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透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02

第一,“愛心氾濫”:溺愛無用的孩子,總是費力不討好。

戰國時的學者莊子,帶著弟子外出。

他們看到一個拿著鋸子的人,但是不理會身邊的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莊子問:“為什麼不要這棵大樹?”

拿鋸子的人說:“這棵樹,沒什麼用。”

大家認真一看,果不其然,這棵樹長得歪歪扭扭,樹心也是空的——用來做船,就會沉入水底;用來做傢俱,很快就會腐爛;用來做門窗,樹液總是流個不停,還會被蟲咬。

莊子感嘆:“此為不材,得終其天年矣。”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作為父母,毫無疑問,會疼愛兒女。一旦遇到“無用”的兒女,就更加偏愛了,捨不得罵一句,捨不得傷害一點點,還讓其他的兒女,都讓著他。

無用的兒女,就是那棵外表枝繁葉茂、內心空洞的樹啊。

比方說,家裡人在吃飯,父母擔心無用的兒女搶不到好的飯菜,就刻意留下雞腿給他,讓他享受特別的待遇。久而久之,他就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如果誰沒有讓他,就會憤怒。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在“人民網”裡有一條資訊,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馬街一中的高豔能,小時候從自家平房摔落下來,造成右腿截肢,靠拄拐走路。

在體育考試的時候,他堅持參加一千米跑,完成了排球、引體向上等多個專案。當他跳躍著衝過終點的時候,老師給他一個滿分,所有的同學為他加油。

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大器的潛質,只是父母的溺愛,導致兒女弄丟了這樣的潛質。

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用?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父母總是把某個兒女當成“弱者”,就會導致其他的兒女不滿,也會導致弱者更弱的結局。

父母的愛,是一股力量,但是力量用錯了地方,就是費力不討好。應該告訴每一個兒女:“你能行。”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03

第二,“親情失衡”:一直偏心、偏愛,打破家庭的平衡。

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句話:“兒女都是傳後人。”

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能成為父母的依靠,能夠為家庭爭光。不是兒女越多越好,而是質量要高。道理,大家都懂得,但是古人留下那句“養兒防老”的話,根深蒂固,讓很多父母有了重男輕女的想法。

也有一些父母,反其道而行,重視女兒,忽視女兒。

在農村,人們還有一種“後來者居上”的思維,總是心疼最小的孩子。認為孩子小一些,就需要更加關照,隨時有可能被哥哥姐姐欺負。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出嫁的女兒,父母沒有給她留房間,怎麼想?”

提問者描述,她一個人在家裡看手機,忽然看到一條訊息:八十多歲的父親,夾雞腿給兒子吃。她順勢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們都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哪怕回孃家,也就是吃頓飯,睡一睡客廳就行了。

女兒出嫁了,就不是孃家人了,真的令人痛心。

很多父母因為偏愛某一個兒女,於是把家裡的錢、房子、車子都給了他,然後拒絕幫助其他的兒女。

兒女都是“手心手背的肉”,為什麼要厚此薄彼?這樣的做法,其實是挑撥兒女的關係,也是疏離部分兒女。久而久之,心理平衡、財富平衡,都會被打破。

好的家庭,應該有商有量的,尊重兒女的發言權。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04

第三,“挑撥關係”:把仇恨留給兒女,破壞了兒女發展的環境。

古人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春秋時期,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因為被人誹謗,然後被楚平王加害。

伍子胥逃到了吳國,在公子光手下做事。後來,光成為了吳王,伍子胥成為了大臣;吳國和楚國在柏舉交戰,楚國大敗。伍子胥箭射楚國的王宮,挖掘楚平王的墳墓,用鞭子抽打屍身。

司馬遷說過:“怨毒之於人甚矣哉。”

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結。任何怨恨,如果進一步惡化,冤冤相報,那就會帶來無休止的矛盾。

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極少有“深仇大恨、不共戴天之仇”,只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計較,誰都不願意低頭。

有的父母,把兒女小時候的爭吵,當成談資,恨不得天下大亂;把兒媳婦、女婿的過錯,放在嘴上,讓人很不愉快;把家庭和鄰居的矛盾說出來,讓兒女去打擊報復;把對親戚的怨恨告訴兒女,導致親戚反目。

父母常常說:“你們要報仇啊。”這句話,就是內耗的源頭。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莫言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獲諾貝爾獎之後的首部作品,於2020年出版。由12個故事組成。整體上屬於現實主義題材,作者本人也參與到了其中,刻畫的是當代農村社會的眾生像,很貼近生活。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莫言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他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我們可從書中學來智慧,將人性研究透徹。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生死疲勞》:諾獎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蘊含著能讓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秘密的小說,這是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他用各種幽默風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透過轉世輪迴的方式,用動物的視角去寫了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和人們細緻入微的生活習慣跟社會風貌。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說過:“莫言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並不一定會的諾貝爾獎,當莫言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地對人性的探索來講故事後,他就成為了世界級作家。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晚熟的人》人老了才知道,以下三種家庭內耗,多半是父母帶來的

AX31正品 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檢視

相關文章

頂部