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透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高度評價一個人,你會用哪個詞?

放在過去,你可能會用“善良”、“聰明”、“能力強”這樣的詞。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高度評價一個人時,都選擇了

“靠譜”

這個詞。

什麼叫靠譜?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

我所理解的靠譜就是你把這事交給TA之後完全不用操心後續,因為你知道TA肯定能落實,就算沒辦好,也能及時給你一個回饋,這就叫靠譜。

文章還提到,一個人是否靠譜,就看三件事:“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說是三件事,其實就是一件事,說的是你做事要有

閉環思維

所謂閉環,指的是一件事有了開頭,就必須有個結尾。

比如,老闆讓你寫一份方案,你埋頭寫完後,並沒有傳送給老闆,就去做了別的事,這就沒有形成閉環。

你還需要把方案發送到老闆的郵箱。

還沒完,你還得口頭或微信告訴老闆,說方案已經發送到了你的郵箱。

只有做到了這一步,這件事才算真正形成了閉環。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01

一個人是否靠譜,換位思考很重要。

為什麼靠譜的人要有閉環思維?

因為閉環思維體現的不僅僅是你的責任心,更是你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

你心裡裝著別人,你才能真正的靠譜。

人並不孤立存在,人和人之間會產生很多連結,這些連結會形成大大小小的協同網路。

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作為一個網路節點,都生活在協同網路中。

你所在的小組,是一個協同網路,你所在的部門,是一個協同網路,你所在的公司,又是一個更大的協同網路。

你從協同網路中接到一個任務,處理完畢後,你把處理的結果反饋到網路中,並提交給下一個需要處理這個任務的節點。

這個任務在你這裡,就形成了閉環。

也就是說,你為下一個節點提供了你的確定性,以確保這個任務,能夠順利的往下進行。

別人信任你,說你靠譜,本質上講,就是因為你能夠提供對方所需要的確定性。

基於此,我給“靠譜”下了一個更宏觀的定義:

所謂靠譜,指的是你能夠持續的為你所在的協同網路提供別人可預期的確定性。

這個定義裡,有幾個關鍵詞:

持續、協同網路、可預期、確定性。

這是一種產品思維,你把自己當做了一個產品,並在協同網路中與別人互動。

產品從本質上講,就是持續的為使用者提供確定性的服務,並且,使用者對這項確定性的服務產生了預期,進而產生了信任。

你在公司這個協同網路裡,你的使用者就是你的老闆、你的上級、你的同事;

你在家庭這個協同網路裡,你的使用者就是你的愛人、你的孩子、你的父母。

你要想成為一個靠譜的人,你就需要換位思考,去思考你的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確定性。

就拿剛才的例子說,老闆需要的確定性,是“你把方案做好,並告訴TA”,但如果你提供的確定性,是“我把方案做好,併發送到老闆郵箱”,這就出現了誤差,因為“告訴TA”並不等於“傳送到郵箱”。

傳送到郵箱,老闆不一定能看到,所以你還得口頭或微信告訴老闆,說方案已經發送到了你的郵箱。

再比如,你上飛機前正和伴侶聊微信,上飛機後,你給伴侶發微信說:飛機馬上起飛,一會兒發的資訊無法回覆,飛機兩小時後落地,落地後再回復。

這就叫

換位思考

,你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明確的知道對方要的確定性到底是什麼。

社會變化越來越快,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焦慮情緒也就越來越多,正因為如此,大家都想追求儘可能多的確定性。

追求安全、追求穩定、追求靠譜……本質上都是在追求確定性。

我們在尋找事業夥伴、結交朋友、尋找伴侶時,儘量找靠譜的人合作,因為靠譜的人,能夠在不確定的未來,給你提供一些可依賴的確定性。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02

不輕易承諾,但一旦承諾,就必須負責。

靠譜的人,會把承諾別人的事,當做是自己的事。

現代社會很講究契約精神,所謂契約精神,指的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也就是說,在自由平等的情況下,你承諾別人的事,你就要把它做好。

生活中,除了那些白紙黑字的協議,還有口頭的承諾、角色的選擇等等,都是在建立契約。

簽署勞動合同、承諾明天準時參會、與伴侶結為夫妻……這些都是在建立契約。

本質上講,建立契約,就是承諾給對方某些方面的確定性。

所以你承諾別人時,稍微慢一些,因為建立契約前,你是自由的,但契約一旦建立,就意味著你得按照雙方約定的權利和責任,來履行你的義務。

如果一個人沒有契約精神,不能給別人提供確定性,經常毀約,這就會透支TA在協同網路中的信用。

一旦信用破產,就寸步難行了。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03

對自己的能力,要有正確的認知。

一個人責任心強,是好事,但很多責任心強的人,經常做出“誇大”的承諾。

倒並不是他們“有心”為之,而是他們在承諾前,沒有合理評估自己完成承諾的能力。

儘管他們竭盡全力去做,但結果卻依然不好。

這是很多責任心強的人被烙上“不靠譜”印記的重要原因。

他們沒有把“想做好”和“能做好”分清楚,“想做好”是態度問題,“能做好”是能力問題。

人總是這樣,經常高估自己的能力,進而做出和自己能力不符的承諾。

剛才說了,靠譜的本質是給別人提供確定性,你能換位思考,你有契約精神,但你的能力卻沒跟上,你依然無法給別人提供確定性。

不僅如此,責任心強的人,事如果沒辦好,還會陷入深深的自責。

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首先

,你別答應得那麼快,先合理評估自己的能力和事的難易程度。

其次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多次,那麼下次再承諾時,你要強行把自己的能力估低。

最後

,無論如何,你還是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行。

“無心”的不靠譜,也是不靠譜,一個真正靠譜的人,會讓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承諾。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04

