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三十而立,立於什麼?

30歲是一個人擺脫青澀,走向成熟的年齡。孔子經過了十餘年苦讀有成,學問已經相當了得,並曾在季桓子家中任職。30歲時,聲名漸漸響亮,且開辦的私學,開始以有教無類的精神來教育貴族、平民甚至奴隸的子弟。35歲時,魯國內亂,魯昭公被三桓打敗,遭趕到齊國。孔子也去齊國,任高昭子家臣,一心希望能為齊景公服務,但為齊相晏嬰所阻。三十而立,立於什麼?《論語·泰伯篇》答道:“立於禮”。“三十而立”是說立於禮儀道德。經過15年走向社會實踐,之所以用“立”,是從兒童到成人的標誌,標誌著傳播真理,教化天下事業的開始。

三十而立,立於什麼?

三十而立,立於什麼?

三十而立,立於什麼?

孔子所說的“立”不僅指學業上有所建樹,而在思考能力和世界觀的塑造上的建樹。到了30歲,就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成熟的處世之道了,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基本價值觀,以確有所立。

“立”也可理解為不動,也就是說到了這個年齡就不應該盲目地東遊西逛,而是順著自己的理想一條道跑到底。現代人則立足於現實,認為一個人到了30歲就應該過上有房有車,有妻有子的穩定生活了。這種想法儘管功利了一些,但到了30歲不現實點也是不行的,因為畢竟時不我待,歲不我與了。正如古印度的《奧義書》所說:“一個人到了30歲,要用全部時間來覺悟,不覺悟的話,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應該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對前途充滿信心,大有出人頭地的想法。這是積極的,但要克服自負心理,不要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年齡的確是本錢,但這本錢一透支,就會成為“債臺高築”的人。知識也是資本,但時代發展,知識是不斷更新的,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比你年輕有本事的人在不斷湧現,所以謙虛比高傲更有益於你處世為人。

滿桌的酒菜面前看來看去,不知道從哪裡下筷子,這些事情都讓人覺得很頭疼。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