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DeFi會不會像p2p一樣“曇花一現”?不妨看一下二者的對比

自今年六月以來defi(去中心化金融,如去中心化借貸、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穩定幣等)異常火爆,讓人很容易聯想到當初p2p網際網路金融(一般指p2p網貸,以下簡稱p2p)的火爆。那麼defi會不會像p2p一樣“曇花一現”?二者有些什麼不同?我們不妨來比較一下。

一、

公信來源

雖然是基於網際網路來進行相關業務,但P2P本質是屬於傳統金融。傳統金融的公信力與生命力取決於相關機構的實力、權威性、穩定性。從p2p金融的產生、發展與漸漸沉寂的過程我們也可以看到,p2p平臺的實力、權威性、穩定性、經營水平直接決定著p2p平臺的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defi作為去中心化金融,其生命力取決於其協議、密碼學和智慧合約的強度。借貸等相關服務沉澱固化成為了基於區塊鏈的基礎設施,透過密碼學、智慧合約,由開放社群維護並完善。

二、

使用者資信

目前的defi對使用者身份和資信的要求是不高的,主要靠資產抵押率和智慧合約保障交易安全。但未來,defi智慧合約更完善以後,是不是可能針對資產有保障守約率高資信好的使用者抵押率是不是可以更低?我認為是可能的。這同時需要將使用者有關信用、資產等資料與抵押率關係寫進智慧合約,而且defi中這些資料將可能是實時的、動態的、客觀的。

而人們透過P2p申請貸款,總體上還是遵循著傳統金融模式,申請人向平臺提申請,然後對申請人進行審查,最終決定是否給予貸款以及具體額度,通常是一個相對繁瑣的過程。即使經過徹底的盡職調查,最終信用評級結果仍然可能是模糊的、靜態的;何況,相關資信評級機構在主觀上還可能作惡,正如大家所熟悉的,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中,著名資信評級機構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更不用說其他金融資信評級了。因此由於資信稽核方式本身的特性,總體上來說傳統金融包括p2p在內的資信資料是相對靜態、滯後和主觀性強的。

三、

操作過程

金融作為資金中介,應該做好他該做的事,而不應該有主觀的偏好或錯漏、甚至權利的濫用。然而傳統金融與我們的理想相甚遠。

defi與p2p最大的區別可能就在於,defi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可以做到儘可能去除人為干預,一切透過智慧合約進行。

1、DeFi運作更公平。

DeFi可以服務於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符合參與條件,就可以得到公正的服務;它類似於一個高度流動性的全球性價值交易市場,只要有價值的token或其他交易憑證以及交易需求,就可以進行交易;演算法會根據供需情況自動調整利率水平,而不會受到人為主觀干預;如果它有任何缺陷,這些缺陷就會很明顯,並會要求立即修復。

2、DeFi資金及處理更安全。

透過defi可以將資金安全地儲存在一個全球分散式賬本上,任何人只要有網路連線,都可以檢視這個賬本;透過DeFi,您可以將您的資產釋出到一個智慧合約上,這些資產被指定為你希望借入的任何資金的抵押品,當然你無法償還貸款,協議將自動將你的抵押品分配給貸款人。

總之,P2p網貸在業務操作上可以結合大資料人工智慧等資訊科技,但本質上屬於傳統金融,整個過程仍處於中心化運維之下,因此對p2p的監管總體上還是基於傳統的監管方式;而defi則從業務模式上屬於新一代金融,對傳統金融而言是顛覆性的,很可能成為新一代金融或者說數字金融的歷史和邏輯起點,需要有與之相適的體系性風險防範及使用者權益保障法律體系相適用。

DeFi會不會像p2p一樣“曇花一現”?不妨看一下二者的對比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