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常能在媒體上看到那些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談自己的朋友,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其中的共性。

無論他們是政界人士,還是商界精英,抑或是演藝明星,大多都會說自己的朋友並不多。

對於常人來講,這個說法似乎不是很好理解。

難道不是成功人士的朋友應該更多一些?

這個邏輯似乎是成立的,和普通人相比,成功人士手裡顯然掌握著更多的社會資源。因為從者如雲,朋友的基數自然要大一些。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劉強東坦言,自己只有六七個朋友。

問題出在哪裡?

大多數人對“朋友”這個概念所下的“定義”有問題,也就是說,他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是錯的,這也直接導致了普通人在面對工作和生活的時候,更容易出現決策性的失誤。

任何人面對失誤,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失誤越多,代價越大,結果可想而知。

社交即社會交往,有了社會交往,也就有了朋友,這是所有人類剛性的內在需求。從社會關係上理解,朋友是分屬性的。

物質朋友、精神朋友、兩性朋友。

是啊,誰都無法在真正意義上脫離社交,更不願意失去朋友。在馬克思的思維裡,這個理論也適用於其他動物。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對友情的需求是一種生物本能

可是,經常會有人抱怨自己瞎了眼,看錯了人,鮮有人大徹大悟,在人生修為上更上一層樓。有人傷心,有人傷財,有人傷前途。他們或扼腕嘆息,或頓足捶胸,各種飽含怨恨的毒雞湯也就“閃亮登場”,各種杯弓蛇影,紛紛表示對“所謂的友誼”失去了信任。

其實,這是對人心失去了信任。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盜墓筆記》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交友切忌因噎廢食

因為個人社交不給力就不交朋友了?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竊以為日子還得過,朋友還要處,不必因噎廢食。

其實問題就出在個人的圈子上。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一些相對特殊的案例。比如風塵女子、江湖青年、舊時代的戲子們的友情觀就出奇的類似。

在特殊圈子中生活的人,似乎都很喜歡逢場作戲,其生存型別本身帶有的殘酷性無時無刻都在對“真友情”提出嚴峻的要求考驗,久而久之,“無情無義才會活得更好”這類相對極端的邏輯就成為了這些特殊圈子裡獨有的生存哲學。

說白了,這是一種很有必要的自我保護,這就是所謂的“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這只是一種比較極端環境下的自我保護方式

認識一個特別喜歡唱歌的人,用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去打磨自己的歌技,孜孜不倦又不惜代價地追逐著各種上臺表演的機會,甚至不惜為此而改名。

衛紅。

熟悉文革歷史的朋友都懂,在那個年代,各種基層組織的文宣隊數不勝數,很多所謂的“文藝骨幹”藉此可以獲得一些登臺演出的機會。

可是,上天沒有賦予她過人的音樂天分、姣好的面容、別緻的身材。但她終究只是一個喜歡唱歌又有著一個舞臺夢的普通人罷了。

幾十年過去,網際網路時代降臨,對已經退休的她來講,機會終於來了。

她在一個音樂類的直播平臺註冊了賬號,加入了很多以歌舞娛樂為主旨的網路團體,其實就是一些微信群。在這些地方,她如魚得水,常年的參與各種所謂的歌唱晚會(去這些團體中毛遂自薦,透過求職換取演出機會),貢獻出了自己的全部,甚至犧牲了健身和陪伴重病的老伴的時間,更不要說參與什麼線下的團體了。

她並不快樂,在網上參與的事情多了,每天都在周旋當中,所以經常睡得很晚。要知道,在這類圈子裡,有機會登臺的人畢竟是少數,競爭無處不在,所以,她

隔三岔五

的就會和一些圈內人發生不同程度的爭執,自然也很難結交到什麼真朋友。

可是,這些不定期的演出機會的確能給她帶來短暫的愉悅,她也就徹底地淪為了一個精神上的癮君子,週而復始。

對他而言,這裡的所謂朋友,都是臨時的、階段性的。一切,都圍繞著“登臺”的機會。

“真朋友”也就成了偽命題。

要想客觀地理解“朋友”這個概念,圈子的問題是我們無法迴避的。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你與之交往的人,就是你未來的樣子。

有個做婚禮攝影的熟人,七八年前因故離婚。年過四旬的他急於重新組建家庭,一腳就踏入了同城徵婚的圈子,結果連續談了十幾個月都無疾而終。所以,總是能看到他在微信群裡的吐槽。

“世界上沒有真愛”

“如今的女人只愛錢”

愛情之分長短,哪有真假之分?

