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有的人月入上萬,有的人月入三千,為什麼人與人的差距這麼大?

花有百樣紅,人有各不同。

人生就如同一盤棋局,我們每個人所走的每一步,每一個選擇,本質上都是為自己後來的境遇所打下的基礎,有的人開頭雖然難,但是越走越好,以致於後面境遇越來越好,而有的人起點很高,走到最後卻發現自己越走越難。

很多人在回顧過去的時候,總是習慣會懊惱,要是當初我不怎麼樣,也就不會有今天的結果。

可很多人在經歷“現在”的時候,做決定往往都是那麼地盲目、缺乏理性的思考,總是憑著感覺做決定,這樣的人,如何不會落後同齡人?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我們習慣於和別人比現狀,今天張三家買了房,明天王二麻子家買了車,但我們很少去思考的是,為什麼他們能買車,自己就不能買車?為什麼他們買得起房,自己就買不起房?

造成人與人之間差異如此大的關鍵性因素究竟是什麼?

有的人月入上萬,有的人月入三千,為什麼人與人的差距這麼大?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理解為兩種因素,一種分為外部性因素,一種分為內部性因素。

一、內部差異性

什麼是內部差異呢?這裡所指的其實就是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個人性格、道德品質的總和,我們把這稱為個人的內部差異。

有的人願意進取一些拼搏一些,有的人願意腳踏實地沉澱自己等待機會的來臨,這樣的人,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自然成功的機率就要大一些。

我們不能說你擁有好的學歷,願意學習肯吃苦就一定能成功,但我們可以說,你擁有這些品質,就一定會比那些好吃懶做、不肯學習迭代的人成功的機率要更大。

很多人都是短視的,只看得到表面現象,不願意透過表面現象看本質。

就拿我朋友來說,朋友前天晚上給我發了個訊息,說的是“我算是知道,什麼叫有錢了。”我沒有問他緣由,第二天他告訴我,有幾個事業有成的人經常聚在一起晚上玩英雄聯盟,那天這幾個人叫他一起,直接給他轉了五百元錢。

朋友告訴我,這些人不僅有錢,還真的很好耍,每天什麼都不做,就是玩。

我告訴朋友,你只看到了他們玩的現在,沒有看到他們忙的時候;如果他們不是家大業大的話,靠自己拼搏是不會天天都如此的。

這樣的道理其實蠻淺顯的,但很多人就是容易這樣想。他們會覺得,有錢人的錢都是“大風颳來”的,潛意識裡羨慕他們,自己卻又沒有因此付出過多少努力和嘗試,只看到結果,沒有看到他們的過程。

這就是思維的短視。

有的人月入上萬,有的人月入三千,為什麼人與人的差距這麼大?

除了短視之外,人與人的差異還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般來說,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那些社會中擁有一定成就的人,他們的個人習慣都是差不多雷同的,例如對自己要求極高,工作忙碌也會享受物質精神上的充沛,熱愛閱讀並瞭解新鮮事物,看待問題更為全面等等。

很多人也想成為這樣的人。但他們想的往往都是一步登天,最好就是直接成為這樣的人。可殊不知,這些人都是在日積月累的實戰經驗和理論知識中慢慢習得這樣的思維認知的。

換句話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

是對時間的重視。

經濟學上把成本理解為放棄

的最大代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當你每天下班抱著手機玩四五個小時時,你所放棄的是你閱讀或是學習一門技術的可能性,一天也許不那麼重要,可是這個時間如果足夠長,一天三個小時,一年就是1000個小時,十年就是一萬小時。

如果你知道一萬小時定理,你就知道,如果你真正願意拿出一萬小時專注在一個領域內,你一定可以成功。

問題是,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下來十年如一日?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此刻在幹嘛,你玩手遊的時候你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浪費時間,你專注在無效社交時,你也沒有意識到你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拿出來做更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才被稱之為重要,因為他

沒有

所謂的職業規劃和目標方向。

《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

貧窮

》的作者說,人的大腦精力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瑣事就佔據了大半,當我們每天都在關注油鹽醬醋、遊戲、社交人情時,我們是無法專注提高自己競爭力的。

久而久之,我們就與他人的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大,進而也就越貧窮。

你對時間的重視,能夠讓你意識到此刻你在做的事情“有無意義”,這一點非常重要。

你是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還是要做一個短視的人,這不取決於你怎麼評價,而是取決於你如何行動。

有的人月入上萬,有的人月入三千,為什麼人與人的差距這麼大?