短期的靠譜,不是真正的靠譜。

最近幾年,“聊得來”成了大家發展關係的重要標準,其實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很多“聊得來”,都只是一種心理的滿足。

他們會察言觀色,發現你的心理需求,以合適的方法,讓你覺得“很靠譜”。

剛才說了,一個人如果靠譜,需要換位思考,需要具備契約精神,需要有與之匹配的能力。

這就夠了嗎?

還不夠,你還需要知道靠譜的動機。

《戰國策》裡,有這樣一則故事:

鄒忌拜見齊威王,說:

“我確實不如徐公美,但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於我,所以他們都說我比徐公美。

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宮中的姬妾及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矇蔽太嚴重了!”

看一個人的品格,不是看TA怎麼對待強勢,而是看TA怎麼對待弱勢。

有的人,面對強勢時,會出現短期的靠譜。

職場中,你應該見過這樣的人,他們辦領導的事都特別靠譜,但辦下屬的事就各種不靠譜。

很多女生也會有這樣的感受,男生追自己時,真的是各種的靠譜,但一旦結婚後,就各種的不靠譜。

為什麼?

因為男生追女生時,男生屬於弱勢,女生屬於強勢,但結了婚後,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

最近,看到黃渤的一段影片,他說,“以前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去了以後也結不出賬來,誰搭理你啊。但現在成名了,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

真正的靠譜,是一種內化於心的品質,而不是短期的表演。

如果是短期關係,這樣的短期靠譜也無所謂,但如果是長期關係,比如婚姻、事業合夥人,那你就得留意了。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05

靠譜,是一種自我認知。

去年七月,我去了一趟曲阜。

在曲阜,我參觀了三孔(孔府、孔林、孔廟)、三孟(孟府、孟林、孟廟)以及顏廟。

不知為何,當我走在孔林時,“克己復禮”這四個字一直在我腦中盤旋。

當我走到孔林最深處,站在孔子墓前,我才突然意識到,原來“克己”和“復禮”根本就不是兩件事,而是同一件事。

這是一體的兩面,是同一件事對內和對外的不同表現形式。

對外,表現的是復禮,是道德,是外在的秩序,對內,表現的是克己,是修煉,是內在秩序。

自此以後,我看世界有了一種新的視角,我把這種視角叫做

“一體兩面”

這和靠譜有什麼關係?

其實,靠譜也是一體兩面的,對外,表現的是對別人的靠譜,對內,表現的是對自己的靠譜,這是同一件事。

換句話說,一個真正靠譜的人,是把靠譜當做自己的品質,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別人對自己的要求。

正因為你對自己靠譜,所以你才能對別人靠譜。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都不靠譜,你覺得TA會對你靠譜嗎?

職場中,有人接到任務,遵循的是“做完”原則,只要按要求完成任務就行,而有的人接到任務,遵循的是“做好”原則,TA會盡己所能做到最好,遠超別人的預期。

做完,就是對別人靠譜,而做好,是對自己靠譜。

如果用這樣的視角去看周圍的人,你會發現還真沒幾個靠譜的人。

你也不必驚慌,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這只是一種追求,沒有人能在所有方面都能做到靠譜,重要的並不是完美,而是你要的那個確定性對方是否能夠提供,這才是關鍵。

影視劇裡經常有背叛的情況,其實所謂的背叛,就是你要的那個確定性遭到了破壞。

確定性對一段關係來說,真的很重要。

我們的本性要求我們追求安全感,追求確定性,但你始終也要記住,不確定性隨時都在發生,你要做的,不是去消滅不確定性,因為你消滅不完,你只能接受不確定性,接受了,你才能更好的對待所擁有的確定性。

靠譜,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只有自己靠譜,才能交到靠譜的朋友,我們無法強行去改變一個人,但我們可以由內而外的去影響一個人。

你要做的,不過就是遵從本心,做自己該做的事,成為自己該成為的人。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莫言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獲諾貝爾獎之後的首部作品,於2020年出版。由12個故事組成。整體上屬於現實主義題材,作者本人也參與到了其中,刻畫的是當代農村社會的眾生像,很貼近生活。

莫言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他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我們可從書中學來智慧,將人性研究透徹。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生死疲勞》:諾獎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蘊含著能讓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秘密的小說,這是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他用各種幽默風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透過轉世輪迴的方式,用動物的視角去寫了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和人們細緻入微的生活習慣跟社會風貌。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說過:“莫言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並不一定會的諾貝爾獎,當莫言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地對人性的探索來講故事後,他就成為了世界級作家。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晚熟的人》一個細節,看一個人靠不靠譜

AXE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檢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