攝影這種事,和駕駛技術一樣,早就內捲到了極致。省會城市裡的生活成本是如此之高,以他那份並不穩定的收入來講,自然很難滿足中年徵婚女的實際需求。在我們看來,那些因為經濟原因而拒絕他的女性,並沒有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無非就是一個不用還房貸的住房、一輛普通的代步車罷了。可他的標準反而不低,找媳婦的首要條件就是對方的容貌。以他的心態而言,別說找媳婦,就是相處一個漂亮點的女朋友都不容易。

交友目的性過強的結果就是沒有朋友。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相對,有的人接近我們是因為我們有價值

關於朋友間的相處之道,美國前總統托馬斯·威爾遜的觀點是“理解,絕對是養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我深以為然。目的性太強,就要做好沒有朋友的心理準備,因為你無法奢望對方能理解你、接納你。

春節前參加了一場高中同學聚會,您還別說,和那些早早輟學的同學相比,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普遍過得相對更好一些。在推杯換盞的過程中,幾個老同學紛紛吐槽自己當年交友不慎。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交友不慎是消耗人生

有個同學說。

“你們知道,我原本成績很好。和那幾個經常打架、泡妞、逃課的損友混在一起之後,認了一個社會大哥,開始覺得還挺好玩,時間久了就覺得不對勁了。輟學之後,那幾個家境不錯的損友依然是夜夜笙歌,我卻要去工地搬磚。有一次我和工友在一個小餐館聚餐,遇到那個“大哥”正在和一群學生喝酒,席間還有我以前的兩個同學。他們並沒有注意到我,可當我正在考慮是否應該過去打招呼的時候,“大哥”的一句話卻讓我如墜冰窖。”

“咱們呀,能玩兒,就在一起好好玩兒,如果玩兒不到一起去,就各玩兒各的!”

“原來,我們從來都不是朋友,只是階段性的玩伴。”

同學一臉悔恨地說。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孔子交友三原則

聊到這裡,我想各位大約能理解我的意思了。

很多人對“朋友”這個概念的理解都是有問題的,是各種歡聲笑語、醉舞狂歌遮蓋了我們的雙眼,限制了我們的認知能力。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對方的朋友,充其量只是個“玩伴”而已。所以,你的未來會怎樣,從來就不是這類“朋友”關心的問題。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請我喝酒,他比我小几歲,我們相識已經有整整18年。

我們是在一個飯局上認識的,他雖然只是一個酒店的服務生(高中輟學),但卻在程式設計方面展現出驚人的天賦。

他在網咖藉助有限的條件,製作了一個個人網站。

我勸他去上學,把積蓄用在學費上,沒想到他卻真就辭職了,我就把他帶去了一所開設了程式設計專業的全日制技校。

兩年之後,他成為了一家軟體公司的程式設計師。

因為他天賦好,人又好學,很快就從單位中脫穎而出,經過所在公司對他進一步的培養(送去阿里巴巴、華為去實習),如今的他也算是個有房有車的職場人士了。

酒過三巡,他嚴肅地看著我。

“哥,我有今天,您功不可沒!我們幹一個!”

儘管他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透過個人的奮鬥得來的,我只不過是發揮了一點催化劑的作用,但我明白,他講這番話,是發自內心的。

我坦然受之。

為什麼說很多人對“朋友”的理解都是錯的?

弘一法師:論跡不論心

“論跡不論心”理論出自清代的儒家通俗讀物《圍爐夜話》,大意是說,評價一個人不能只從他的日常慣用思維來做定論,主要還是看他的“具體客觀行動”對“客觀存在”造成的影響(結果)。

所以,考量“朋友”二字含金量的標準,全繫於此!

只要你重新審視我們的周圍,就會發現,也許這樣的“損友”和“玩伴”並不少。

他們算是我們的朋友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