除開少數好運氣的人,如何理解有的人窮有的人富?一個比較簡單直觀的回答是:因為富者更努力學習,學習讓他們更聰明,更不會犯錯。

如果你把人生看成一盤棋,那些富有的人,往往在下棋的時候更少犯錯,尤其是更少犯那些原則性的低端錯誤。

有的人因為賭博傾家蕩產,有的人因為借貸走上了老賴之路,這些錯誤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耽誤你的不僅僅是你比別人更慢,這往往還意味著你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你才能還清債務。

從這個角度上講,有時候不犯錯,也等同於一種進步。而在經濟蕭條的時候,不犯錯則顯得更難能可貴。

二、外部差異性

外部差異性更多指代的是宏觀形勢的一些變化,而這些人因為單純地運氣好,或者說有足夠的遠見,早早地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第一個外部差異變化應該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的下海經商、倒買倒賣,這種算得上是第一批吃到紅利的人。

但要想第一批吃到紅利,同樣也需要一些門檻。當時的資訊媒體還不那麼發達,要想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要麼你就在體制內,要麼你擁有異乎常人的敏感嗅覺,而這也往往需要知識的積累。

回顧四十多年的改革,我們會發現還是有好幾撥外部變化的機會的。第一次變化起源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倒買倒賣,第二次變化起源於房地產,第三次變化則是PC端電商機會,第四次又變成了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直播、自媒體、甚至是網約車等等。

這些機會,但凡是能夠抓住的人,幾乎都過上了好日子。

但要想能夠抓住外部環境變化的機會,你的嗅覺不僅要敏感,你還得具備一定的資源。房地產不是人人都可以入局的,尤其是在當時人均收入還很低的情況下。同樣的道理,網際網路也不是每個人最開始都精通的。

外部環境的變化,同樣需要學習成本,誰能最快掌握玩法,誰就能走在最前面。

有的人月入上萬,有的人月入三千,為什麼人與人的差距這麼大?

通常來說,我們是有著好幾個階層的,根據收入的不同。更細緻的劃分則是,每個階層中幾乎又分為上中下。

按照我的理解,這就好比玄幻小說中的主角晉級一樣,剛開始會比較容易,但走到最後會越來越難,對個人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同樣的道理,運氣和實力在玄幻小說中一樣缺一不可。

如果你是一個不怕吃苦、腳踏實地的人,在今天養家餬口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你肯定做不到的是,給孩子

一個

較完備的童年,能夠每週末陪他出去玩,和他談心等等,這種你幾乎是做不到的。

因為你沒有學歷,只能做著重複性勞動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就註定了你現在沒有正常的雙休和享受到的年假,因為你一旦停止工作,就會完全沒有收入。

這是第一個層面,也是

很大

農民工的寫照。

第二個層面,如果你讀過大學,有著一個本科學歷,在過去的話,這樣的人工作應該也是比較穩定的,有著一定體面的工作,坐辦公室,至少不用像父輩那樣賣力工作了,也能夠兼顧到一些子女的教育,不用再麻煩父母照顧。

在這個層面,你的小日子還算過得去,但也有房貸和車貸要還,同樣也會操心子女的教育問題,家長裡短,瑣事一大堆。

再往上,你就得是名牌大學畢業,在外企或國內頭部公司工作,在北上廣深發展,年薪二十萬以上,你肯定也會擔心房貸,也許你還沒結婚,但由於你工作圈子的不同,你更看重前沿的知識,喜歡閱讀,關注科技和人文,有一些藝術素養等等。

有的人月入上萬,有的人月入三千,為什麼人與人的差距這麼大?

很多時候,我們都過於低估了自己學生時代對我們今後人生的影響。如果你考不上一所很好的大學,你註定這輩子幾乎都進不了那個階層或圈子,即便是有羅永浩這種極少數人的人,那也僅僅是個例。

這是教育能夠給予我們的東西,充滿希望的未來。

但在今天,教育內卷比較嚴重,根據資料來看,我國現在也有2。4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了,學歷太多,學歷本身自然也就變得更不值錢了。

這時候,在學校之外的自我學習就變得更加重要。學生時代教會你機械記憶,在工作中,你就應該自主學習更多諸如經濟、溝通、管理、領導、社會等學科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很好地幫助做對選擇、在工作更出色,也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

我們不能完全否定落後同齡人就一定是你自己的問題,但有一個事實是:如果他超越了你,那麼一定是他有的東西你沒有,或者說他看到的東西,你卻看不見。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