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我們最美的奢求

蘇軾,提起詩歌就不得不提起這個人,恐怕中華大地再也不能有這樣一個人物了。

蘇軾留給了我們很多流傳千古的詩歌。

《臨江仙·夜歸臨皋》就是其中之一。

自從學了蘇軾的《臨江仙·夜歸臨皋》後,就深深地被他詩裡面的“倚杖聽江聲,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深深吸引。

雖然那時候還很小,還不能完全理解詩歌中的深層的意思,但是卻能體會到詩歌中那種隨意,那種灑脫。

醉酒三更歸, 是醉非醉,是醒非醒,叫門沒人開,那就依仗聽一下這江聲吧,夜深人靜,美景如此,此時劃舟遠去,可寄餘生。後來才知道這種灑脫也是蘇軾“長恨此身非我有”的無奈。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我們最美的奢求

此首詩歌寫在蘇軾被貶在黃州的第三年,蘇軾並非脫離政治、流連山水的山水詩人,而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政治家,試想當年自己金殿提出自己的循序漸進的改革計劃,想著自己要為了國家的強盛奮鬥終生。

所以才感嘆:長恨此身非我有。

可是事不由人,自己被朝廷官員排擠,不受重用。

才有了機會在此“夜飲東坡醒復醉”,才有了在此“倚杖聽江聲”。

也許是厭倦了官場的勾心鬥角,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複雜的人生觀中,由於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餘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嚮往自由的心聲。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我們最美的奢求

我們不是蘇軾,但我們每個人也在這人世間奔波忙碌一輩子。特別是在北京、上海此類大城市,我們每天都在忙碌工作,太陽沒有出來就出發,月亮升起來才歸家。我們也有飲酒而醉,但更多的是為了應酬。不過也許效果是一樣的,有時候酒醉後醒來,我也在思考,這樣拼命是為了什麼?我們沒有時間倚杖聽江聲,我們只有時間聽這城市的車水馬龍的聲音,我們沒有機會輕釦柴fei,只有這如牢籠的水泥房間。

我們是不是有時候也會感嘆:長恨此身非我有?什麼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鑽營?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我們最美的奢求

夜闌風靜縠紋平,這是一種心境,一種經歷了種種風雨而得來的心中的平靜。自然與心境的吻合是如此的美妙。

不過我們大概沒機會去體會,“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也成為了一種奢求吧。畢竟我們大部分人都揹負著太多的東西房子,孩子,父母。

哪一個我們能輕言放下?

放不下的!

因此,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成為了我們最美的奢求。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我們最美的奢求

蘇東坡詩詞文精選集(國學經典叢書第二輯)

檢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