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生活中處處有啟示

有時候,會發覺自己變得“遲鈍”,沒有什麼新的想法匯入,內心會有點空洞。這個時候,不要急著灌輸什麼東西;不妨先讓大腦放空,“靜置”幾分鐘,做一些貌似沒什麼大用,但挺有意義的小事,沒準兒靈感就來了。比如澆花、認認真真地完成這件小事,它會給你帶來一定意義的啟發。

其實生活中處處有啟示……但如果我們對其充耳不聞,把心和眼都閉起來,就無法接收到它們。

01 平時的習慣/態度裡,潛藏著某種契機

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要千萬小心,不能存僥倖心理,有敷衍態度,否則極有可能在關鍵的時刻,犯下致命錯誤;相反,平時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比較不容易在臨危時刻亂了陣腳。

平時粗心大意慣了,在重要的事情上,就有可能條件反射式的重蹈覆轍。平時丟三落四的人,總有一天,會丟掉一些真正重要的東西,比如重要檔案,或者鑰匙之類的物件,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不是預言現實,而是事實。

潛意識裡的東西,會無形間主導人的行為。

生活中處處有啟示

02 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多傾聽,少辯駁

個人的思想是單一的,與人溝通,因為有不同的觀點彙集,有互動,這個過程是雙向甚至多向的,是多維度的。

交流的過程中,不必急著說服別人,如果自己的觀點真的有說服力,就不需要強勢壓倒,被採納是水到渠成的。

爭輸贏,本質上而言並不太大意義,多聽聽對方不同的意見,反而是件好事。人性的弱點在於,不那麼樂意接受不同於自己的意見,

如果你能認真傾聽不同的聲音,意味著格局已然打開了。

那些不太悅耳,甚至不中聽的言語裡,也許會帶來新的啟發。

03 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

讚美,不是去恭維別人,而是真誠地、發自內心地,看到他人身上的閃光點,並且對於那些美好的品質或行為,由衷地表達自己的欣賞。

別人是我們自身的一面鏡子,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反觀自身,取長補短,也是一種對比和改進的方法。

另外,善於發現身邊的美好,並表達自己的看法,也是讓內心保持愉悅的方法。

想想看,目之所及皆是美好,自然是賞心樂事,誰不願!

當然了,

現實中不會永遠陽光燦爛,善於發現美好,對於生活而言,其實是錦上添花。

生活中處處有啟示

04 遇事多往好處想

很有意思的是,如果心念非正念,那看什麼都差點意思。

有位直行的計程車司機,在一處十字路口,遇上左側方閃過一輛大貨車,貨車拐彎差點與計程車相撞,而當時,兩輛車子似乎都沒有給對方讓行的意思,幸好計程車司機緊急剎車,並且急速向右避開了,車上兩位同行者拍拍胸口,“真是有驚無險!”。

這個時候,我本以為,司機師傅也會唏噓一聲:“好險呢!”誰知他隨即破口大罵:“這大貨車就是端著,一點不給小車讓,開那麼快找死啊,哼!”接著踩油門加速,意圖超越不遠處的大貨車,結果,一個不留神,搶了紅燈,氣得面紅耳赤……

這個事情值得反思:有些意外不可避免,如果有幸避免了,是該慶幸並吸取教訓,還是將責任歸咎於外因?

計程車師傅的做法,顯然是將問題歸咎於外界,使自己情緒更為激動,才有了之後的惡性迴圈。

主張正念,並不是要我們過於樂觀,畢竟現實是殘酷的;而是要在直面現實的同時,內心多一些明朗

,不必氣急敗壞地,怨憤地,對什麼事都感到不滿。

我們不是針,不必見縫插針地活著。

多一些正念,於自己,於他人,都是正能量的感召,吸引而來的,也多半是順遂、平靜、快樂。

生活中處處有啟示

生活中處處有啟示

文字,是心底的光,閱讀,使人寧靜~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驛路筆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