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人生,越是“孤獨”,越是容易開掛

人生,越是“孤獨”,越是容易開掛

文/北島

你有沒有發現,容易成功的人,都格外“孤獨”。

文/北島

錢鍾書在寫《圍城》時,哪怕已經結婚,卻將自己關在房間裡,沒日沒夜地構思;

村上春樹在寫作之前,原本是一位工程師,可他忍受著常人的不理解,放棄工作轉身投入寫作中。

他們的成功,都與孤獨有脫不開的關係。

什麼是孤獨?

在有些人的理解裡,是一個人身邊總沒人陪,自己總是形單影隻,無人問你粥可溫,無人與你共黃昏。

但這種理解,只是孤獨最淺層次的表現,因為孤獨的深刻含義,是不被他人干擾自己的情緒,保持自己的理性,有自己的生活。

觀察生活很容易發現,人生,越是“孤獨”,越容易開掛,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這些原因造就的。

人生,越是“孤獨”,越是容易開掛

這不是說成功的人,一定孤獨,只是在說,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得先熬過孤獨。

01.

曾經看過一個影片,令人難以忘懷。

女人碰到一位可以滿足自己願望的精靈,精靈對女人承諾到,給你一分鐘時間,你說出來的願望我都可以滿足。

女人說,希望婆婆手術順利,婆婆心臟不好;希望家裡能有一輛車,因為老公喜歡車;希望孩子能去想去的學校,這是他的心願。

說完這幾個願望後,一分鐘已過,精靈問她:“你是不是忘記了什麼人?”

女人一拍腦門,惋惜地說:“哎呀,我怎麼能把公公忘

了呢

,他也有自己的心願,還有我的閨蜜們。”

孤獨,是尋找自我的過程

生活中,時常會見到這樣的人。

知道領導要什麼樣的方案,知道朋友需要什麼樣的關心,知道伴侶想要什麼樣的在意,知道父母想要什麼樣的心安。

人生,越是“孤獨”,越是容易開掛

他們不僅知道別人想要什麼,更會努力去符合別人的期待。

可這樣的人,有些時候會忘記自己,這種忘記,是因為更在意別人,所以遺忘了自己,也是為了合群,所以忽略了自己。

那麼,如何找到自己呢?

給自己一定的獨處時間,讓自己有放空大腦的機會,不畏懼孤獨,不強行讓自己融入一個群體中,就能做到。

正如沈從文先生寫道:

精靈回道:“那你自己呢?”

每個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島,所以註定要與別人連成一片。

但每個人應該保證的,是自己與他人連成一片時,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這才不至於因為他人,忘記自己。

畢竟,人生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先活成讓自己羨慕的樣子,才有能力去成就所愛之人。

人生,越是“孤獨”,越是容易開掛

“孤獨一點,在你缺少一切的時節,你就會發現,原來還有個你自己。”

02.

下面這個場景,在生活中很常見:

不能吃辣,不能喝酒的人,在團體聚會時,卻不將自己的口味偏好說出口,唯恐自己被群體排外。

下班後明明有安排的人,會放棄自己其他的安排去團建,唯恐成為公司裡的“另類”。

想好好學習的人,看到舍友都在玩遊戲,自己也會放下課本去打遊戲,唯恐他人說自己“愛裝”。

這種為了合群為難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人,從來都不少。

而在一個人這樣做時,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群體中的一

分子

可如此換來的友誼,是真誠的嗎?

往往不是,

孤獨,能讓人更好地做自己

人生,越是“孤獨”,越是容易開掛

更重要的是,改變自己不一定會被接納,可過分地改變自己,一定會導致一個人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

反而是那個能夠忍受孤獨,願意獨處的人,才能堅持自己想走的方向。

就像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孤獨看起來可悲,卻讓人主動把握生活的節奏;獨處看起來無聊,卻是一種很好的能力。”

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因為如果一段關係,需要你格外遷就,格外為難才能維持,說明對方並不是真心想要接納你。

到了最後,成就的是別人,耽誤的卻是自己,自然難以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所以,堅持獨處,不畏懼孤獨,是一個人開掛的最好時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人生,越是“孤獨”,越是容易開掛

倘若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滿足別人的期待,迎合別人的喜好,配合別人的時間,那能留給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少之又少。

很同意《烏合之眾》裡的一個觀點: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會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人是群居動物,註定在一個群體中所獲得的安全感,要比

孤獨時

更強。

但一個人真正的安全感,只有孤獨能夠給予。

03.

人生在世,要學會的不是如何去合群,而是如何不畏懼孤獨。

當一個人開始享受獨處,便很容易就能發現,人生,越是孤獨的時候,越是容易開掛,因為這是自己成就自己的必經之路。

就像身邊能夠幫助自己的朋友再多,不如自己能夠成就自己;承諾要陪自己到最後的人再多,不如有留住對方的能力。

—END—

今日話題:

你喜歡一個人,還是一群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