浸在充滿掌控感的心境中,輕鬆、愉快、高效地完成工作。

跟大設計師學整理術,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在書中,作者寫道:“

工作是人生食糧,不愉快便失去意義;以義務感面對工作,更無法獲得幸福。

作者介紹的整理術,並非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一種“如何享受舒適生活”的根本方法論。

他創立的設計公司名叫“武士”。他的整理術就如一把快刀,砍掉一切干擾,一路披荊斬棘,不斷創造輝煌。

讓我們跟著這位“快刀武士”,從整理辦公桌開始,開啟美好的未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