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為你讀詩:《春夜洛城聞笛》,遊子李白的鄉情

為你讀詩,歡迎同學們一起研讀《春夜洛城聞笛》!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為你讀詩:《春夜洛城聞笛》,遊子李白的鄉情

【詩人趣話】

李白呢,作為詩人,我相信大家都很瞭解他。但今天,讀這首詩的時候,咱們還是要了解一下,李白的另一個身份。

李白不是刺客。但是遊戲《王者榮耀》裡把李白設定為刺客,也並不是說一點依據都沒有。宋朝的《唐才子傳李白傳》裡說他“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這句話翻譯過來,大意思是:喜歡馳騁無阻,喜歡擊劍,經常見義勇為,不吝惜錢財,喜好施捨。如果說,遊戲策劃依據這句話來設計人物的話,那他應該只是抓住其中的“擊劍”二字,忽略其餘。今天我要強調的呢,卻是“喜縱橫”三個字。

縱橫,這個詞原先的含義是肆意橫行,無所顧忌。本來是指貴族惡霸們亂來。但後來,詞義漸漸擴大。比如,縱橫天下;指的不再是在全天下為非作歹,而是指稱雄於天下,再後來,稱雄之意也漸漸淡去,僅留下往來、馳騁之意了。

說李白“喜縱橫”,說的就是李白喜歡遊歷天下。這表明李白的真正身份是:遊子,天涯遊子!李白在四川老家的時候,就喜歡四處遊玩,等他24歲離開故鄉辭親遠遊,25歲仗劍出蜀後,終李白一生,一直在為理想而奔波,不曾再回故鄉。說他是天涯遊子,是很合適的。

李白曾經兩次滯留洛陽。一次是在他30歲時,一次是在他43歲時。這兩次洛陽之行都在文學史上留下佳話。一次呢,是留下了這首譽滿天下的《春夜洛城聞笛》,後一次呢,是李白與杜甫在洛陽結識,兩位偉大的詩人把酒言歡,被後人一再提及。

咱們重點了解下李白30歲那年的洛陽之行。這一年,李白初到長安,想博取功名,實現抱負。但同時代的王維到長安頗受歡迎,而李白呢,這次來卻四處碰壁,終至窮困潦倒。沒辦法了,就離開長安,訪故友元丹丘去了。元丹丘的山居,李白覺得不錯,再加上長安之行的不順,李白一度產生了歸隱之意。但李白呢,除了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等優點之外,還有另外的優點:自信,堅強。李白的自信,可以說是青史留名、詩壇流芳——當然,李白的才華配得上這份自信,比如大家熟知的“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再比如“我本楚狂人,鳳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再比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因為自信,夢想之火,可能在風中搖曳,卻絕不可能熄滅。自信的李白,在一時的不順,一時的退縮後,依舊選擇遊歷天下,尋找實現夢想的機會。這年秋天,李白到了洛陽,但卻也是前途無望,困守驛棧,直到第二年秋天。

在這次滯留洛陽期間,有了《春夜洛城聞笛》。

【難點解析】

暗飛:玉笛暗飛,是什麼情況呢?暗,起初是指光線不足,後來詞義擴大,也有隱藏之意。咱們看一下,如果“暗”在這兒的義項是光線不足的話,那可以這麼理解:表明聽到笛聲時,正值夜晚,這與下文的“夜”相扣。夜晚靜謐,笛聲越發顯得清晰,把人的心神全吸引過去了。世界裡就只剩下這悠揚的笛聲。這麼一來,就為下文細細品味笛聲做了充足的鋪墊。如果“暗”在這兒要理解成隱秘的話,那麼,暗飛,形容的就是笛聲的隱秘,與“誰家”相扣,同時也還表現笛聲隔空傳來,是隱約可聞。到底哪一項更準確,或者說乾脆二者兼而有之呢?這個,估計得李白本人解說,才更具權威性。

折柳,這個詞,可得好好了解一下。瞭解什麼呢?首先是,折柳所指代的習俗,咱們要清楚;再一個是,折柳已經成了典故,另一點呢,折柳,也可能是指《折柳曲》。

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藉助“柳“與”留“的音相近,來表達自己對遠行之人的挽留之意,表達自己的惜別之情。此外,柳葉青青,意味著送別者和旅行者的深情厚誼;柳絲細長,希望遠行者能夠不忘故土,早日迴歸家鄉;柳樹易生,插枝成蔭,同時柳樹有辟邪的作用,期望遠行者能夠平平安安。漢代時,人們就在灞橋邊折柳贈別。記住這個叫灞橋的地方,以及人們經常做的事。以後很可能在某一處詩文中,就又遇上了,比如:”灞橋、灞上、灞柳、灞陵“等等,別不理解這詞語背後的意蘊哦。

這種雅事,漸漸流行開來之後,就被大量地引入詩文,已成典故。《詩經》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只是濫觴,隋時,有“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時,如李白自己還有”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宋時,有”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等等,用的都是這個典故了。

當然,折柳,也可能是指與折柳習俗相關的音樂曲目。如“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這裡的《折楊柳》,就是指胡笳與笛的曲目了,與離別、相思有關。具體地說,可能是指《折楊柳》《陽關三疊》等。

【詩文翻譯】

老夫子翻譯: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此項解釋,引自百度漢語)

老夫翻譯:

是誰,吹響悲傷的笛子?是誰,讓笛聲飛在風中,卻能走進我的心底?那笛聲,一如柳絮,飄落風中,散滿洛陽……那曲子,是折柳曲嗎?《折柳》,折柳……,誰還沒有經歷過折柳相別?只是啊,當時故鄉,是誰,為我折柳,是誰,居然故鄉不留,卻四方飄流……現在啊,我的故鄉,以及為我折柳的人們,你們,都還好嗎?

【敲黑板】

飄逸之風:李白之所以是詩仙,是備受推崇的偉大詩人,是因為,他的詩有著不一樣的飄逸詩風。笛聲悠揚,自然就融入春風,想像馳騁,笛聲就飄滿洛城。因為“飛”,所以“散“,因為“散”,所以“滿“,整個聽笛的過程,既嚴謹,又飄逸!玉笛暗飛,是準確再現場景;散入春風,則顯才思靈動,“滿洛城”再一誇張,更顯飄逸。

思鄉之情:明明是自己困守洛陽,思念故鄉,李白卻要說是因為玉笛,讓所有遊子,引發思鄉之情。這種詩趣,與“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異曲同工。

【相關閱讀推薦】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