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人生歷練中有四個關鍵因素,缺少一個,就不可能取得想要的成就

人生歷練也是人的修行,修行是生活中是人們經常提到的話題。

其實修道之人和生活中的覺者都可以認為是修行之人。

但是存在一種現象,有些人修行儒釋道,修了好多年,也看不出家庭及自身的變化,甚至有些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這裡跑那裡顛,到處去學習,也很努力,成為一個學者,但其人生經歷中並沒有改變自己的命運。

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詮釋。

人生歷練中有四個關鍵因素,缺少一個,就不可能取得想要的成就

01

明師

明師,但不是名師,要區別開來,名師如網傳的名人,某某大師有很高學歷,有多少徒弟,甚至說自己是上天派來的等等。

這類名師徒有虛名,沒有真正的證悟,只通過宣傳作假,讓信眾受騙上當。跟這樣的名師學習,會自己不但不能夠精進,反而事倍功半,走上修行的彎路,喪失自己的慧命。

為什麼要強調跟明師修?什麼才叫明師。

第一,明白經典能解悟經典。第二,能體悟經典,真實的實修者。透過自己的實踐和修行,有自己的感悟,並能證明經典是正確的。有自己的親身體會和親身體驗。這樣的老師就是明師,也就是很明白的老師。這樣的老師往往很謙虛,不會擴大宣傳自己。

人生歷練中有四個關鍵因素,缺少一個,就不可能取得想要的成就

講真話,讓你所做的都是正能量的事,不搞個人崇拜,也不誣陷其他門派。

正法、正行、正言、正知見。跟著這樣的老師,才能讓自己的修行不走彎路,就是收費也是合理收費。這樣的老師講善知識是從人的本性去講,因此也比較對機現代人的思想。

如講《無量壽經》的劉素雲老師,講《弟子規》的蔡禮旭老師,講《天道奧義》的曉慧老師。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明師,他們都有自己的體悟,所講的都是正能量,激發人們的靈魂,改變命運,服務於社會。

02

本位

為什麼強調本位起修呢?

本位就是現在工作,現在的家庭,現在的生活狀況,你現在是什麼角色就做好你現在角色的事。

工作上你是領導和員工,你就做好領導和員工的工作。在家你是兒子或父親,你就要當好兒子,當好父親。

為什麼要這樣修呢?因為人來到這個世間有四種緣,報恩、報怨、還債、要債。也叫業力和魔考。如果你是來還債的,你還不了債,債主會找你的事,也叫摸障。

人生歷練中有四個關鍵因素,缺少一個,就不可能取得想要的成就

就會影響你的情緒,影響你的修行。所以從本位起修,做好當下的事。孝敬父母,關愛家人,愛國愛民,這才是好的修行,試想一個不愛家人和父母的人,能愛眾生嗎?

所以從本位起修,做好當下的事,處好五倫論關係,你的心才能安靜,你的德行才能提升,你的境界才能提高,你的智慧才能增長。厚德載物。

03

願力

什麼是願力?

這裡是指大願力,是指你修行的決心,你的金剛之志。

建立大願力的人,往往經歷過生死劫難,才建立了大願力。

就像一個戒菸戒酒的人,平常也想戒菸戒酒,但是戒不了,戒了還犯,屢戒屢犯。可是有一天得重病了,或遇到車禍了,或遇到人生的最低谷時,或起死回生後,戒了煙、戒了酒了。

因為這關係到自己的生命安危,所以就下大決心,立大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學習善知識。

人生歷練中有四個關鍵因素,缺少一個,就不可能取得想要的成就

再就是立大願力的人,是與是與善知識有緣的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或者遇到一位老師,聽老師的一堂課,或看到一本書,突然醒悟,參透人生,願意離苦得樂。按照老師的指點,立下大願力修行。

什麼是大願力?有一個標準,就是你的決心和志向大於你的業力帶來的阻礙,大於你的壞脾氣,願力變為你改變自己不良行為的動力,才稱為大願力,當願力大於業力時,你的命運就開始改變了。

04

知行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先生的主題思想

,也是提醒人們,理論聯絡實際,不但要當傳統文化的學者,還要做傳統文化的踐行者。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於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去,不然對善知識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也只高談闊論。

結果你只是做一個學佛的老油子,或者是學習傳統文化的老油條。

如果不落實到行動中去,在外邊是個君子,到家對愛人發脾氣,甚至打罵,對父母也不孝,這就是道貌安然的假修行。

人生歷練中有四個關鍵因素,缺少一個,就不可能取得想要的成就

遇到了明師,老師講得再好,你不聽老師的話,你不去做,也不懂懺悔,這樣的修行不會有效果。這樣的修行,就失去了修行的價值。

只有真正發心的人,發大願,有大行動的人,能有大反省和懺悔的人才能夠精進修行。

以上是本人關於修行中的幾點看法。

由於末學修為不夠,淺薄的認識,願給同修在修行中帶來助力,與君共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