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不遠千里置辦嫁妝,卻因一頓肉丟了性命:讀聊齋才懂的遇事之道

山西一美人要出嫁,父親張公愛女如命,決定帶她去江南置辦嫁妝,嫁得風光。一家人來到金山腳下,突然有人驚慌地叫住了他們。

來人道:“看你們的樣子是北方人吧?船還是不要停在這裡比較好。”張公問:“這是為何?”來人低聲道:“你們呆的地方有水怪,常常毀船傷人。”

張公奇怪道:“這附近不是有座金山寺嗎?怎麼沒人管?”來人道:“金山寺離水怪住的地方最接近,他們把它當神一樣供著,哪還會管?”

北方雖然聽說過水怪,但沒見過,張公一家也只是當個故事聽。張公道:“我去鎮上買點東西,下午就走,應該無事吧?”來人道:“應該無事,但要記住,不要讓水怪聞到炒菜的肉香味。”

張公謝過那人,叮囑家人道:“安心等我回來,不要做飯。”家人點頭答應。張公便去鎮上給女兒置辦嫁妝。

江南奇珍異寶很多,張公耽誤了時辰,家人見他久久未歸,決定做飯充飢,忘了張公的叮囑,炒了一桌好菜,肉的香味四溢,竟然吸引了那水怪。

等張公回來時,船已經被惡浪打翻,家人被那水怪吞進了肚子,沒了蹤影。張公在江邊痛哭,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回來,哭了一宿,帶著滿腔仇恨,他決定去金山寺尋求幫助。

不遠千里置辦嫁妝,卻因一頓肉丟了性命:讀聊齋才懂的遇事之道

金山寺的和尚聽了安慰道:“這水怪兇得很,我們拿他沒辦法,還經常殺牛宰羊供著它。牛扔到江裡,它都能一口吞下去,誰還敢想去制伏它?我看你認命吧。”

張公雙眼通紅,殺妻奪女之恨,哪能一句“認命”能解?他把和尚的話思來想去,倒是得到了一些啟發,想到了制伏水怪的辦法。

他花錢僱了許多鍊鐵的工人,在半山腰放了個鍊鐵爐,每天在那鍊鐵,練了七天七夜。人們以為張公瘋了,他卻不在意別人的看法,終於練出了100多斤重的生鐵。

張公又去打聽水怪常常潛伏的地方,叫來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把那燒得通紅的生鐵往水怪常出沒的地方扔下去,自己則在附近故意炒肉,散發出陣陣香味。

水怪聞到香味,飛速游來,又見一個巨大物體落入水中,以為又是和尚送的祭品,竟然一口就把生鐵吞到了肚子裡。

過了不久,就聽到水怪發出悽慘叫聲,波湧浪翻,天地為之變色。等到風平浪靜之時,水怪已經成了一具屍體,浮出水面。

人們見張公除了水怪,紛紛拍手稱快,和尚也前來道謝。唯有張公看著水怪的屍體,沒有半分喜色。本來是為讓女兒風光出嫁才不遠千里來此地,誰知卻丟了家人性命,悲從中來,憤懣不已。

後來,為了表彰、紀念張公的功德,人們在江邊蓋了祠堂,把他當水神供奉,據說有求必應,非常靈驗。

故事出自蒲松齡《聊齋志異》,由九木閒談改編。文中的張公就是著 名的張老相公,如今許多地方還有張神殿、老相公廟,都是為祈福江流安寧而建。

關於張公的傳說可不少,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張公是個撐船的老人,某位皇帝逃難時偶然坐了他的船,船到江心,海龍王來襲,差點翻船,張公跳入江中與之對抗,用自己的性命換來了退潮。

事實上,張公的原型是北宋的一位漕運官,治理河道十分在行,讓江邊人們免於水患,但自己在某次巡查中遭遇翻船,死在了他每天用心治理的河道上。人們為了銘記他的貢獻,這才建了廟宇。

傳說裡的張公是被神化的,少了點菸火氣,而聊齋故事裡的張公反倒多了人情味。

他愛女兒,在古代,女性地位不高,但他願意為女兒不遠千里置辦嫁妝,只為讓女兒能有地位,能風風光光地出嫁,能擁有最 好的一切。這在古代非常難得。

當得知女兒和妻子被水怪吃掉時,他悲痛哭泣。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他的眼淚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大丈夫形象。

為給家人報 仇,他去金山寺求人,滿腔悲憤化為智慧,僅憑和尚的一句話,他巧妙抓住了殺害水怪的關鍵,不在意他人看法,一擲千金去鍊鐵,用智慧制伏水怪。

蒲松齡先生筆下的張公是個普通人,但他勇敢機智、嫉惡如仇。本應該去除妖的和尚,卻把妖怪當成神來供奉,本應該受庇護的百姓,卻能勇敢與妖魔爭鬥,這除了讚揚張公,何嘗又不是一種對失職者的諷刺?

原文故事很短,我卻很喜歡,細細讀了很多遍,若是人人能在其位謀其責,能像張公一樣化悲憤為智慧,能更勇敢一點,這世上一定會有更和諧美好吧。

可惜我當不了張公,做不到他這麼機智、勇敢,我頂多能“化悲憤為食慾”,所以我才最喜歡這個故事啊!

各位看官,你怎麼看張公的做法?你聽過的張老相公的傳說是什麼樣的?遇到糟心事時,怎樣才能做到勇敢面對而不是習慣性逃避?

謝謝你關注九木閒談。最近我們在讀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