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向別人學習,也是瞭解自己,使自己發展的一條良好途徑。

首先,自制的一個功能在於:

為了知道在一定的情境中做什麼,必須提高個人掌握自己的反應或行為的能力。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這意味著,個人在特定的情境裡,知道展現在面前的不同選擇和選定某種行動過程的理由,以及意識到行動的後果。

換句話說,自我之清楚而真實的認識,使一個人得以選定他的行動,行動的表現更有效。然而,為了改進一個人的行動,為了將自知轉變為更有意義的行為,他必須對各種行動進行試驗。

在他將愈益提高的自知轉化為更為豐富和更為多樣化的行動的選擇以前,他必定經歷著認識自己,相信並肯定自己實際存在的過程,並試驗展現在他面前的各種選擇。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向別人學習,透過直接互相交往向各式人等學習,也是瞭解自己,使自己發展的一條良好途徑。隨著注意從學習書本知識與間接資訊向學習人的機智與經驗移動,教師就使自己捲入種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並理解範圍廣泛的一系列生活。

正是在這種個人參與的真實過程中,正是經歷對抗和互相作用的互讓過程後,教師體驗到、考慮到和懂得了人際關係的錯綜複雜性。

正是透過這些能動的經歷,教師能夠從一個自我中心的人轉變成為一個有能力對別人施加影響與進行調節的人。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如果我們對自己稍想一下,我們中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心滿意足的。我們的教育使我們能夠讀、寫、算,以及運用思想和處理抽象關係。

我們的教育使我們具有一般的勝任與信任之感。可是,如果我們在學術成就之外看看,我們會發現某種不足之處。

例如,我們可能發現:作為教育的結果主要是書本上的,並且是以中產階級的價值觀為依據的,我們學到的是從一系列靜態的觀點出發去看待世界。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大多數人經過了多年的學校教育,學到了把事物區分為兩種方式,事情總是,是或不是,對或錯,等等,很少有可能去揭示存在於這種兩分法之外的全部變式。

因為多數人依照人與人的關係,學到了為獲得成功或出人頭地而與人競爭,很少有可能去檢查一下個人想獲得成功是怎麼回事,或者,以友好精神跟人合作的感受如何。

我們學到了用道德的、雄辯的語詞去討論問題,但是,我們卻很少試圖把問題保留一段時間,以期領會它們的全部意義。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我們善於提出假設性的問題,目的是驗證同樣是假設性的實踐。我們還常常自信這些假設性的派生現象乃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但是,我們學到了尊重公認的法則和條例,這是因為我們在去幹對的事,而未必因為我們已仔細地審查了哪些規則和條例。

我們也很少敢於違反規定,以便對新的其他方法進行探索。總之,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為認識與行動的獨特方式而感到自滿和得意,是由於這些方式是熟悉的、容易駕馭的。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然而,當我們面對實際的課堂教學時,當我們遇到跟自己很不一樣的學生時,當我們經歷陌生的、多方面的問題時,許多人就將發現自己的不足或不適合,因而感到震驚。

其實,教師通常不像許多大學生在完成課外指定任務時的做法那樣,具有把時間用於解決問題的奢求。問題的出現沒有前兆或預先通知,它必須當場予以解決。

人與人的互相交往,可對生活產生更敏感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移情作用

教師能依靠的只是那時可能想起來的什麼對策和技能。要是教師弄錯了,學生總是會覺察到的,有些錯誤可以糾正或被遺忘的。有些錯誤卻是永恆的,由於它們業已對人的生活造成了永續性的損害。

無論如何,發生的錯誤,只有透過事後的反省才能認識清楚,從中得出的任何新的領悟也只能應用於今後的學生或情境,不可能應用於已經收到錯誤影響的那些學生身上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